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一
《金刚川》讲述的就是这场正义之战中的一场以志愿军渡江为中心的战斗。赢得这场战斗,就能赢下战争的最终胜利。命令只有一个:全体战士在规定时间内过江;办法只有一个:建桥,从桥过。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刻画了最真实的场面,最真实的人物,最真实的情感,最真实的精神。我仿佛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热血悲壮的主战场,感受着一个个鲜活的战士们内心中最简单而又最伟大的独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团结的中华民族!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金城战役的最后关键攻坚时刻,金刚川成为了连接前后方的重要之地,必须要保证人员和物资的畅通。湍急的江水,唯有建桥。而敌人怎能不知?接连不断的侦察机、轰炸机的骚扰破坏,可就是炸不烂、打不垮这看似小小的一座桥。当人民团结在一起,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任何敌人都抵挡不住我们冲锋的脚步。
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任敌人的飞机在我们头顶上盘旋,志愿军就是能够完成任务。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就是能够战胜。正如彭将军所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座桥,一座被敌人侦察机汇报过无数次“已摧毁”的桥,就是能够一次又一次修好。敌人的自大,恰恰就忽视了我们志愿军的精神,一种哪怕牺牲一切,也要完成任务的精神。战争中也好,和平年代也好,人民的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养尊处优的敌人不会体会到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的含义。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需要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继承并且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民族财富。
回首过往,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如今的中国,虽不处于战争,我们仍需要对世界充满敬畏,每一个中国人团结在一起,就是我们中国最广大的力量。我坚信,中华民族必立于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精神,必将脉脉相传。
(蒋昕卓)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二
一个围绕着“桥”展开的故事向我们描述了金城战役过程中的艰辛。承载着武器弹药运输重任的桥,在一次次修建修补好之后,又一次次被炸弹所损毁。如此往复,就在敌人炸毁与自己修补之中,连续7次修复了这条生命线,用着让美帝国主义惊叹的速度,最终提前一刻钟完成了任务。物资通道架设完毕,金城战役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三个不同角度的讲述,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看完影片之后,我想我也要建好一座通向理想与目标的“桥”。可能很多时候也会被懒惰、松懈、迷茫所“炸毁”,但是也要一次次再用行动和想法将其筑好。在战时阶段,要求桥五点建好,战备物资才能按时送达。但我们通往理想的桥,没有规定好时间,我们可以用三年,可以用五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去完成,相比起炸弹带来的后果,我们对“桥”所要完成的修补工作不知道有轻松。我们都知道,那是抗美援朝后期的关键一战,金城战役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失败了可能就是前功尽弃,在心理及生理都承受着极大压力与痛苦的同时,是可爱可敬的志愿军战士扛下了这些,打赢了这漂亮的一仗。
舍己为人是他们最大的美德。在看着桥上全是战友,而敌机又来轰炸时,选择暴露自己而保全战友;用主动甚至带些威胁的语气让队友换去隐藏炮位,自己选择已经暴露的炮位。回想过去我们面对的每一次天灾,地震、病毒、洪涝、泥石流……也无一不是被团结一致、舍己为人的优良品德所驱使的人们而战胜,无一不是被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信念所影响的人们而战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刚川》的故事鲜有人知,它并不如长津湖之战、上甘岭之战那般让人耳熟能详,但它一样是先辈们钢铁意志的体现,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我们要继承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反对势力低头,勇往直前,奋勇向前!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