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即墨花边”结缘——关于传统手艺的作文
我与“即墨花边”结缘——关于传统手艺的作文
作者:刘涵琳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到家里的钢琴穿上了美丽的花边“衣服”。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忽隐忽现,憨态可掬的小乌龟伸长了脖子东张西望,水草正摇曳着它优美的身姿翩翩起舞……真是难以想象,奶奶是怎样把这一个个小小的网眼聚集在一起,勾勒出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花边作品的。
我对奶奶的“绝活”羡慕不已。“奶奶,这花边可真好看,您是怎样做出来的?”奶奶自豪地说:“这可是咱们即墨人的传统手艺,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一听,更是惊叹不已,连忙缠着奶奶收下我这个徒弟,奶奶爽快地答应了,不过奶奶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教我个简单的——绣书签。
即墨花边工艺品(摄影:梁孝鹏)
只见奶奶从她的雕花木箱里取出一根针,一把线,一张厚纸壳,然后拿出一张纸样熟练地剪出了一个花朵图案。“奶奶,我来给您穿线”,我兴致勃勃地拿起针,把线头一捻从针眼穿了过去。奶奶仔细地把图样按照轮廓缝在纸壳上,左手手腕压牢纸壳,沿着图样连缝了三针。她一边演示着一边耐心讲解着:“这叫打底,打好底以后沿着图案每缝一针锁一个扣,要拉紧,这样就会更均匀精致……”
针在奶奶的手里像蜻蜓点水一样,很快一个花瓣就绣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学着奶奶的样子绣了起来,可是绣花针到我的手里却不听使唤地乱窜。“哎呦!”一阵钻心的疼袭来,从背面穿过来的针不知怎么一下子扎到了我的手指上。奶奶心疼地握着我的手,找来一个“戒指”给我戴上,手把手一针一线地教起我来。引针、走线,有了这个顶针的帮助,绣起花边来真是如鱼得水,省劲多了。慢慢地,针在我的手里也能灵活自如地上下穿梭了。
夜色渐渐加深,一朵朝气蓬勃的“太阳花”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美丽“绽放”。看着它,我的眼前不禁呈现出年轻时的奶奶在小煤油灯下绣花边挣钱养家的情景。我想,这一针一线绣出的不仅是一个工艺品,更是我们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啊。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一定要当好传承者,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