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正能量,共同战疫情”主题征文 作文
“弘扬正能量,共同战疫情”主题征文 作文10篇
“弘扬正能量,共同战疫情”主题征文作品香赋文学社
白衣天使
——张钰筠
偶然在网上看到这一句话,“没有谁,就该冲锋陷阵,就该英勇无畏,就该抛家舍子,就该无私奉献。”这不禁我想起了那些为国家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武汉肺炎的突发,让2020年春节与众不同,少了热闹喧哗,少了聚餐宴会,少了拜年串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夺走了属于新年的喜庆与快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无声地夺走了许多生命。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身披白大褂的白衣天使们,用自己平凡的身躯为身后的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疫情的坚固堡垒。
在这群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钟南山伯伯。他两鬓斑白,一副黑色的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岁月留下的皱纹爬满慈祥的脸。在人们都害怕病毒传染时,他毫不犹豫地奔赴在抗议疫一线。他用慈祥的微笑和坚定的决心,拯救了一条条受肺炎折磨的生命,安慰了受到伤害的人们。84岁的钟南山,病毒中逆行,为所有人奋战在战役前线。再接再厉、英勇斗争,是所有中国人坚定不移的信念,86岁高龄的董宗祁教授坐在轮椅上看了30多个病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果断地前往武汉,为国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武汉协和医院31名护士剪掉秀丽的长发,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队伍中。这些平凡而勇敢的人,是他们用爱和希望让世界更温暖。
二月的中国,太阳照着大地,蓝天明净如洗;网上流行这样一段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来了,阳光还会远吗?” 在抗疫期间,全国人民都为武汉出了一份微薄的力量,向大家展示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大爱无疆的民族精神。
有人曾说过,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抵挡在我们前面罢了;世界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战袍,学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世界上哪有什么了不起的英雄,只不过是因为有人需要才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向白衣天使致敬,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青春不朽的篇章。
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
您们好!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一场突如其来的新考验,不期而遇的新挑战,来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此次突如其来的肺炎使我们措手不及,但是你们却毫无畏惧地组成了医疗救援队,奔赴疫情战场的最前沿。此时你们把个人安危抛在了脑后。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没日没夜地救治病人。有许多女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工作都剪掉了自己心爱的头发。在为病人治疗时,许多医生护士不幸感染上了病毒,但是你们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面对死神,你们比谁都勇敢;面对疫情,你们比谁都坚强。
白衣天使们,你们是多么伟大!我常常在新闻网站看到你们在疫情抗战中的感人事迹。你们一天睡不到四个小时,但是你们对病人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完全忘记了自己。你们每天总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人民捐献的口罩,为患病的人们治疗。但是防护服和口罩的数量还是杯水车薪,从而导致你们在隔离区一待就是十一二个小时不能出来。出来时,汗水湿透了你们的衣服,脸上一滴滴的汗水还在往下落。口罩也在你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时我真想大声地对你们说:“ 你们是全世界最美最帅的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在战场上的无私奉献,不会忘记你们为了打赢这场战斗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相信一切都会很快地好起来,这场战役一定会很快胜利。
白衣天使们,你们的微笑是多么的灿烂,如同花开一般。祖国一声召唤,你们就纷纷聚在一起。是你们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战役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因为我们有一群可爱的天使们。
你们就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失去生活方向的人们指引前行的道路。万千双期盼与渴望的目光,给了你们逆行的力量!
