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诗人 苏轼 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 [ 阅读全文 ]
出自唐朝诗人 王维 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 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 [ 阅读全文 ]
出自盛唐诗人 李颀 的《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赏析 这首诗,是 李颀 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 [ 阅读全文 ]
出自盛唐诗人 王维 的《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 [ 阅读全文 ]
出自唐代诗人 孟浩然 的《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赏析 秋风乍起,树叶飘零,大雁南飞,诗人站在长江边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看到孤帆从天边驶... [ 阅读全文 ]
出自盛唐诗人 王昌龄 的《长信秋词·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赏析 第一首是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 [ 阅读全文 ]
出自唐代诗人 李白 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谢朓 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 [ 阅读全文 ]
出自盛唐诗人 李白 的《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 [ 阅读全文 ]
出自中唐诗人 刘禹锡 的《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 [ 阅读全文 ]
出自盛唐诗人 杜甫 的《秋兴·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 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赏析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 [ 阅读全文 ]
出自五代诗人 李璟 的《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赏析 李璟 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 [ 阅读全文 ]
出自晚唐诗人 李商隐 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赏析 读 李商隐 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