孔子名言
1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9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 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1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 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 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 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 2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 3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4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 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 8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 9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 0、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 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 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 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