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们,祝愿你们平安归来,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打赢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攻坚战。
此致
敬礼 一个牵挂着你们的小学生 邱怡琳
2020年2月22日
最美逆行者——钟南山爷爷
香江学校607班 马致远
“戴口罩!戴口罩!……”妈妈的叮咛急促而紧张。一张薄薄的口罩蒙住了我的脸,更蒙住了我的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安定愉快的新春生活,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天,灰蒙蒙的,大街上再也没有行人的喧哗,车水马龙的街道也变化安静无比。人们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尽管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能放下那颗悬着的心。电视在滚动播放着最新的疫情情况,大家时而感动,时而愤怒,但更多的是彷徨和不知所措……
“这个寒假算是泡汤了”我自言自语道,本来寒假爸爸说好开摩托车带我去旅行的,我那个炫酷的头盔都还没启用就只能和我一起 “囚禁”在家里了。就在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我看到了屏幕上出现了一位老人。他头发花白,却精神烁烁,声音洪亮却又饱含感情。他医术高明又敢医敢当,被国家誉为“中国脊梁”,被媒体誉为“国士无双”,百姓誉为“一盏明灯”,他是谁?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爷爷。
电视新闻到处都可以看到钟南山爷爷的采访和报道,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钟南山爷爷在火车上半躺着的那张照片。为了抓紧时间研究疫情,这位84岁的老人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在火车上也不忘工作。累了就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他坐的这趟列车正是开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武汉。当所有人都对武汉这个城市避之不及的时候,南山爷爷却选择了勇敢逆行!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勇气?是他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的担当!84岁的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静待家中安享晚年,可他却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能够作为“国家脊梁”迎难而上,而我却为自己的一次旅行被取消就闷闷不乐,实在是感到羞愧。
我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像南山爷爷一样敬业,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祝愿钟南山爷爷平安归来,相信今年武汉的樱花会更加绚丽多彩。
致最美的人
—— 肖钰凡
乙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荆楚大地,一时间繁华不在,一片苍凉。
武汉,这个历史悠久而又繁华的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早晨热干面的香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消毒水的怪味。宽阔的大街上空无一人,整个城市陷入沉睡。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它不仅侵蚀了武汉还来势汹汹的蔓延到了华夏大地,让原本喜气洋洋的春节变得异常安静、恐慌,大家只能待在家里,从电视和手机上了解到这场灾难的严重性。
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役中,有无数的逆行者不惧危险,坚守在一线,与病毒战斗。病房里忙碌的医生、工地开着机器的师傅,生产线上站着的工人,不远千里送菜送米的农民,灾难来临,他们迸发着赤忱的光与热,在战场上为我们默默守护。
每次看到新闻中对抗击疫情的报道,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有许多的医务人员在过年期间接到了“支援武汉”的通知,他们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行李,碗筷,穿上了那一身雪白的“战袍”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与病魔做斗争。他们自从进入治疗病房后他们就没回过家,吃的是最简单的饭菜,累了随便一个地方都能睡着,为了节省防护服戴尿不湿,身上的汗水把衣服打湿,脸上全是深深的压痕。虽然有一些医生和护士也被传染,有些医生和护士也因此而牺牲,但更多的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义无反顾的继续奔赴战场。
钟南山,84岁,本可以安度晚年,但是在疫情爆发后,他做出了与十七年前一样的选择:再一次站了出来,加入到这场战“疫”当中。
李兰娟,73岁,带队前往武汉后说:“我没考虑什么时候回去”
刘智明,51岁,武昌医院院长,感染新冠状肺炎,治疗无效去世,他的妻子一直在灵车后面一边追一边撕心裂肺地哭。疫情爆发后,刘院长第一时间带着医护人员抗战疫情,而他的医院更是成为了定点医院,而他的妻子也是另一家医院ICU的护士长,疫情爆发后,她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谁知却等来两人的分离。
彭银华,29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原定正月初八举行婚礼,但为了抗击疫情,他只说了八个字:疫情不散,婚期延迟。就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一线,不眠不休地奋战。但不幸被疫情夺取了年轻的生命。火红的结婚请帖,依然静静的躺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再也无法发出,推迟的婚礼,再也无法举行。
灾难来临之前,别人都在逃离,而白衣天使们却选择了逆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
……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觉得这些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就是现在疫情中最美丽的人,这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祝福每一个拼搏在前线的医生,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当武汉重新按下播放键时,便是春暖花开之时。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陈宇皓
2020年的春节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冠病毒在国内的爆发导致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仿佛暂停,工厂停工,城市被封,商店歇业,大家就像困在笼子里的动物惊慌不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毅然奔赴前线。
疫情期间纷繁的消息让大家震惊,惶恐,各种负面消息的传播更是导致了很多悲剧出现,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喊: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祖国加油!
