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
小学信息技术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编辑过程和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找出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对保存过的过程进行编辑和修改是我们在程序设计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所以本节课是学习和理解程序修改与优化的基础。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修改与重新定义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定义过程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指导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改过程的方法;利用尝试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两种定义过程的异同点。
[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橡皮/彩色橡皮擦”、“选定”“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合理的对图形进行一些修改。 (3)在画“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修改图形。 (4)通过画“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学生感受修改图形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橡皮/颜色橡皮”、“放大”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撤消”命令。 3、学会设置背景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激趣。 1、同学们,平常你们写字、画图时,写错了,画错了该怎么办? 2、在我们的“画图”窗口中也有一块“橡皮”,同学们能在工具箱中找到它吗?利用这块“橡皮”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可以对图形进行修改。 3、提示课题。 三、新授。 1、使用“橡皮”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⑴画几条直线,然后演示使用“橡皮”工具进行图形修改的方法: 先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再观察背景色和画图区内的背景色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应该先改变背景色,使其画图区内背景色一致。然后,在工具箱下面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选择橡皮的大小。接着,在画图区内拖动鼠标,经过地方就会被删除。 ⑵学生依照教师演示,画些直线、曲线后,使用“橡皮”进行修改。 ⑶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房子中的窗户由圆角矩形改成圆形。 2、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 ⑴教师引入。 使用橡皮工具修改的区域较小,虽灵活,但速度慢,如果要删除大片区域,要用“裁剪”或“选定”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⑵教师在画图区简单地画些曲线或几何图形,以“选定”为例讲解删除的步骤。 ①单击选定工具。 ②在画图区拖动出需要的矩形区域。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清除选定区域”命令。 ④学生任意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进行删除。 ⑤请同学们试一试,用这种方法将房子中的窗户由圆角矩形改成圆形。 ⑶使用“放大镜”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以“铅笔”为例讲解使用“放大镜”对图形进行细微修改的方法。 ⑷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先画好一条直线,然后用放大镜把它修改成一条虚线。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 四、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师述:同学们,在你们前几节课的画图作品中,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画,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些图画中有哪些画得好的地方,也说说这些画在哪些地方还需要进行修改? 2、交流、互动。 3、师述:感谢这些图画的作者,为我们刚才的交流了话题。其实,这些图画画得都挺不错的,但如果我们能把刚才发现的美中不足的地方修改好,那它们就更加完美了!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修改图形的问题。 4、板书课题图形的修改 5、教师将图画作品发送给学生。 二、新课 (一)用“直线”、“曲线”修补图形 1、师述:首先,请同学们在画图中打开第一张图。 2、谈话: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把这个缺口补全?(使用“直线”工具) 3、全班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同时留心学生修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4、。 师述:使用“直线”工具,我们可以很快捷地把图画的缺口给补上。同学们,如果缺口比较小,我们也可以使用“铅笔”工具来做修补工作。在刚才巡视的过程中,谢老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有些同学在用直线补缺口的时候,一不小心补过头了。 教师演示操作:如图。 师述:很可能这个问题是因为鼠标不太灵活造成的,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就要请这些同学在操作时要更加用心一些了。好,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新问题! (二)“橡皮/颜色橡皮”的使用 1、使用“橡皮/颜色橡皮”擦除图形 (1)谈话:图画有缺口,我们可以进行修补。图画有多余的部分了,咋办呢?