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他的拐杖作文
语文,吾之最爱
我是一个十分爱语文的女孩。我爱那优美的诗篇,爱那扣人心弦的散文,爱那一字一词一段一篇。能慢慢咀嚼那些优美清新的文字真是一种享受。
每周我最期待的就是阅读课。迈入阅读室,我深深被琳琅满目的书所吸引。当我用手抚摸书时就像弹钢琴,而翻书时就像风吹过一般。细细品味,渐渐发现自己和主角融为一体。与他一同哭一同笑。似乎自己正与他一起经历那一次次的挑战。书就像食物,填充着我幼小的心灵。
我非常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我欣赏女皇武则天,也喜欢才子李白的创作,也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世人的点点积累,塑成了今天美好而沉重的中华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让我体会到炎黄子孙的智慧的创就是多么伟大。
我喜欢那书面上的文字,它们似乎是有生命的。看它们是多么调皮!一个比一个的姿态更为丰富。那一撇正是抬起的手臂,那一竖勾正是踮起的脚尖。不正是一个可爱的舞者吗?看那竖得笔直,一定是一个昂首挺胸的士兵。文字就是我的朋友,它正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我交流。
写作正是一种倾诉,用文字的方式把内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像与朋友交流一般,心贴心地相互感受。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一份痛苦两个人分享就变成半份。多写作不仅可以提高表达能力,也让自己心情开朗。
语文就是我心灵一扇窗,让我感到欢乐与希望。
高松的山峰,比不过我爱语文的坚定;波澜的大浪压不过我爱语文的热情!语文,你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我想对你大声表白:此生最爱是语文!
想起那件事我真温暖
我手中拿着一张照片小学毕业照。就在照片中的最左边,那个笑得最灿烂的女孩,是她在寒冬里给我了温暖。思绪回到了小学的那时候
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在大地上,似乎让大地有了一丝生机,青草那独特的气息与鲜花的芬香交杂在一起,露水垂在树叶上,缓缓地滴下。我大步向教室走去,推开紧闭的大门,看到的不是黑压压四十几个同学,而是零星的几个同学。我一脸茫然地抓了抓头发:奇怪了,人呢?一个同学盯了我许久后道:你怎么还在这?另一个同学抢答道:要上音乐课了,你怎么还不走?我在心中呐喊道:我可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啊难道今天音乐考试?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跑向音乐教室。走进教室,我便听到某某同学那甜美可人的声音正唱着动听的歌。我正要坐下,音乐老师却叫了我的名字。我心头一惊。脸色一变,捂了捂额头,我可没有做什么错事吧?随即,我拉起一个同学就激动地问道:怎么了,怎么了,快说呀!那同学做无语状,又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地说道:到你了,上台去呀!接着,一道目光扫射了全班,最后紧紧地盯着我。我抬头一望,是音乐老师那双深黑的眸子。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从地狱那来吃人的魔鬼,那双眸子似乎一不小心就会将我吸进去,那微张的嘴,似乎会将我咬死。
咳咳一个同学微咳了两声,我终于从梦中惊醒。我心中既不安又忐忑,我真不会唱啊,怎么办啦?我到底要不要去啊?到底好强战胜了恐惧。我刚开口唱,台下便传来同学的笑声。此时,我就急哭了,抬起眼看向台下,抿嘴一笑。此时的我心中没有半点儿温暖,耳朵听到的都是台下同学们阵阵的嘲笑声。正当我想下台的时候,一张正微笑的脸映入我的眼中,那个同学对我浅浅地一笑,眼中流露充满鼓励的眼神。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之后她用手做了一个鼓励的姿势,让我的心中减少顾虑。当我走下台时,那位同学又对我笑了,此时此刻,我的心中被温暖填满,我也对她发自肺腑地笑了笑。
再次拿起照片,照片中的那个女孩,让我觉得依旧温暖。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有着一个民族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耕耘播种和收获的土地,是一个民族永远都不会被征服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力量源泉。我的祖国是一个可以让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的大家庭。
每逢周一,我们来到操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当我们祖国的象征物国旗冉冉升起时,表示着新的一天来临了,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想到在为建立新中国的血与火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献出生命。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奠基石。李大钊发起五卅运动,他在各地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就是现在的共产党的前身。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逮捕了蒋介石,为国共合作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们,中国才有今天。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仿佛看到1949年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从此,祖国不再是被别人欺负的中国,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位巨人。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是56个民族一齐欢呼,一齐自豪的时候。她让我想到了杨利伟叔叔登上神舟五号,在太空上挥动着祖国的国旗,那一刻是全中国人热血沸腾时刻,无不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刻,我还起了在四川汶川5。12地震中,中国人的坚强、勇敢,让每一个人记住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精神的汇聚,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中国人民的坚韧而感动。这体观了中国人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的不倒翁,无论多大的灾难,都能咬紧牙关挺过去。一个小男孩子在被救援人员救出来时,意然向天空敬了礼。当我看到这一幕,眼泪都流出来了。那时,我深深的为祖国感到自豪,为小男孩那坚韧的精神而感到无比的敬佩。
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我更想起我自己。我现在只是一名中学生,没有能力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可是我应该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总有一天一定能够为祖国做出贡献。
国旗升到了顶端,国歌四处飘扬,一轮红日把祖国山河映照得更加壮丽!
