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学优秀作文 > 谈“孝”风生作文800字

谈“孝”风生作文800字

作者:第一作文 来源:未知 时间:2021-12-04 字体: 手机浏览

谈“孝”风生

从儿时《游子吟》中熟悉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长大后《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是一个古今共谈,永不褪色的话题。似乎每个人都能就这个话题聊上几句,但真正懂孝,尊孝,行孝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孝文化更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星。我们的先辈们就孝就总结出了像《孝经》、《二十四孝》这样的文化经典。在《礼记》、《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也记载了大量关于孝的名句。

那么,孝究竟是什么呢?在搜索框中搜索孝,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这当然是书面答案,但在此基础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中提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养着你家的狗、马,能说是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又有什么区别呢?它告诉我们孝是尊敬;《孟子》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为大。它告诉我们孝是尽责;《礼记》中的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它告诉我们孝是恭顺。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同样重要,我们要尊敬,尽责,恭顺,但当父母有错时我们同样有权利,有义务去提醒他们,而不是一味的愚孝,正如《弟子规》中所述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果这几点都能做到,那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却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我们也不能把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当作是一种习惯,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会飞出那罩着我们的大树,去追寻属于我们的那片天,去建造属于我们的坚固的巢穴。但也不要忘了时间的残酷,不要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自身的脆弱和不堪。

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出现在开始真正懂孝,尊孝,行孝!

谈孝顺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流传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孝顺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中,却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它能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那道深深的代沟,它也能让一个原本支离破碎的家庭变得充满幸福的味道。一个和谐的家庭必定得有一个孝顺的儿女,难道不是吗?

孝顺父母要从身边做起,要从一件小事做起。也许许多人会说:我们现在还小,孝顺什么父母呀!玩好自己的就够了!我要完全否定这句话,如果你现在不开始孝顺父母,也许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曾讲述过自己的一个故事:因为职业的原因,作者很少跟自己的父母见面,根本不知道她的父母有多想她。她在厦门买了一套房子,打算接父母过去住。可是又有一件事情让她不得不推迟这项接父母进城的计划。到了作者想要接父母进城、尽自己的孝心的时候,却接到了噩耗:她的父亲因为哮喘病突发而失去了生命,她十分后悔,后悔当初不多陪一陪父母,后悔是啊!有些事情只有到失去后才懂得它的珍贵。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尽自己的全力,去孝顺父母。那么,很有可能那场悲剧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你不想你父母担心,请每到一个地方给他们打个电话说:我很平安。;如果你想他们快乐的话,请每天给予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知道:儿女永远是你们的靠山其实,这些小小的动作,也能表现你对父母的孝顺。

歌星周杰伦,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曾以自己母亲的名字为自己的专辑名字。还说了一番话,让我感动不已。她说:你可以不记得我的名字,但请不要忘记我母亲的名字:叶惠美!一个名人都能如此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为何我们就不能端一杯暖暖的茶给父母,表示自己的孝心呢?其实,父母并不是希望你有多大权力,多少钱财,只要你有那份用金钱也买不到的孝顺就够了!

一位作家说过: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的有些东西是可以弥补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弥补的。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父母在一起。在来得及的时候,给父母倒一杯暖暖的开水,说一句动人的话语,送一个大大的拥抱。请让所有的爱都来得及,请让所有的孝心都来得及,不要在美好的人生上留下遗憾!

谈孝

俗话说的好,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古训。

近来,一些不孝的行为被曝光: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成人,可他成家立业后,却断然地将他们抛弃,让他们孤苦伶仃地生活;对妻子儿女悉心照料,却对父母不闻不问,甚至觉得他们做的不好而大打出手,这些现象在现今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当看到这些时,你是感到寒心而深深地反省,还是一瞥而过?

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些是会有所触动的。悠悠五千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至今,被人们人所传颂。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到东汉的黄香温席,再到现代的孟佩杰,他们身上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字孝。

回眸我们的人生,是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是谁教会了我们系鞋带,穿衣服?答案当然是父母!每一次的问题都有他们解答,每一次的勇敢都有他们鼓励,每一次的失败都有他们安慰他们从未离开过我们,总是在背后守护,倾尽一切把最好的给我们。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长大,那柔弱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变硬,会飞翔在高高的湛蓝的天空。在飞行的途中,我们要知道也要相信,那个远方总有一个温暖的栖息地,那里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也许有人会问,孝是什么?是金钱?是房子是车吗?当然不是,孝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普通的晚餐,一次无言的陪伴对于孝,很多人认为父母需要的只是一个可遮风挡雨的房子,一个物质充足的晚年,但是他们都错了,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那所谓的物质上的东西!他们需要的回报是如同他们对我们这样用心用爱!在有空时打个电话,给父母报个平安,询问一下他们的健康以及说一句简单的我爱你,这对他们来说就足矣了。