(擦除)哦,在画图工具箱中有这样的工具吗?(有,“橡皮/颜色橡皮”) (2)师述:好,请同学们选好“橡皮/颜色橡皮”工具。 (3)谈话:选择了“橡皮/颜色橡皮”工具后,在工具箱 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几个选项,你们能猜出它们的作用吗?(能改变橡皮的大小) (4)师述: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熟练地使用橡皮,下面,请你们来试试“画图”工具箱中的这块橡皮好用吗? (5)学生独立完成修改图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过渡。 师述:通过努力,同学们终于把铃铛变得更完美了。(广播教学)谢教师这边的铃铛还是刚才的样子,请同学们监督我完成最后的工作。 (教师故意擦过头,意在生成新的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创设情境) 师述:哎呀,出现了失误!如图: 2、用“撤消”命令修改图形 (1)谈话:谁能来帮帮谢老师? (2)师述:谢谢刚才帮老师出主意的同学!“误操作”是我们在画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画图”程序专门为“误操作”准备了一个特殊功能——“撤消”命令。请同学们查看书本P31页最后一段,找一找在哪里可以找到“撤消”命令。 (3)谈话:好,现在谁愿意再谢教师?(指名操作) (4)。 师述:单击“编辑”菜单中“撤消”命令,我们就可以撤消刚刚做过的一次操作,将图形恢复到这次操作之前的样子。而且,这样的“撤消”操作最多可以连续进行三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撤消”命令,把图形恢复到最近三次操作前的样子。(教师边说边演示操作)“撤消”最近三次操作后,“撤消”命令选项变成灰色,无法继续使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重复”命令来重做已撤消的操作。(教师边说边演示操作) 3、使用“放大镜”工具辅助修改图形 (1)师述:好。现在老师的铃铛图恢复到擦除前的样子。为了确保不再出现误操作,谢老师想到了另外一个工具——“放大镜”工具,使用“放大镜”工具可以辅助我们来修改图形,特别是在修改的图形的细微之处时,“放大镜”工具可以很好地助我们一臂之力。下面,我们先来齐读书P32页上关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工具的文字描述,了解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2)全班齐读。 (3)教师继续广播教学,擦除铃铛多余部分。 (4)布置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先使用“撤消”命令,将图形恢复到擦除多余部分之前的样子,然后借助“放大镜”工具再来擦除多余部分。体会一下,借助“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的用处。 (5)。 讨论:“放大镜”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的“1X”“2X”“6X”“8X”字样,表示什么?使用“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完毕,如何将图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4、背景色的设置 (1)过渡。(屏幕广播,出示下图) 师述:美丽的夜空中,闪烁着五彩的星星。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些星星有什么区别没有?(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黄星中间没有线等) (2)谈话:我们可以把其它星星中间的线条擦除吗? (3)指名演示操作,发现问题:擦除线条的时候,把星星的颜色也擦掉了! (4)组织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呢?星星的彩色被擦掉了,剩下的是什么颜色?这个颜色与橡皮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橡皮的颜色要与想擦除部分周围的颜色一致) (5)师述:在前面的课上,我们了解过“前景色”,还学会了如何设置前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当前的前景色是什么颜色?(看“颜料盒”左边的框中上面一个小方块是什么颜色)与“前景色”相对,在“画图”中还有“背景色”,“背景色”就是“颜料盒”左边的框中下面一个小方块中的颜色。 (6)讨论:现在的背景色是什么颜色?观察一下,背景色与橡皮的颜色有什么关系?从“背景色与橡皮的颜色是一样的”这个结论中,结合刚才擦除星星里的颜色这个操作,你们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要将背景色设置为星星的颜色) (7)谈话: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改变“背景色”。我们知道,“前景色”是单击鼠标左键来选取的,那“背景色”如何来选呢?(让学生猜猜,然后告诉学生用“右击”的方法)擦除紫色星星中间的线,要将背景色设置为什么颜色?擦除绿星中间的线呢? (8)全班练习(学生使用教师分发的“星空图”);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画一条直线,你能将它变成虚线吗? 练习二:你用“橡皮/彩色橡皮”能给“星空图”加上标题吗? 练习三:(为学力有余的学生准备)你能使“星空图”变得更美丽吗? 四、本课 提问: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修改图形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桌面背景,认识显示属性,会设置背景。 2、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学习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会设置桌的大小;了解窗口的组成,并会窗口操作 重点难点:会设置背景;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设成深绿色或者是蓝天白云的图案,也可以将你喜爱的图片设成桌面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交流学习 任务一:看书或小组讨论后,尝试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设置桌的大小,并说明如何操作? 教师小结: 步骤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弹出对话窗口,如书中6.1所示; 步骤2:在“墙纸”框中,选择你喜欢的背景,关在“显示”栏中选择“拉伸”,单击“应用”,“确定”按钮,如书中6.2所示。 