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本(清末时期的学者)简介_王治本的个人资料
王治本是清末时期的学者,精通诗文和书画,有着出色的文学素养,后前往日本,在日本推荐《红楼梦》,在日本引起轰动,诞生了一批日本红迷,他长期在日本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是近代旅日华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王治本
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字维能,号桼园,清慈溪黄山村(今属浙江宁波江北慈城镇)人,精通诗文,尤擅骈文。
光绪三年(1877年)夏赴日,结识日本贵族大河内辉声,双方的笔谈结集为《桼园笔话》17卷。曾向大河内辉声推荐《红楼梦》,《红楼梦》因此在日本引起轰动,从而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日本“红迷”、研究者和专家。
光绪八年(1882年),王治本离开了源辉声的家,开始了“东瀛探奇”的漫游生涯。王治本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政要和文化人士的热忱欢迎,都会在当地掀起一股文化热潮。
光绪八年(1882年)8月,他到日本文化名城金泽时,被尊为“孔子之国的贵宾”,各界人士争相请他作诗作画、题词点评、鉴定书画等
光绪九年(1883年),王治本与旅居日本的族兄弟王汝修、王琴仙一起漫游北海道函馆,停留半月多,不仅展示了诗文书画的才能,还表演了篆刻,受到当地文人的热烈欢迎,随后20多年时间里,王治本的足迹遍及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沿途传播中华文化,所到之处,无不留下诗文词赋、书画金石作品,以及考察日本文史哲、政治经济民情风俗等各类著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翻译、补正了日本“易圣”高岛吞象的《图解高岛易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