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作文300字
朗诵趣赛
随着《朗读者》央视一栏节目渐渐火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懂得了朗诵的重要性。人人都需要朗诵,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各行各业,不论是高层人士亦或是老百姓,阅读和朗诵都应时不离手,时不离口,能够陶冶情操,精心,倾心,养心。令人在书籍的文字美与情感的音韵美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而在本周,我校也响应了社会对于朗诵的号召,举办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朗诵比赛的活动。
此次的朗诵分为了个人赛与团体赛,均由六位辅导老师作评判。会场上气氛活跃,所有人都在满心期待着即将呈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为了这一次的比赛,每个班级都拼尽了全力,勤加练习,频频彩排,校正,直到每个人把稿子念得字正腔圆,倒背如流,张口就来。为的便是给观众和老师们最优异的表现。
首先出场的是来自于七年级一班的小学妹,她一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细腻,深入人心,用一个相当不错的分数给了全场起了一个不错的好头。而接下来上场的几位个人赛成员也不甘示弱,一个比一个深情,一个比一个动容,平均分渐渐拔高,赛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团体赛的关注度往往会比个人赛要激烈,团体,依靠的是配合,默契,不得有一个人掉链子,若其中一个队友出了差错,平均分自然会影响不少。九年级的一篇忧伤的《流泪的圆明园》让全场沉浸其中,悲壮与落寞,哀叹与怨愤,让我们隐隐约约瞭望回那清末中国如同肥肉般任人宰割,支离破碎的领地,那把中华儿女如狗般肆意掠杀抢夺的耻辱与羞愤,字字句句间,读出了清政府如同跳梁小丑一般自导自演,阿谀奉承的可耻与无奈。一文终了,全场久久不能平静。
相对于九年级的悲壮语调,六年级的题材则是显得轻松欢悦不少,俏皮的语气与动作,拉扯回方才沉浸于忧郁的气氛的人群。也许是因为六年级小学弟学妹们排练不够,亦或是经验缺乏,有些小同学竟然卡了壳。那如果口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滋味和尴尬挠头的可爱动作让在场的人都是忍俊不禁。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必然是我们班那场精彩绝伦的个人赛朗诵。
期初看着我们的班长大人与课代表昂首挺胸地上台,站定,俨然一副准备发表长篇大论的既视感,有些同学们忍俊不禁,在台下哄笑起来,对于他们的哄笑,班长大人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拿起稿子,在大家饶有兴致的目光中开始了自己的朗诵。
悲壮的音乐声响起,身为我们班里的两位播音员他们的朗诵水平可是公认的拔尖子。他们立刻把全身心的情感都投注到了那一行行振奋人心的文字当中。很快台下的哄笑声便听不见了。他们的表现着实惊艳了他们,当然,也惊艳了我。时而如大浪淘沙般激昂,时而如孤苦失意般落寞,将动作,神情与音色完美地契合,博得了满堂喝彩。
他们的朗诵水平足以在全校名列前茅。
果不其然,在他们那优秀的朗诵下,多数老师给了满分。第一名的位置非他们莫属。看着那一张象征着荣誉的一等奖,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自豪。
那一天的朗诵让所有人领会了朗诵的重要性与朗诵的精彩。它是人人都应做到的日常习惯。学会朗诵,也就学会了享受生活。学会阅读,也就享受了人生。学会朗诵,也就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情感。所以,朗诵吧!它能够让你的人生增添一份色彩,让你的人生更加多彩!
共享时代,共享文明
当你手中有一件你的珍爱之物,你愿意与他人分享吗?有时候,共享不仅仅是让更多人受益,也是你文明的参照物。题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共享这个词似已成为平常,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随着这些共享资源看一些镜头。
镜头一
一位中年大婶正对着一辆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敲敲打打,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什么。咦?这是怎么啦?走近一看,原来她费尽心思的是想要对付车上的一把锁!还不停地感叹着:这锁可真难拆啊,要是能拆了它,家里那辆旧的也就可以退休啦,这辆可真神气啊。唉,这位大婶还在认为只要拆了这锁,这辆车就是她家的,不知道她这样做,有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享受不到骑车的乐趣啊。
镜头二
早晨,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也是最灿烂的时候。可还是有一些不应景的惨况出现,一位大叔,叉着腰、沉着脸,拼命地踹着他面前的一辆小黄车:哼,这是什么破车!关键时刻出故障!我好好的年终大奖就这么被你给搅和没了!大叔,还有十五分钟,你打的或者跑去公司也可以啊,还来得及,为什么要把气撒在一辆车上面呢?
镜头三
看完了前面的两个镜头,我身心俱疲,现在的人太不文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想着我拐进了一个共享书店,这时,我又看见了一个七、八岁小男孩蹲在一堆散落着的书旁边,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事吧?我无精打采地想着,咦?他怎么在把书往书架上放呢?我走上前与他搭起话来:小弟弟,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呀?是在看书吗?那名小男孩将头抬起来,注视着我,我震惊了!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呀!清澈、纯洁、似一汪清幽的潭水,天真、美好。姐姐,我在理书呢!这儿太乱了!叔叔阿姨们一定是太忙了,都没空放书。说着,他又失落地低下了头。这是怎样的一番稚童说出的话啊!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共享、共享,共享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一颗文明的心。那位小男孩仅有七、八岁,就比有些已步入中年的人更懂得什么是爱惜资源,什么是共享资源。这不是只有嘴上说说的。它更要我们付出行动去证明!
