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的“石油情”
太爷爷的“石油情”
作者:曹悦萱重阳节这天,爸爸带我去看望了太爷爷。太爷爷虽已96岁高龄了,但却依然精神矍铄。一进门,太爷爷就握住我的手,把我拉到身边聊天,乐得合不拢嘴。聊了一会儿,太爷爷便哼唱起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委婉的歌声中流露出了他对这首歌曲的喜爱。我有些好奇地问:“太爷爷,您怎么总唱这首歌啊。”太爷爷慈祥的眼睛里泛起了微光。他摸了摸我的脑袋,讲起了关于自己的往事。
太爷爷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在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赶上了日军入侵东三省。日军逼迫当地孩子们学日语,但他坚持不学,说誓死不当亡国奴。后来,太爷爷还当兵参加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太爷爷被安排到了石油工业部工作。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石油在国内是稀缺资源,怀着振兴祖国石油事业的决心,1958年,太爷爷到了位于黑龙江省的安达县,在那里展开了石油勘探工作。
那时候,国家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当地的生活条件更是艰苦。但为了支持石油开采,钻井队只用三天就到位了。装好机器后,一伙人就开始打井了。大家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十米、二十米、三十米……“有油气了!”这时的钻头好像也来了精神,铆足了劲往下钻。五十米、一百米……“出油了!”看着喷涌而出的石油,在场的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几天后,钻井队又在周围的区域内尝试着打井,竟然都有石油。“发现大油田了!”他们马上汇报给了上级组织。这片油田就是著名的大庆油田。
听太爷爷说,后来他们又组织建设了许多炼油厂,生产出了汽油、柴油、沥青等,再也不需要完全依赖进口了。
听了这些事情,我非常激动,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让太爷爷开心的事,也终于体悟到了太爷爷获得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深刻含义——祖国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教师评语:文章从太爷爷最喜欢的一首歌,讲起了太爷爷这辈子最开心、最引以为傲的事,感受到了在国家百废待兴时,老一辈人对祖国的贡献,以及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孩子耳濡目染,强烈的爱国之情在祖孙情深的交谈中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