步骤3: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如书中6.3所示。 任务二: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想:窗口都由哪些栏目和按钮组成? 小结: 标题栏:位于窗口顶部,用来显示应用程序的名称;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许多菜单选项,单击每个菜单项可以打开相应的菜单。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为我们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钮 最小化:可以使应用程度窗口缩小成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此时单击按钮可以恢复窗口的显示。 最大化/还原:单击可使应用窗口充满整个屏幕,最大化时也可使窗口还原到原始大小。 关闭按钮:关闭当前窗口。 滚动条:可以将当前窗口中未显示的内容显示出来。 任务三: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怎样移窗口并且改变其大小? 小结:将鼠标移动到某一窗口的`标题栏,拖动鼠标即可 点击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及关闭按钮可以改变窗口大小。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上述一个任务中的内容: 思考:改变窗口大小还有什么方法? 不熟练的可以小组讲座或请教老师,教巡视指导。 四、学情反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修改 记载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平常,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色彩绚丽的画面。那么,这些图画是怎么涂颜色的呢?我们首先打开保存的文件看看。 二、打开文件 进入“画图”,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 在对话框中选择fangwen. 单击对话框打开按钮。 三、颜色的填充 给fangwen.填上美丽的颜色。 单击填充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工具。 将指针移到颜料盒中,选择蓝色。 将指针移到一个窗子中间单击,一个窗口就填好了颜色。 四、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1、检查菜单设置 2、隐藏工具栏、颜料盒 3、恢复显示工具栏、颜料盒 五、作业练习: 1、涂色 2、换色 板书设计 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 打开-----选择颜色------填充颜色 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课题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第二课: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生活中裳的通信技术;了解现代通信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生活中的通信技术进行交流,能因地制宜地选取通信工具。 情感目标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是每个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理解通信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谈话导课:你有事要告诉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你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54-57 探究 1、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书信、广播、电视、络来接受远程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 常用的紧急求救电话号码 2)通信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 络销售、电视销售、电话销售 2、通信技术与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的分类 3、健康地使用通信技术 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1、现代通信技术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如何才能负责地使用通信技术工具。 2、手机或络上的虚假信息有哪些?如何防止利用手机或络进行的诈骗? 实践创作 展示 1、常年在外的海员,你认为他们应该拾下列哪种通信工具? A、小灵通B、普通蜂窝移动电话C、卫星移动手机 2、你在外地地姐姐想看一看你刚写的文章,你如何用最快的方式传递给她呢? 3、谈谈你见过或使用过的手机,它有哪些功能,你希望未来的手机具备哪些功能? 梳理 拓展延伸 你能能说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吧。 教学目标: 1、掌握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熟悉句子,标点符号的输入. 重点、难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上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可以在电脑中输入句子,可是句子中有字、词组还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怎么输入呢? 二、学习标点符号的输入: 1、切换到中文标点符号。单击“点和逗号”按钮就可以切换到中文标点符号状态,就可以输入标点符号了。 师先演示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输入。 2、标点符号输入练习,。?!、“”《》:;等。学生尝试输入。 三、中英文切换学习。 在输入中碰到英文怎么办呢? 方法: 1、讲解单击ABC图标就可以进行中英文切换, 2、师演示,先单击ABC图标,图标变成A这时就只能输入拼音,(教师输入)。然后再单击A图标,变成ABC就又可以输入汉字了(教师输入演示并带领学生一起做。) 3、学生自己练习输入:我家的名字拼音是xxxxxxx。 四、练习。小学信息技术篇2
小学信息技术篇3
小学信息技术篇4
小学信息技术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