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
中国味
作者:宋东阳中国味是什么味?是一笼生煎,是一碗芝麻馅汤圆,是一盘玉米馅饺子……这些美食使“爱国”一词散发出香味,这些都是中国的味道吧?
而我心中的中国味,是一碗武汉的热干面!
汉口有一家小吃店,专卖热干面,味道特别正宗。
走入小店,只见老板手抓一把面条,用长勺在热气腾腾的开水里抖动几下,捞出倒入碗里,浇上卤水,再拿起小勺,快速地往碗里拨些萝卜丁、酸豆角、小青葱等佐料,最后淋上一勺香浓的芝麻酱……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
面条在碗里如山峦起伏,萝卜丁、酸豆角如山间绮丽的风景,那一小撮葱花,就如荡漾的碧水,还有那香气扑鼻的芝麻酱,如江如河,穿梭在群山之间。我用筷子将面搅拌均匀,这些佐料就像机灵的小动物们似的,刚开完联欢会便各自散开。
那浓烈的芝麻酱香混合着热干面的面香,让人感觉既开胃又润心,早上的困意随之被赶走。入口时齿颊生香,爽口弹牙的面,细滑香浓的芝麻酱,又脆又甜、还有点辣的萝卜丁,再加上葱花,如此美妙的邂逅,给我们的味蕾平添了无尽享受……
这家小店就在我家楼下,店小,人却极多,店里坐不下,门外便会摆上一大排桌椅板凳。即使是清晨,也像集市一般热闹。
老板是个直爽热心的人,手上做着美食,脸上带着温暖的笑,闲时也会和顾客聊上一两句。记得妈妈年前还关心地问了句:“老板,过年去哪里玩呀?”老板马上提起了兴趣,跟我们讲起他过年的旅游计划,开心和憧憬都洋溢在脸上。
可是,不久后,武汉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楼下的小店也没有了往日的人来人往,偶尔有小车过来短暂停留后,又迅速离开。我想我是太想念热干面了,所以似乎总是能闻到那熟悉的芝麻酱香。我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去买早餐吃呀?”妈妈总是无奈地摇摇头,告诉我,小店老板应该已经不在武汉了,可能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到他家的面了。
武汉解封后,妈妈终于带我去了那家小吃店。一闻到久违的香味,我的口水就不自觉地流下来。我牵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心里想着:这次我要吃一大碗,不,两大碗!
远远地就看见小店门口人头攒动。进店后,老板就跟我这个“老熟人”打起了招呼:“我们的小公主来用早膳啦!”
我连忙竖起两个手指说:“伯伯,我今天要两碗面,要两大碗面!”
妈妈对着老板笑了笑,随口问:“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老板一边做面条,一边回答:“我没走,一直守在这里呢,当志愿者!”
突然,店里安静了,大家都看向老板,空气如同凝住了一般。过了好一会儿,店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板一时没缓过神来,愣在了那里。等掌声停了,一个大伯高呼:“好样的!”
老板眯了眯眼:“谈不上好样的,我也在武汉生活,当然也应该守护自己的城市!”
霎时间,掌声再起……
我知道,这一次次的掌声,是对像店老板这样所有为城市战胜困难而奉献的人的赞赏!
饭后,妈妈又问了老板:“老板,你当志愿者时,怕不怕?”
“当然怕。”老板回答说,“但我觉着,大家都怕,怕也要有人冲上去哇!”
“我当志愿者的第一天,就第一次感受到了这场‘战役’的艰苦。我是给大家做饭的,一天要忙十几个钟头,自己却没法吃上一口。一整天就是不停地做面条、送面条,直到深夜了才停下,赶紧洗漱睡觉。第二天早上五点钟我就爬起来做饭,本想着赶紧做完,挤时间喝口水打个盹,可是到了店里,却发现食材没了,又急匆匆地赶到大超市买菜。这时超市还没有开门,我只好打电话要朋友抓紧送过来。忙了一天后,看见群里有人给我发来了红包,我就当没看见。我答应过他们,这饭是自愿做的,不收钱。第三天,我可长记性了,早上三点就起来,开车到黄陂菜场去买菜,黄陂是郊区,往返要很长时间。我回来时已经六点多了,群里的候餐接龙都接到60多位了。我赶紧做好热干面,然后托几个志愿者帮我送过去……”老板不禁讲起了当志愿者的故事。
我听了,心中翻起了层层波涛。感谢店老板这样的英雄,是你们的付出,是你们的勇敢,才让我们赢得了武汉这场战“疫”!
疫情暴发时,老板选择坚守着自己的小店,为医护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热干面。他起早贪黑地忙碌,用自己的热干面守护着我们的城,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感动着这座城。他直爽,他有韧劲,他充满了热情……就像他的热干面。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这家小店的热干面之所以正宗,原来与老板身上的“武汉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啊!
纯正浓香的武汉热干面,也就是我们说不尽道不完的、浓浓的中国味中的一种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