老人和他的拐杖
冬将至,一股股寒气逼人。曾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不知何时冒出一所简陋矮小的木屋。周围显出一股阴森森感到寒意。木屋里的装饰,除了一张床和两个火坑什么都没有。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木屋。他的眼睛已和脸合为一体,皱纹布满了整张脸。他的手似饱经风霜的弯曲了。他的背仿佛背着一块千斤重的石头。舍不得放下,始终背着,沉重的低着头承认错误。
老人有根拐杖,整和它日形影不离,每天夜晚,他都会嘀嘀咕咕地和他的拐杖说些什么。日复一日的重复这样的生活。
有一天,一位打猎人无意路过了老人的木屋。老人又拿着拐杖一个人在说些什么。猎人感到好奇,于是悄悄走过去。老人抬头看向猎人。老人的眼神布满了愤怒和惊讶。似被破坏了美好的心情。猎人愣了半秒,嘴里不知不觉吐出了:老爷爷,您好,能否您家的水喝?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半日,猎人和老人聊熟了。老人说:我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当年的我,虽一年迈,但仍然强壮,明天从早到晚的干活,也许是我还能干些活,有些利用价值。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病了,一病不起,渐渐地,我成了家里的累赘。我可恨,该千刀万剐的家人,不,不是我家人,是畜生,把我赶出门,顺便也对我说了:我们也是无奈之举。可笑的理由老人说到这里,双手狠狠地握着,双眼充满了仇恨,全身在颤抖着。老人又说:来到这里的半路上,我如饥似渴地寻找一个住处,无意中,空间一根拐杖在路中央,也许这根拐杖就像我一样,被抛弃了,孤苦伶仃的,于是,我们便成了一体。老人说完,边苦苦的笑了,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孤单于被抛弃感。
猎人听完老人的话后,什么也不想说,悄悄地离开了这所房子。
木房四周仿佛在微微颤动,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丝毫没有落在木屋上。雪来临,这一年雪来得比特别早。老人望着门外的世间万物,仿佛略有所思。默默地微笑,又在跟拐杖说着什么。他来到门外,用拐杖摆弄着地上的雪,抬头望了望天空。又用拐杖在地上摆弄后,回到屋里。这一次,他终于不再嘀嘀咕咕地对拐杖说话。而是明着说:谢谢你,陪在我身边,让我没有感到那么孤单。我的时日已到,该走了。说完,躺在床上,微笑着永久的沉睡了。
猎人又一次来到木屋,看到地上写着:该走了。猎人知道老人似乎明白了什么,老人的一生够苦了,死前能明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足矣。
老人静静地躺着,和他的拐杖远离这毫无人性的世界!
一个关于自行车的梦
放学了,我看着一些同学骑自行车的潇洒背影,心底不禁涌起一个念头:我也要骑自行车。
曾经我骑过自行车,家里也是有一辆的,不过早已退休了一一轮子泄了气,车身也已经老旧,看来只能买台新的了。
回到家,已是傍晚。伯母为了迎接已外出一周如候鸟般的我,做了一大桌子菜。我们边吃边聊。我给他们说起我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和趣事。趁着他们高兴,我紧张地提出了买自行车这个要求。真是孙猴子的脸一一说变就变,我话还没说完,伯母就开始数落我的缺点了。说我做事马虎,说我曾经骑车撞树上。这时,连平时很少干预我的伯父都说话了:山路崎岖不平,方向不易把握,不准。虽然哥哥支持我,但伯父伯母毕竟是我的养父养母,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听他们的话呢?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做梦都想骑自行车。那飞奔的身影,的确是让我陶醉。可我也明白他们的担心,我也只能顺他们的意。
这个梦想只能化为泡影。
那个晚上,他们结束了这个话题后,又讲了许多有趣的事,逗得我开怀大笑。是的,他们不准许我骑自行车,是为了我的安全。
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那,就这样吧。
看见作文800字
【篇一:看见】
能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家乡大树的荫蔽下躲避烈日的炙烤,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惬意的事。
指尖流水般划动,踩着鼓点般清脆的蝉鸣,翻看着暑期出门游玩的照片,一张奇特的南瓜造型图映入眼帘,记忆泉水般不断涌现。
在华丽的吊灯下,一道美味的菜肴似乎如一块价值连城的黄金,吸引着着所有人的注意。确实不错,一个去了瓤的南瓜在厨师的精心雕琢下竟生出一个篮子的模样。篮子的边缘是锯齿般整齐的形状,使南瓜的外形显得十分耀眼。那南瓜皮像是抹了一层浓重的蜂蜜,或者说像是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吧。在灯光的映衬下愈发亮眼,浑黄的色泽又显的那么凝重,又那么富有生机。那篮子里盛着汤,琥珀一般,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