共享时代,共享文明,
共享时代,我来了。
谈我
我小学时期的学习成绩不错,也算是班级里名列前茅的一个,这是我十分高兴的地方。
当时候作为一名学生,所有人看中的就是学习,而且当时候大家都是小孩子,除了学习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相提并论,而且这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比吃喝玩乐,似乎我当时候就没有注意过这些东西,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内向,而且与这些事情根本没有关系,有一些人也不会在这种事情找我。而且我认识的人大多数也就是一般人,而且也不是那种整日里除了吃喝就不顾其他事情的人,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一直没有过抱怨父母贫穷落后!
我的邻居家当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孩子,一天到晚也不会遇见什么同龄人,所以就使得我的性格不适合吵闹,而我的家一直租赁住房,这里也是一个很少有人的地方。而这养成了我这样的性格特点,与大多数的人根本就没有共同话题。
坐汽车
我在开始坐汽车的时候就在想,我要不是身份证被培训学校拿走这几天还没有回来,要不然打死我也不会选择这个。我还是喜欢坐火车,虽然有的时候没有座位,可是在这里回家的时间很短,我坚持一会就可以了,我也没有什么劳累的感觉。
说起这个培训机构,上半学期开学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说快快开始了,可是半年后的现在依旧没有结果,如今我的身份证也被拿走了,这也是事情都赶大集,都集合在一起了!
而且,刚刚开始坐汽车的时候,我就有一些晕的感觉,不过现在没有呕吐的感觉,只是我自己十分的不舒服,看来这又是汽车不如火车的一个原因,这可能与这辆汽车破旧有一些关系。我在回农村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这辆车也是破旧的。而且我觉得这辆车还不如农村的,因为这辆车的司机为了省油,使得这汽车总是利用惯性行驶,所以就有了走走停停的时候,使得我这个原本就晕车的人,更加不舒服!
我在这个时候就想,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我坚决反对坐汽车!
染指流年
轻轻地,微风划过我的脸庞,十四年过去了,迎来的是我们的十五岁的年华。还记得么,我们在五岁那年各自在自己的阳台上,那时候我在帮妈妈晒衣服,阳光沐浴在身上。我才注意到对面的你,你正在和其他人说话,我模模糊糊记得你一蹦一跳的,活泼极了,你尖尖的下巴和身子显得你小巧可爱。
之后,妈妈怂恿我和你做朋友,因为我们彼此的阳台里不远,所以我踮起脚大声地向你打招呼,你扭了扭头看见了我满面笑容的样子,那你时候你有点内向,为了鼓励你,我下楼拿了一个破娃娃给你,在那时候我根本就不嫌弃,觉得的娃娃还不错,于是就跑到你家把娃娃送给你。你奶奶在一楼问我是谁,我不理她只是摇了摇头就径直走到你房间,把娃娃递给你,你似乎有些嫌弃,但是碍着面子收下了,那时候我根本就不懂你的表情代表些什么,我只是清清楚楚的记得我们那时候的情景。就这样,我名符其实的成为了你的朋友,后来我经常来你家玩,由于我爷爷奶奶和你爷爷奶奶的关系很好,所以我是时不时就跑到你家玩,又一次,我不经意间看见娃娃在你妹妹手里,她在摆弄这个屁股部分已裂开的娃娃,我有点生气地问,你怎么给你妹妹玩了,我是送给你的。说着说着,嘴巴撅得越来越高。你只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说,是她要拿去玩的。
我们那时候在上幼儿园,我们读的地方不同所以总会见不到你,妈妈就要把我带到幼儿园,可是我就不喜欢去,想和你一起玩,那时候你好像已经去上学了,在我的哭哭啼啼之下还是被妈妈强制带到了幼儿园。
那个画面,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到了门口,全班同学几乎都到齐了,只有两个空位。见还有一个小男孩在我的旁边,老师了叫他,把他抱起来坐在了自己的腿上,妈妈把我推到了老师面前,她见我满脸泪痕的样子也把我抱起来坐在她另一只腿的位置。之后我就不记得了。
空旷的房间有一些桌椅和一群嬉闹的小朋友,我清楚的记得我因贪玩把一个小女孩的额头打出血了,老师让我罚站,上课时她见到了我破涕为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还记得,每次到了放学,只要杨杨姐姐来接我了,我都会兴奋的一蹦三尺高,扑到她身上手舞足蹈。也许,放学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的乐趣吧。
渐渐地,我们一起上小学了,我们那时候只知道玩。我听见你和一个同学再打闹,我也忍不住跑了出来,参加你们的游戏。那个同学很讨厌我,很排斥我,总是拉着你逃避我,你似乎也很听她的话,跟着她一起走掉。我既生气又伤心,蹲在家门口地哭了起来,又跑进家磨蹭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还在抽泣着。你们嬉皮笑脸的跑回来了,那个同学见我哭了有点急了拍了拍我的背一直在说别哭了,我们一起玩吧之类的话,最后我才停止哭泣,但是还是赌气的跑回家不理你们了。
到了初中,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似乎越来越不单纯,顾虑的越来越多,所谓谎言总是会被打破的。好在我敏感聪明,在你一次又一次的谎言中,我没有揭发只是默默的听你说完,心里却是波涛汹涌,堵得慌,不知该不该说,我怕说你会是面子,不说我自己难受。
现在什么流行几乎都被你赶上了,你开始剪平刘海,开始和较有势力的人往来,开始打扮自己,下课跑出去的的次数越来越多,和我呆在一起的时间愈来愈少,我看见你和李兆真,黄少锋,柯梦瑶等小混混呆在一起说说笑笑,有一刻,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那时候你说林欣颖攀势利我再次觉得你爱打听这些事情,再也感觉不到我们以前的纯真了。有时候我总是提醒自己,人总是会变的。虽然我自己也变了,变高了,变胖了,变得有思想了,但还是没有你变化的这么多。
