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小传
曹植小传
郭润霖:曹植小传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魏诗人,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的作品大多为我们所熟知,如《白马篇》《七哀诗》《洛神赋》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然而,曹植自身的才情和高贵的出身也为他的后来埋下了祸端。他出生于东阳武,因才华横溢颇受曹操赞赏。曹丕称帝后对他防范于心,将其贬到穷困的海边,潦倒一生。这也为他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对于曹植,王士祯曾评论道:“汉魏以来两千多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在古代诗人中他永远是一颗闪亮的明星,照耀着整个诗坛。
指导老师:高红岩
贾竣斐:话说曹植
他,曾被人称赞为八斗之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此人就是曹植。
他生于192年,卒于232年,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才华出众,关于他还有一个小故事: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即位后,因嫉妒曹植的才华,担心曹植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千方百计的想要害死曹植。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走七步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要将他处死。他本以为凭曹植的才华根本不能再如此短的时间内作诗,然而曹植还是让他大大地“失望”了,曹植立刻吟出了流传千古的《七步诗》,“煮豆燃萁”就出自此诗。这就是妇孺皆知的“七步成诗”。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分为前后期,前期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则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引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有《诗经》的庄雅,又有《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他的诗极具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功完成了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有人称赞他:“诗家可谓‘仙才’者,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可见他在文坛中地位之高,才华横溢。
指导老师:高红岩
郭奇猷:曹植小传——七步成诗称“仙才”
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他从小便卓而不群,写的文章无一不是精品,常常得到其父曹操的夸赞,这便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嫉妒。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他看着朝中威信极高的曹植,害怕他会谋权篡位,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曹丕将一桩**事件的主谋“职位”算在曹植头上,意欲杀死曹植,但曹植坚持否认自己与**有关系。曹丕心想:若就这么杀了曹植,恐天下人不服啊,又会生出什么乱子。有了,我便给他出一难题,他若答不上来,就会……哼哼,这样人们问起我也有个理由。”曹丕的如意算盘拨得叮当响,却不料曹植那是临危不惧,走一步吟一句诗,七步下来一首大作《七步诗》便诞生了。这首诗不仅合乎曹丕的要求,还对曹丕晓之认理,动之以情。曹丕深感羞愧,便放弃了杀害曹植的念头。
谁能在生死关头佳作脱口而出?唯有曹植了。他的文学造诣是后人无不佩服的,如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尝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指导老师: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