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涝池
故乡的涝池
陈品言小时候,老家几乎村村寨寨都有涝地。所谓涝池,就是汇集雨水和排涝的蓄水池。当时农村科技落后,建涝池是为了节约水资源和排涝防洪,不得己而为之。涝池一般建在低洼处,几亩大小,四面环堵,水只进不出,宛若貔貅。
我们村的涝池在村西头,连接着村子和田野,涝池四周稀稀拉拉栽种着柳树和杨树,不知何时,又多出几块青石板。我有时便跟随奶奶去涝池边洗衣。帮着端盆拧衣,在周围跑来跑去。
我觉得夏天和秋天,故乡的涝池最美。
夏天雨水多,涝池水充盈,几乎要漫上堤岸了,乘凉的村民三三两两,随意坐崂池一角,扇动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安分的孩童们趁大人不注意,跳进涝池里游起泳来,我们还爬到树上捉知了。那些知了只管扯天扯地鸣叫,警觉性较差,只要眼疾手快,就会有所收获。
秋天涝池边静谧了许多,蛙声和蝉鸣压低了嗓门,后来渐渐听不到了。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在涝池边边散步锻炼是最适宜的。秋天的涝池宛如明镜,倒映着天空、树木、人迹,充满诗情画意。这时节温度下降,池水有了丝丝凉意,不适宜戏水玩耍了,我们便三五成群玩起了打水漂游戏。碎石瓦片再水面起起落落,起落的次数越多,便越成功。大家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涝池长年累月聚积着雨水,深水里会不会有怪物和大鱼呢?这疑惑长久萦绕在我心头。有一年,我得到了答案。随着时代变迁,涝池结束了排涝防洪的历史任务,村里决定将其填平。曲终人散,涝池以欢乐的方式与我们告别。
现在的我虽居住在时代发展最快的城市中,但我依旧怀念故乡的涝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