期间爆出了各种励志而又伤感的事例,让我们肃然起敬。2月20日,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彭银华,因为一直战斗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而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经抢救无效去世。原本他准备在正月初八举办婚礼,而因为疫情来袭,29岁的他毅然选择推迟婚礼的举办而先去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了救治不幸的患者而奋战!他的抽屉里,还残留着婚礼的请柬,也许,是永远也无法发出的请柬。如此勇敢果决顾全大局的事迹,不胜枚举。
仅仅十天时间,全国各地的基建支持和援助物资,就让武汉建起了火神山医院,一座占地面积超3万平米,通过网络的直播,在各国网友的监督下拔地而起。他不仅代表了中国基建的超神速度,也代表了中国党和政府对疫情的高度重视,高速反应,也体现了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的质量,疫情当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我们疾速发展的经济支撑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各类专业人士,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战胜任何自然灾害,继续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之路上,为实现新世纪的中国梦而奋斗!为500年后祖国重回龙座而奋斗!
世界各国对祖国在本次疫情期间的反应极为震惊与赞叹。美国“周六夜现场”主持人也感慨的评论说:"10天时间建设一座医院,一座容纳超千人的现代化医院,这是人类的壮举,只有中国人能做到,看看我们美国10天能做什么?我想,我申请的有线宽带,也许是为我孙子申请的吧。"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已经来临,樱花就要盛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徐子墨
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武汉严重的疫情让全国人民的生活暂停了,这个寒假与众不同。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辆,现在仿佛消失了一样,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热闹祥和的春节也不能拜亲访友,只能呆在家里“望门兴叹”……这场带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赴往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再到梁武东与刘智明等医生去世,白衣天使们用他们的生命与病毒做抗争。
医务人员们从全国各个地方赶往战斗前线——湖北。在病房里,她们没有退缩,用生命与病毒战斗,用生命支持着武汉。听爸爸妈妈说,这些白衣战士在进病房前不喝水不吃东西,甚至还穿起纸尿裤,就是为了省一件防护服,省一个口罩。我很震惊,也很感动。多少个白昼,他们战斗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多少个夜晚,他们与病毒做顽强的抗争,他们把感染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病人的生命之花蓬勃旺盛。当我们在家不能出门的时候,请不要抱怨,因为我们在家是安全的,而他们却在最危险的地方保护着我们。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春暖花开,国泰民安。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典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是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困难只是暂时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国家定会尽快摆脱这场危机,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武汉的樱花也会重新绽放笑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致平凡的人
胡楚轩
2020年春节前夕,本应该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病毒悄无声息地降临,改变了武汉人民的生活,也让全国人民陷入恐慌之中。
这个病毒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名Corona Virus Disease 2020COVID-19,它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感染。此病毒来势汹汹,一瞬间感染了大批武汉人民,政府与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封城措施,将武汉隔离封了起来。全国人民进入紧急状态,在家中自行隔离。原本热闹祥和的春节变得冷冷清清。
这个春节,街上行人稀少,没有了热闹的鞭炮声,也没有喜庆的过年气氛。电视机上每天都在播报着疫情的状况,病情越来越重,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医院里,护士医生忙里忙外,日夜不停歇。口罩工厂里,也在加班加点地制作口罩。通信公司也在时时刻刻地发短信来告知人们要注意卫生和健康。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白衣天使奋战在一线、基层干部深入社区、平民百姓也在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看到新闻上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我都不禁敬佩无比。勇往直前的钟南山,奋不顾身的李兰娟,还有许许多多无名英雄,都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武汉的滴滴“医护保障车队”,他们就是武汉医生的“摆渡人”,24小时护送医务人员去往医院。“当初参加这个车队,并没有想太多,就是想为这个城市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来自他们的心声,简单的话语,却是振奋人心的力量。
一位饮料生产老板,在这段期间,他深知84消毒液的紧缺,带着团队在自己的工厂进行消毒液的生产,将其送到各个地方。从做饮料到做消毒液。这一个平凡的事,却让多少医护人员感激涕零啊!
