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中午作文300字
冷冷的中午
这两天突然之间气温骤降,使得我有一些受不了,温差实在是太大了。
几天之前中午还是骄阳似火,在这个时候都是可以感觉到热的,而且这个时候根本不冷,每一次下课吃饭的时候我一直选择的是走阴凉处,因为在这个时候根本不用担心冷风。
可是今天中午就不一样了,上课的时候是八点不到,这个时候就是十分冷,这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太阳还是没有出来,时间还是很早的。可是没有想到两个小时后下课了,这个时候一如既往的冷,不过这一次我准备回宿舍里休息,也没有太在意,不过我也是在感觉到这时候是多么冷了!
我回去以后就休息了很久,又一次出发去吃饭了,这还是会已经是中午了,可是发现身边的人穿的衣服更多了,为什么?因为天气还是很冷啊,这就好像在冬天一样,或许在冬天也就这样了,我一直告诉自己,今天一天到晚的气温是零下的,所以就这样通过催眠让自己接受!
共享时代的生活理念
浦江河畔,都市繁华的盛景。上海,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世界的缩影,也能最直观清晰地感受时代的变迁。那么,如今的时代我们应如何看待?又或是如何面对?
街边商店林立,梧桐树枝繁叶茂。虽已是秋季,但未见衰败之景。小黄车停靠在白线以内,整整齐齐。共享单车已是出行的首选。每天上学,家离学校的路程虽说不远,但走过去也得耗上些时间。小黄车可正好解决。早上骑过去,身边穿梭着车水马龙。繁忙的人们,大都和我一样,一辆单车,来去潇洒。
共享,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共享,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人们对于共享还心存疑虑。共享,意味着公开,那么隐私问题,也无可逃避。隐私,还是否能得到保证?共享充电,手机已是人们每日必需品,所有的银行密码,支付宝绑定,全部都存在手机中。但一旦泄露,其后果难以想象。共享手机充电桩,人们能否给予其信任?共享,还是否安全?这涉及到的信息,其关乎一个人的根本生活。人们,不得不对此三思。人们对于共享的质疑,无可厚非。但如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得人们不得不尝试接受共享,这个属于新时代的产物。生活的意义,对于人们来说,势必经历变革。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做的,或许并不仅仅是全盘接受,而是尝试改变。因为生活,是我们的,我们有权力选择,去刷新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理念。
对于充电的问题,专家已给出建议与保证。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不再背着沉甸甸的充电宝逛街,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付不了钱,这是共享带给我们的。资源共享,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一个共享充电站,再也不是只能对口一个手机。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去接受,为了财产安全这是你的选择。生活是你的,你有权力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经常去各地的推销员,又或是中途转地铁的上班族,小黄车将会成为他们的绝佳选择。但对于我来说,两点一线的生活,自已家的单车显然更给力。不论外观,性能还是性价比,都不亚于小黄车。况且还不担心被骑走,放学只得走回去的风险。我接受共享,也同时为共享而感叹,但我依旧会保留原有的生活理念,适当改变,以适应时代。我不会随波逐流,因新奇而盲目随大流。
共享时代,同时也是我的时代,我的生活。我有权选择生活理念,在这个共享时代中,把握自己的时代。
童年往事
我的童年就如一个色彩斑斓的首饰盒,里面的每一件饰物,都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令曾经稚嫩的我一步步地走向蜕变,破茧成蝶,换上了一件光鲜亮的衣裳。
幼年时期,父母总是因繁忙的事务在身而对我十分放任。可我毕竟还只是孩子,妈妈放心不下我,便将我遣送回了她的娘家。记得那时,长途奔波后,到外婆家的村口,映入眼帘的是:蔚蓝色的天空下云儿朵朵,绿色的田野上麦浪在微风轻抚下欢快地翩翩起舞,羊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眼前的美景,让我一扫车上晕车带来的种种不适,迫不及待地下车挣开妈妈的手,像一匹脱了缰的小马,在这田野上奔跑着,欢呼着,全无在家时的那般乖巧文静。
离开父母管束的我,像个十足的假小子,很快跟表兄弟打成一片。有他们出没的地方,总有我的小身影。那时还不知男女有别,加入了五小虎这一小分队,接下来的日子,山上、田野成了我们的乐园。过家家,捉迷藏也因这样,村子的街头巷尾,都被我们扫荡了一遍,田里的庄稼,园子里的菜,所到之处,无不遭殃。那阵式不输当年的小日本进军中国那般,瞬间在村里广为传颂。
还记得有一次,跟在表哥表弟后面,我们一队人又绕着村子钻进了一片果园里,走着走着,突然间,我踩上了一个圈套。等刚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被吊在树上。原来踩到了村里人专套野猪的圈套,我拼命地晃动,想下来,可无济于事。表哥表弟在底下看着也不知所措,于是大呼救命,结果引来了众人围观,大家七手八脚地帮忙将我解下来。直到半夜,我才被羞红满面的外婆揪回家。惹那么大祸,又兴师动众的。幼小的我知道,我可能会被遣送回去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就与这儿挥泪告别了。
童处往事只是成长的一角,未来的路,伴随着我们的,还有很多。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像个人一样地思考
人之所以为人,有别于其它生物和东西,是因为有其独立的意识形态,能够将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转变为具体信号为人脑所识别;能够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能够辨别是非好坏;能够去做出凌驾于本能之上的选择。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计算机的确有可能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正像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的那样,这并不值得担心。人类既然能将其创造出来,就能再将其毁灭,那些机器人统治全球的传言并不可信。
其实,真正可怕的、令人担心的是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地去思考、去办事、去生活。
计算机只是一个死物,它不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要你给它一个程序,它就会一分不差地完成好,固然不会有差错,但同样也被框死了,不可能会有创新。可以说计算机是绝对理性的,它不像人类会被自身的主观情感所干扰,因而它也就没有了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去创造、去迸发自己的灵感。
如果人类真的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失去了礼仪仁的人类还能称得上是人吗?整个社会、世界都会陷入一种混乱和冷漠的境地吧!