现在,我真的很想和你成为陌生人,然后在一个充满意境的地方和你进行邂逅,也许你这样才能把你以前给我的那一面体现出来。日久见人心,我不可能每次只要和你熟络了就可以再次和你成为陌生人,这样想想,活着真的很累,还不如不去想,自己埋头睡大觉,做神话里的盘古。
上次在QQ上和你吵架,自从你知道了我打字的速度似乎你也练过一般一把又一把的在键盘上打字发给我,我不是实心眼的人,你这样很明显让我们感觉的你在和我示威,让我觉得你打字很快,因为你发的话如潮涌般向我滚来,应接不暇。我可不是吃素的,我也开始发起自己的长项,有简练的方法打出一串又一串字,在最后一句话,我发的是:你在和我比打字速度啊。我知道你很爱哭,我说的这句话一定会达到你的心坎儿里。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你是个很容易被小事儿惹恼的人,每次经过小事而吵架后,我都以为我们自称天长地久的友谊会被打碎。不过我总觉得经过一下磨练我们的友谊可以变得坚不可摧。不过,我们之间的关系越平淡,到了什么时刻需要变得密切。只要一吵架,那条友谊的支撑杆只会迅速倒下,到时候,支离破碎的不只是友谊,还有我们的回忆。
有时候我想大哭一场。发泄自己的情绪,上次我问你有没有知心朋友,你硬要说有,而且有几个,但我觉得要是知心朋友就应该很稀少,真正懂自己的,不是因为你想在我面前装装样子很厉害很幸福,没办法,我觉得你不能成为我的知心朋友。我住校了,我们在一起的机会更少了,我不会像思念谁谁谁一样思念你,但还总是会想起你,如果我们现在不是好朋友,我们也是曾经说要天长地久甚至还建造组合一起写卡片开开心心一起听音乐编舞蹈充满回忆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去年,我们一起骑单车去公园,那时候我们似乎认为我们能永远快乐下去,其实,丑话说在后就是我越来越对你反感,还有学习的夜里和家人的唠叨让我没法平静下心去面对崭新的你。
我要谢谢你,谢谢你带给了我快乐,给了我那陈旧却充满喜怒哀乐的回忆。谢谢你,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嗯,谢谢你诶。
谈我们的孝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都曾繁盛一时,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前三个文明古国都已然或化为灰烬,或在泥土中变为废墟,只有古老的中国至今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只有我们?在今天,21世纪的华夏子女以及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一直在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论自然资源与条件,我们不如古印度;论法律发达程度,我们不如古巴比伦;论商业发展,我们不如古印度但终究我们还是有一个优势的,这并不是物质或自然条件的优势,而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心灵深处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走到了今天。那就是中华民族对孝道的坚守,不管历经何种风雨,经历何种沧桑,孝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历久弥新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能历经5000年不绝肯定是个奇迹,但我们不相信奇迹,能走到今天也不是奇迹,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孝,就是我们的信仰。
孝,究其本质事对过去经验的尊重与继承,是对前人精神财富的珍惜,使民族的发展不盲目,有方向。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要赡养;尊敬;顺从养育自己的人,这就是汉文化的公理,也是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中华民族选择了孝道,而这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5000年来社会的稳定与传承。因此,在我们的《诗经》中,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公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在新时期,在21世纪弘扬我们孝的传统美德呢?我认为最重要的这是内心的尊敬与服从。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即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所以,孝不仅只是停留在侍养更要有内心的尊重,要从内心做起,这既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更是对前人经验的保护,对历史的肯定。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的服从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要相信并服从父母的所说所为,因为他们是为我们好,希望用他们的经验帮助我们,这些经验,往往也是经过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检验,是真理。但若他们所说的与现实不相符,也要等父母说完,礼貌的提出不同意见。这既是对孝的传承,也为孝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