还有一位医生,享年29岁。本应该在年初八时结婚的,多么美好和快乐的事情啊!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不得不返回工作,进入到“战争”中,生前还和妻子许下承诺“病情一旦结束就娶你回家。”也说过“病情不结束就不结婚”的话语。但是因为被感染上了病毒,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么光荣的医生,还不值得敬佩吗?
我现在依旧的记得一句话“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是的,没错,正如这现在,这些平凡的人们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世界才如此的美好。他们是不平凡的一群人,也是因为他们的不凡,成就了咱们国家的不凡!
给钟南山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钟爷爷:
您好!
我是来自广州的一名小学生,最近,我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您和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抗击疫情,奋战武汉的情景。虽然我与您未曾谋面,但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我认识了您——一位医术精湛,大爱无疆,八旬高龄仍坚守一线的“战士”。此时此刻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
我要感谢您,将自己的安危置之脑后,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我从新闻中知道您已经84岁了,许多和您同龄的老人早就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您,却在祖国的召唤下,毫不犹豫,义不容辞地赶赴武汉。您告诉我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我在新闻上看到,到了武汉的您,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夜以继日地研究药物和指定各种应对方案,对您的辛勤付出感到由衷的敬佩与感谢!
我很担心您,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党和国家,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都和您一起奋战在防疫的第一线,李克强总理也在习近平主席的嘱咐下来到了武汉。所以请您不要担心,不要太过劳累,要注意休息。您是祖国的一根顶梁柱,武汉需要您,祖国也需要您。
我要听您的话,按照您的嘱咐,勤洗手,尽量不出门,在外一定要佩戴口罩。我多么希望自己现在就可以长大成人,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我要向敬佑生命的您学习,学习您那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博大精神。想想自己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呵护,情不自禁就有一种羞愧感,我要从现在开始做到生活和学习自律,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学习本领,一定要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有句话说的很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希望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归来,也希望疫情能够在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你们的努力下尽快消失。期待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的生活依旧温暖。
敬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广州市的一名小学生:李博涛
2020年2月23日
没有硝烟的战“疫”
--植煜婷
金猪辞岁,玉鼠迎春。斜倚着窗,静赏那窗外的夜,星辰点点,万家灯火相辉映,2020年春节,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年,所有的欢快的一切,都因为一场突如其然的疫情,戛然而止。
大家所期盼的春节活动,全部取消了。庙会、演出暂停了,景点关闭了、高速路上的“长龙”消失了、许多的城市也沉睡了……热闹的世界,瞬间变得冷清、寂静。华夏大地失去了往年喜气洋洋的气氛,它冬眠了,变得很安静,很安静……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听到武汉生病了,都伸出援助之手,各省市医疗救援队火速赶往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志明、护士柳帆、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武汉市同济医院医生林郑彬、赣州市大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蒋金波等等白衣天使抗疫以来,他们拼尽全力,没按时吃过一顿饭,没按时睡过一次觉,最终倒在了战场上!
四面八方及海外送来一批批的抗疫物质来了!全国人民的就连一位80多岁的拾荒大爷都匿名捐款一万元抗疫。网友知道后很是感动心疼,便众筹一万元还给了大爷。可没想到大爷收到钱后,毫不犹豫地又将钱辗转到银行捐了出去。
这次疫情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战;74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她的防护服上还写着“武汉加油”四个字;86岁的董宗祈坐着轮椅出诊;92岁的敖忠芳仍坚守一线!
