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渊简介_何文渊的个人资料
何文渊是明朝时期的大臣,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后在永乐十六年中进士,担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后遭到弹劾下狱,不久回到家乡,后明英宗复辟,因在明代宗诏书里有“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被迫自缢!
何文渊
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明广昌县盱江镇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有品德。
个人生平
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历按山东、四川。乌蒙什伽诬告知府禄昭谋反,何文渊为昭辨白。
洪熙元年(1425年),奉旨考察吏治,据实劾部侍郎杨和、参议金文斌、副使张铭等-酷吏三百余人。人称“铁面御史”。
宣德五年(1430年),在温州任知府六年,兴利除弊,组织群众疏浚瑞安渠,受益粮田达二千顷。他为政宽严得当,常以传统道德,规劝士民,平息争端;对-污吏,则绳之以法。
宣德七年(1432年)升为刑部右侍郎,督两淮盐课。
正统三年(1438年),朝臣奏何文渊失於详审亦宜究问,朱祁镇以源等法固难容,姑记其罪,仍蹈前失不宥。
正统五年(1440年),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大水,江河泛滥成灾。七月,何文渊等奉旨到各地察看灾情,赈救灾民。
正统六年(1441年),因疏议不当被捕入狱,后以疾告归。
景泰元年(1450年),何文渊又被起用,为吏部左侍郎。
景泰二年(1451年),升吏部尚书。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加衔太子太保。
景泰四年(1453年),被给事中林聪弹劾下狱。未几,被释归故里。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位,削去何文渊加官。又因在景泰中易储诏书里“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系出自何文渊,英宗传命逮捕。何文渊被迫自缢,终年73岁。
主要著作
《东园集》、《义庭训》、《四书讲义》、《礼记解义》、《钝庵奏议》、《牧民备用书》、《司刑备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