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敬礼简介_韦敬礼的个人资料
韦敬礼是武宣县的老革命,出生于清末,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参与农协方面的工作,后入党,参与革命工作,后被捕,出狱后以教师为身份,从事宣传工作,县城沦陷后,发动敌后抗日,为当地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贡献!
韦敬礼
1906年出生,曾用名韦亮东、王一凡,壮族,通挽乡伏柳村人。
1926年6月,被邀请为本村雇农会秘书。同年11月,伏柳村成立农民协会,他被选为村农协会委员,负责秘书工作。
1933年至1935年在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学习。
1936年12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春,韦敬礼受聘为通挽中心校教导主任,他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党员,
1937年9月19日,由于叛徒告密,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1938年2月获释。
1938年4月,他受组织派到黔桂边区工作,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任中共黔桂边区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
1941年黔桂边党组织终因暴露而被贵州政府“围剿”,他从黔桂边区撤回武宣通挽。
1942年,韦敬礼任特支组织委员
1944年11月3日县城沦陷。成立通挽抗日联防会,覃秉寿任主任。
1947年6月15日,韦敬礼任县工委书记。
1947年9月29日,廖联原、韦志龙在贵县达开乡举行“中秋起义”。
1947年11月,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1948年春,重建武宣武工队
1949年7月编为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武宣独立营。这期间,韦敬礼以县工委书记身份直接领导武宣独立营工作。
1949年11月2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新编二十四团,韦敬礼任团政委。同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三师三九八团解放武宣县城后,4日成立武宣县临时人民政府,他任县长。后来调任柳州专署建设科长、森工局副局长等职。
1988年10月在柳州病逝。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