一个不懂孝的人又何谈什么顶天立地?他们连最基本的都没有,人生就已缺乏了应有的意义!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谈孝顺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非常注重孝顺,有的甚至以孝治天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孝顺就不那么看重了。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忙着追逐自己的物质财富,孝顺的观念更是越来越淡了。

孝字,是老在上,子在下,而孝顺则是考与顺。这在古代造字时,人们就认为晚辈一定要尊重长辈。但我从电视上经常看到,家有多少个子女,却没有人赡养父母,父母和子女因为一些经济纠纷而翻脸,更有甚者,子女殴打父母。当人们看到这些现象时,都很愤慨。其实,自己心中的那份孝顺也不是那么坚强,至于子女应不应该孝顺长辈,我想这在以前不是个问题,但现在变得有那么一些模糊。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人,自然有一颗孝心,但比较有主见和想法,当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心底有些发虚,很容易将不顺归为不孝。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把我们辛辛苦苦养大,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养老送终,但是每个生命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都应该收获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百善孝为先对于一个人来讲,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人能比父母对自己的恩大,如果对于这样的恩,我们不能报之以孝,至于自己其他的善为就有点虚伪或不可信了。

其实,孝与顺可以不在一个层面,作为晚辈一段时间内可以孝而不顺,但绝对不可以不孝。

谈孝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承下来的优良美德。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而支撑中华民族真、美、善的就是孝。

古代在科举考试之前,就有举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品行廉洁。到了近几年,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孝的剪影。例如在高考前的自主招生中,除了用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还有一项重要的考核就是是否孝敬父母。

孝是一种美德。孝从很早就深入人们的思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礼的思想。他主张父是父,子是子,子应敬父,父也应爱子,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魂,没有了孝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会土崩瓦解。孝的美德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每一滴血。正如唐代民谣中所说的: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孝是一种行动。李密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上《陈情表》,他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了刘氏对自己的恩情。这似乎合乎情理,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走到校园里,时常会看到来看到家长来看孩子的场景。通常我们会看到家长拿着衣服,食品,而学生组表现出一种从容,似乎早已经默认了这种必然性。更有甚者,有的人缺不耐烦的催促家长离开。看到这里,我不禁会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孝不仅仅是一句号,它更是一种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让孝得到体现。

曾经在初中政治上学到的这样的一句话:孝敬父母就是理解关心父母了,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要孝敬父母的父母。虽然这是定义在课本上的话,但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有许多借鉴意义的。另外,我们还要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

在《百孝经》中就有这样的两句话: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有些人常年在外打工,虽然每月寄钱回家给父母,但他却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更希望得到一家团聚。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弘扬下去。

谈孝心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古至今,对于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来说,不孝为人伦之大恶,古代法律中的十恶不赦中就有一条是不孝。今天若有传闻哪家子女遗弃高龄的父母,人们必定会为其深感不齿,尔后齐声共诟。

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逐渐促使社会的文明化,所以在我看来,人们在物质需求充实的同时,也应渐渐试着去重拾那些快被我们遗忘的礼。于是,在这个文明社会中人们开始注重起声誉,顾起面子来,但老人对于他们依然是累赘,出于对舆论的畏惧。抛弃、虐待父母的事件的发生也趋于缓和。在人言可畏面前孝也逐渐变成了一种形式。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认为只要给父母锦衣玉食就是孝顺。但这样并非老人们所需要的,因为老人看见的只是儿女们的一个躯壳,带着大包小包地进门,而从未把心也一起带来。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个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说:我真伤心,因为太贫困了父母在世时,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他们,父母去世时,丧礼办得也太简单。孔子对解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你父母双亲,虽说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是尽到你的孝道了。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遗留,让我们也看到了对长辈应有的孝,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没有现在社会各种腐朽思想渗染的人间真情,无法用金钱与物质去衡量。

古人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确实,父母在世不知孝顺、敬养。只一味追求自己的物质生活,将父母抛得远远的,而到父母过世后却后悔莫及想再敬教道便显得太迟了些。而对于那些真正了解了人生真谛的人,知道如何珍惜和爱惜眼前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net/a/217399.html

    上一篇:爱在蓝天下,孝在风雨中作文1000字

    下一篇:寒梅著花未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