在病床上,有这么一位爱国英雄,他是一位重症患者--肖贤友。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一封七字遗书。更戳心的是,在遗书下方写着:“我老婆呢?”一个普通的男人,对家人和生活的不舍跃然纸上。他却没挣脱过死神的魔爪,病情恶化,不幸去世。但生命的终结并不是他故事的结束,据肖贤友的妻子林林讲述,在他生前多次提出捐献遗体的意愿。有一次,林林获准进入隔离病房,肖贤友一见到她,就抬起手在胸口不停地比划。林林和护士侧下身体“捐出去,捐给国家!”一个个字艰难地从肖贤友口中吐出来。护士问他:“你是不是想捐献遗体?”他连着点了几下头,林林和在场护士都不禁落泪。后来,肖贤友又两次表达捐献遗体的意愿,他不仅发信息给妻子交代后事,说:“把我的尸体捐国家!”后来他转院前还用颤巍巍的手在医护人员拿来的纸笔上吃力地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七个歪歪扭扭的字。就连医生要静脉注射丙球蛋白,他也拒绝了,想把这些东西留给别人。
令人悲痛的是,肖贤友转院第二天就因为病情急速恶化不幸离世了!目前专家组已经开始了遗体解剖工作,并且获得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临床上如果想更好地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就要对发病机制,患者身体状况有更多了解,尸检和病理报告必不可少。肖贤友用自己冰冷的躯体,给更多活着的人带去了温暖!虽斯人已逝,但其精神必会永垂不朽!
这次战“疫”,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无数人。相信不久的阳春三月,我们将摘下口罩,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静赏那争艳的樱花……
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肖如珺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强势入侵,疫情来势汹汹,先是在武汉等其他地方以人传人的方式快速传播,后来蔓延到全中国,甚至发展到其他国家。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国人民惊慌失措。
这紧急时刻,医护人员冲在了战斗最前线,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日日夜夜在病房里与病魔战斗着。他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与时间赛跑。物资稀少,人力缺乏,武汉告急,全国告急。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捐献了成千上万枚口罩和防护服。海外华侨的出力,企业家的捐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武汉仅仅用了10天建造了一座拥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并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速度令世界人民惊叹!这伟大的壮举,离不开各方人民的齐心协力。全国各地更是有许多的医护人员前来支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其他院士挺身而出,尽管他们年事已高,但还是在疫情前线“战斗”。全国上下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默默地奉献着。
我依旧坚定的相信:比起时间这种永远流淌着的东西,人,才是命运的主宰。病房里忙碌的医生,工地上的工人,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不远千里送菜送米的农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
我们在家虽然不能直接出力,但是我们可以不为国家添麻烦。俗话说得好:“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国家。”爸爸嘱咐我们:“口罩就像这枚铁钉,不一定起眼,却一定得戴,自信不能成为抵挡病毒的屏障,口罩才是。”所以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回家以后要给口罩消毒,平时要勤洗手,室内要常通风,按时消毒,不去登门拜访,不要与陌生人多过讲话。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普普通通的人,也在为打赢这场战役添砖加瓦,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
重庆87岁的倪素英老人常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房子里,平时通过摆摊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居然把自己攒了30多年的积蓄捐给了国家,足有20万元;83岁拾荒大爷捐出万元用于防疫;贵州60名小学生捐款12400元压岁钱;各路影视明星纷纷捐款······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病毒像火,它的魔焰疯狂地吞噬着我们,我们像一根火柴,只能坐以待毙,尽量远离火苗,医护人员像水,水越多,火越少,我相信,只要听从国家的安排,不给国家添麻烦,魔焰总有消尽的那一刻。
春暖花开的未来,就在你我的不远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