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诗歌
两首诗歌
第一首:学习
冬季寒风落叶飞,夕阳未落背影长。
教室朝别暮还见,嘶嘶出门思暖家。
厚衣加身何坦荡,昂首阔步仍高谈。
腹中贮书未万卷,不肯低头再回家。
教室苦读千百日,心轻万事皆鸿毛。
出来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月色高。
学院道路连天黑,校外公交等不得。
天文地理了解多,学习千日又何妨。
第二首:风流才子
骚人好诗词,少小多聪慧。
常胜楼阁下,由来轻钱财。
白丁莫敢前,须如畏豺狼。
唐诗宋词元曲飞,李白苏轼马致远。
少年今年虽十五,惯诵诗词喜文章。
今为豪气冲天时,予我后人留佳作。
《满树时光》诗歌
斑驳的童年,
没有远虑的方向。
摇坐在紫荆树的枝桠,
细数人来人往。
满树的时光,
迎风飘荡。
迷离了长者的眸眶,
静静欣赏,
摇落满树时光
《他曾是个拾荒者》诗歌
皎净的阳光下,
一辆雪白的四环轿车,
驶在荒凉的坑窝旁停了下来。
车主人缓缓的从车上抬脚下车,
洁整的西装革履从未生怕被染脏。
指缝间散飘着尚未熄灭的尼古丁,
伴他深情的注视着眼前的这片荒凉的土地,
时而深深的呼吸晴朗的阳光。
这片万白从中星点绿的废墟之地,
在烈日的曝晒下,
显得并不那么吸引人,
车主人却还是专情的注视着。
到底这片废墟之地埋藏了些什么宝藏?
莫非这里曾经是他温暖的故乡遗址?
或是装载这他童年的梦想之地?
在我幻想未犹之际,
只见他伸出了宽厚的臂膀,
眯着深邃的双眼,
深情的呼吸过去,
沐浴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苦感时光。
没有半点儿躁骄的脸庞上,
此刻早已写满了刻苦铭心的点滴岁月。
终于,他再也抑郁不住了,
高声呼喊着:
我曾经在这片废墟里,
与肮脏的苍蝇为舞,
与凶恶的蚊子为伴,
是这熏臭的垃圾堆坑,
让我挣脱了饥饿的枷锁,
让我战胜了死神的追捕
啊!是它让我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劳动生存,
那才是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原来,他曾是个拾荒者,
他一点儿也不觉得那是不堪的过去,
就这样一个曾经的拾荒者,
也不把富裕的现在,
当作是骄傲的资本!
《年华摆渡的地方》诗歌
我在墙角看十一月的冷阳光
明明媚媚打进心房
有潮湿的风吹进南窗
刮起思绪的线吹到北墙
圈不起的年轮带走光的方向
那里有我纷飞的花场
沾衣欲湿的杨柳风扑到脸上
润了回忆浅了忧伤
于是光阴在窗前徘徊
串起十四年的回忆
连着过去未来的彷徨
夹杂着成长的未知
和对现在的思量
深深浅浅的遗忘
打进弄巷
时光的青鸟殷勤探看
啾鸣出岁月的模样
映照起年华的惆怅
明亮的光斑透进老墙
重重树影挡不住前进的渴望
谁唱起悠悠的夜歌
越过山岗越过界河
时光的钮扣不住向往
光阴的针缝不起轻狂
夜的凉风吹起冷光
扬着它到冬麦田旁
与我的凝望若即若离
在地平线边际
有散落一地的星光
从极北吹来的风猎猎作响
带起稻香飞向南方的艳阳
带着情感的泥土长出芳香
伴着光芒的云层透出浅黄
沁着墨色的空窗有谁在盼望
时光的棱织出的华服
是给长大的嫁妆
岁月流淌的河
是年华摆渡的地方
光阴生长的鸢尾花场
有青春透支的慌忙
是谁铺张起湿润的土壤
供微笑支离破碎的飞扬
有些不甘难过
有些失措慌张
时光扔下我
轰轰烈烈地向前方
大王庄中学九年级四班魏延玉
《峭壁上的那抹红》诗歌
峭壁上的那抹红
赛事,
蓦然飘忽眼前,
来不及回首往日风雨,
凝神中抓住了它,
是薄雾中的一缕灯光?
是饥荒中那根钓竿?
还是
我察觉了,
远方峭壁上那朵大红花正开得惊艳!
叹那惊人的毅力,
得以傲然绽放;
感那进取的精神,
赢得世人夸耀。
啊,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毅然决定在摸索中前行,
白天与黑夜交织中,
拼搏与奋斗凝结成最靓的一道虹。
峭壁上的那抹红,
你花一样的迷香,
让我沉醉。
有了追求,
芸芸众生将被我发奋图强感动得泪流涕傥。
怀着一颗追梦的赤子之心,
翻身越岭,
直面困境。
尽管青春惊鸿般短暂,
也要努力让她夏花般绚烂。
唱那高吭嘹亮的旋律,
赢得激昂响彻的掌声。
现在的我寂静蓄势,
只待破晓。
《说谎》诗歌
眼睛里透出的不安
出卖了她刚刚说的谎话
手指攥着另一只手
因为用力而关节泛白
面前的咖啡还在煮
浓郁的的香味依旧散发
面对着那蓝的没有一缕云的天空
冷冷飘出一句话
请别对我再说谎话
轻轻地来
轻轻地走
如同天空那朵无影无踪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