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美德
家传美德
唐梓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的奶奶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从小,奶奶便教育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资源。记得那次,吃过晚饭,我随手抓了三张纸巾往嘴上一抹,就丢进垃圾桶。奶奶见状,眉头皱成一团:“扬扬,擦嘴巴用一张纸巾就好!你想想,如果一次用三张纸巾,一年得浪费多少张纸?浪费多少资源?”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不忘给我科普怎样节约资源,比如:洗脸水、洗菜水可以用来冲马桶,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点长明灯……
奶奶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我不再浪费资源,也不乱花钱。班上同学喜欢买各种稀奇昂贵的文具,我却从不乱买,同学们都说我小气,我却引以为豪。因为我知道,我们吃的每一口饭,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挣来的!
奶奶的勤俭节约使我深受教育,而妈妈的爱岗敬业更令我敬佩不已。2020年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在我们中国蔓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为抗疫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妈妈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在疫情期间,国家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妈妈自从接受上网课这个任务,就马上行动起来:备新课,做课件,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网课期间,妈妈足足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深夜十二点了,我看到妈妈还在书房里挑灯批阅作业。灯光下,我蓦然发现妈妈眼里的红血丝格外刺眼,蓬乱的长发掩盖不了一脸的倦意,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的却是爱与执着。那一刻,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妈妈这种敬业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妈妈身上,我学会了责任与担当。
我有一个爱岗敬业的妈妈,还有一个孝顺父母的爸爸。爸爸常常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心之举,此乃天经地义。”所以,他常常用实际行动,教育我要行孝。爸爸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会挤出时间来陪伴爷爷奶奶:陪爷爷下象棋,聊聊新闻;为奶奶削水果,唠唠嗑,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养大,长大以后,我也要好好照顾父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家家传美德,才能铸就和谐、文明的华夏国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