社会上没有了见义勇为、平民英雄,当然也就不用去纠结老人倒下扶、不扶的问题了。我们做事不分好坏,也没有评定是好是坏的标准了。其实我越写越觉得有点毛骨悚然,难道这样的情形不眼熟吗?中国现今的社会越来越与之相近了。
虽然不好说是统治,但电子产品的确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人生,使我们成为了一个个低头族。网络的发达让我们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权利,于是黑子、喷子和各路小编就出现了,不辨事情的好坏真假就一通乱说,注意力经济下的标题党迅速膨胀。类似的小悦悦案层出不穷,扶不扶问题备受瞩目,不正是同情心在渐渐衰退的最好表现吗?孔老夫子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早已被忘在脑后。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因为我们的无脑附和、因为我们的犹豫不决才造成了现今这种情况,所以还是醒醒吧,别让那些花里胡哨的虚假消息再蒙蔽我们的双眼,真正的摆脱计算机,像个人类一样地去思考吧!
三米远的温暖
在一个夜晚,我下了晚自习准备回家,因为作做的不好而被老师留下来了,而现在已经晚了。我就琢磨着要不要走小路,这样快一些。可是,我刚走上小路没多远,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我心里一惊,会不会是被别人给跟上了。我曾经听别人说过,这条路上时不时会出现打劫的人。
这样想着,我便打着手电筒紧张地回过头去,当我发现后面是一个晃晃悠悠的彪壮大汉时,心里更紧张了。脚步也不由地加快,本来就泥泞的小路,变得更滑了,有好几次都差点摔倒。我走得越快,那人就跟得越急,并且还几步子就跟到了我身边,我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感到瞬间的窒息。却听见那人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小姑娘,我的眼睛不大好,今天晚上又忘记带手电筒,你能不能让我走在你前面,请你给我照着路?
听了他的话,我放松了些:原来他是想走在我前面,借光走路而已,这样一来,我就能随时看见他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走在我前面大约三米远的地方。就在我与那人一前一后,快要出来的时候,前面的他忽然指了指前面的一栋小房子对我说,:我到家了,谢谢你啊小姑娘。我客气的与他道别,并用手电筒照着他走进家门。正要继续走路时,却发觉自己的鞋带松了,就蹲下系鞋带,我好像隐约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路这么泥泞,看看你脚上的鞋子被泥巴糊成什么样子了,你带的手电筒呢?
是这样,我刚才在路上碰见了一个小姑娘,看见他走路很害怕。我是先给他作伴壮胆,就没带手电筒,接着她手电筒的光,走在了他前面。
唉,就我这个形象,与他并排走或者跟在她后面,他不更担心害怕呀。
听着听着,我的心渐渐融化了,原来,在这世上,总有一种关爱,就是那么不经意的,悄悄地藏在你身边。就如今晚,尽管在一条漆黑的小路上,尽管只有三米远的距离,可这样的关爱却能将人生的旅途照耀得光明宽阔,无限遥远。
暖
天,微凉,如一汪春水融入一滴奶白的墨汁,澄澈的有些不可思议。在晨晓的申城氤氲着云卷云舒,晨曦的阳光洒下第一缕阳光。在一片喧嚣中,家对街开了一家书店,鞭炮声回荡在两街中。太阳很好的照着,我在走,行人在走,相对不相识,但仍萌生了浅浅的小欢喜。哦,原来都是去书店的呀。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金铃铛,一边走,一边叮当响,像相逢一棵树,相遇一朵花,让人心安不已。
在这个智能化时代,手机越来越快地取代着书本,各种科技产品也被创新出来。可奇怪的是,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重新拾起书本,这又是为了什么呢?我想,大抵是像寻找曾经自己丢掉的那份初心罢了。
带着对书店的满心期待,步入。进入眼帘的,便是暗沉的暖色调,仿佛能使无所归一的游人,也感受到家的浓浓的归属感-暖。心中也甚是满意。现在不带商业色彩的书店大部分已经找不到了。我逛着店,寻着合适的书,最终还是选择了本《解忧杂货店》。又寻着书店的一角,安心地坐了下来,仔细咀嚼起书本。在这个书店,令人奇异的是,大家竟都放下了手机,寻着初心。《解忧杂货店》还是很让人值得叹惋的,情节一环扣一环,跌宕起伏,又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听到些许声音,抬眸,也是个年龄相仿的女学生,手中竟不约而同地拿着《解忧杂货店》。相视一笑,两个女孩子的友谊悄然滋生,且是书本牵的缘。
我们像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般,一下子熟络起来了,仿佛也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的话题。谈浪矢杂货店的奇妙,说郭也三人的幸运。这便是两个书友间的友谊,带着些小欢喜。
在太阳的见证下,书店里聚满了暖,有人心的靠近,也有人与书的靠近。书本啊,大抵是为了那些精神需要慰藉的人而存在的,给人带去了暖,也体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尘埃中,与书结伴,心也能开出一朵花来。
想是书本牵的缘,相识书店,相识书友,更相识了暖。宛转流年,流年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