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简介_方孝孺的个人资料
方孝孺是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自幼聪慧好学,后拜宋濂为师,建文初年,担任翰林学士,后靖难之役爆发,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后燕王攻入京城,方孝孺拒绝投降,最终被灭十族,南明时期追谥为文正!
方孝孺
至正十七年(1357年)出生,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吴沉、揭枢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受到朱元璋的赏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即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
永乐元年(1399年),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后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军到达江北,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
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文学成就
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散文、诗歌俱佳,绝大部分收集在《逊志斋集》中。其文学作品,如《蚊对》《指喻》《越巫》《鼻对》《吴士》《越车》等等,都有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