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忙着拍照,我期待着这精致的南瓜器皿内的汤会给我带来期望的清甜。
闪光灯聚集在南瓜上,我耐不住馋和好奇,恶人版拿起汤匙盛汤时,他们才停止了拍照。我欣喜地望着那一碗汤料颗粒浮动的水,小小的抿了一口。一阵反胃,难受的咸在口中蔓延开来,掺杂着些许南瓜的甜,混合成一种说不出的怪味。我吐了吐舌头,大口大口的灌起水来。
像受到嘲弄似的,兴致一落千丈。再看那南瓜,便越看越不顺眼,觉得像个俗不可耐的大骗子。
结末的教训是:真相不是想象,不要轻易相信看到的,听到的。实践才会出真知。
痛苦地摇摇头,我从回忆中抽身出来,一时兴起,想去看看田间的南瓜。
我跃过一道道田坎,在一片翠绿之中发现了隐藏的一抹黄色。我扒开青翠欲滴的叶子。一个完整的南瓜出现我眼前:优美自然的弧线勾勒出南瓜的轮廓,淳朴的黄色沾染了些许泥土,显得厚实、宁静、平和。似乎在空气中除了清新的泥土芬芳外,还隐约散发着南瓜的清甜。
我轻轻闭上双眸,嗅着这一股还原本真的味道。这味道确实难得,返璞归真,真实自然。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看见,看见了南瓜褪去华丽外衣后真实的模样。我轻轻拭去南瓜上的泥土,阳光毫不吝啬的照耀着它。我看见了,那是质朴的光芒。
【篇二:看见】
三、二、一,下课了!随着一位同学嘴里数着倒计时,悠扬的铃声响起来,上午的课程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该回家补偿咕咕直叫的肚子了!
本应开心的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点烦燥。
我身为路队长,带着队走下了教学楼,在操场上整队。这时三班也刚好放学,他们的路队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人龙,如出征的士兵整装待发。我朝自己身后望去,只有三、四个人跟着我,也不排队,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就像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溃兵。好不容易让他们归队站好,后面的人又涌了上来了,追逐打闹的,谈天说地的,乱作一团。把这个拉到队里,那个又跑了出去;把这个带回来,那个又溜到了外边。按下葫芦浮起瓢,跑前跑后,往返了好几次,可路队就是不像个路队简直就是一群散兵游勇。
这还像学生吗?我强压制住心中窜起的火苗,尽着一个路队长的本分,努力地想把队伍维持得像样一点。
这时的路队,就像一盆沸腾的水,总是无法平静,不时冒出气泡,搅得队伍不得安宁。终于,闹够了,同学们站成了一个竖排,谢天谢地。可顺序是否正确,就说不准了。我发现有人站错了,如果又要让他回到原位,往往一调动就是一大堆,我只好装作没看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难,可就是有人不愿意。
队伍总算开始走了。可一走,先前的努力又付之东流。出校门时,不是三五成群,就是四五一堆。他们就像久别重逢一样,兴奋得难以自持,引起路人的侧目,也毫无顾忌。反观别人的队伍,从下楼到出校门总是一条直线,既简单又迅速。
我深感痛心和无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常识。连一个队都站不好,还谈做什么其它更难的事情呢?我们班上成绩始终不是特别拔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不守规矩,把常识当做个屁。你看,每天早上,同学们早早地就涌到学校。干什么呢?忙着抄作业。自己不思考,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就是在上课时,有的同学都在做作业,根本没听课。上着这科,却做着另外一科的作业。到了上那科了,又忙着做这科的作业。大家都知道课堂认真听讲是最重要的,作业只是巩固课堂上学的知识,而一些同学却本末倒置,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
宇宙有宇宙的运行的规律,日升日落,四季更替。学习,同样有学习的规律。违背规律,迟早是会受到惩罚的。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下滑,恐怕与不守规矩,不无关系。
站队不守规矩,课堂上不守规矩,现在看来似乎是小事,但久而久之,会让我们对规矩产生藐视,进而对法律产生藐视,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都不能严于律己,还谈什么建设祖国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呢?如果社会上人人都不讲规矩,我行我素,那我们与原始人有什么区别?
看着一只只放学的队伍快、齐、静,一条线地延伸到校门口,作为路队长,我真想大喝一声:同学,向前看齐,向别的路队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