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他一程又何妨作文1000字
飞他一程又何妨
如果说跳跃使你看得更高,奔跑使你走得更远,那么飞翔,可以让你兼享高阔辽远的世界。
飞·自由
飞翔意味着自由。
天使会飞,小鸟会飞,精灵会飞,飞机会飞,哈利波特也会飞抽象的,具体的,童话中的,现实中的,我们仰望着那些能够翱翔的事物。我们向往他们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向往他们的自由自在,更是羡慕他们那不被世俗羁绊的心灵!《逍遥游》中说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我想,只有心灵飞翔,才能最终御风而行吧!如果你向往自由,请先放飞心灵!
飞·修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所以飞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
毛润之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满满,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浩荡胸怀,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淡定,更有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超然战略!他能如此从容淡定地翱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指点江山,自是因为他飞得够高,见得够广!读了一定量的书,交往过一定量的人,分析过一定量的战争!对我们来说,博览群书,关注实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一定会帮助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飞·磨砺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小小的蜩与学鸠又怎么能理解鹏的世界呢?飞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我们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技巧就像一个圆,圆越大,接触到外界的事物就越多,圆越小,则接触到的事物越少!所以,如果想要一览众山小,就请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飞得更高,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博的见识!
雪莱曾说: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能够凌空飞翔。修炼的过程是痛苦的。你看破茧成蝶,毛竹拔节,大闸蟹蜕壳?大自然告诉我们---修炼,然后蜕变。
放风梦想需要蜕变,狄摩西尼,古代希腊最伟大的雄辩家之一,曾有口吃的先天缺陷;刘璇,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曾训练到一周耗费一盒刀片来刮手上的茧的程度;叶诗文,16岁就成为奥运冠军的游泳健将,在获奖的前七年里,每年365天中大约只有5天没下水训练?就像曲婉婷歌中唱的: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有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放飞心灵,做自己的主人,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翔!请记住:不是每粒沙子都可以成为珍珠,但每颗珍珠都曾是一粒沙子!世界之大,梦想之大,飞他一程又何妨?
五邑风采
江门五邑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向来华侨众多。这里城市绿化,乡村发展,与海内外五邑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是密不可分,造就了这一片土地的繁荣。这一次,我有幸游览了这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使我大开眼界,感受了五邑真实的风采。
登大雁山
大巴乘着一群不经世的文学爱好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条宽畅的水泥路,从大雁山脚下直通山顶,山路陡峭,每走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力气,但这仍不减大家登山的兴致。一路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有时候还会有几只蝴蝶在我们的眼前飘过。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海会寺,海会寺分布着观音庙、功德堂、藏经阁等多间房屋。一踏上观音庙前方的阶梯,就能感觉一股浓浓的佛寺的氛围。沿着阶梯走着走着,观音庙的庙门渐渐地映入了我的眼帘,庙门向内敞开着,刷上了朱红漆。环视屋内全是金灿灿的观音像,观音像足有两人高,活灵活现。她面带慈祥的笑容,静静地坐在莲花座上,面对圣徒的祈祷。我浮想联翩,双手合十,静默祝福四川灾民安康快乐,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祝愿天下父母兄弟和睦相处,愿望世界和平。
离开观音庙,我们绕过屋子,沿着庙旁的一条小路走去参观其它的景色,这里的小路很多,石阶上长满了青苔、小草,似乎我们与自然又亲近了一些。随后,我们参观了锦鲤成群的许愿池和功德堂等几个地方。
走出海会寺后,我继续沿着山路,向大雁山的顶峰进发。四周仍然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突然间,一座高塔越过茂密的林海,闯入我的眼帘来,据别人说,这就是位于山顶的纪元塔。整座塔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既蒙胧又雄伟,这更激发了我上山观塔的欲望。
经过十几分钟的跋涉后,我终于来到了纪元塔前。纪元塔原来是纪念鹤山撤县建军市而建的,全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片片黄瓦整齐地铺设在屋檐,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塔身,纪元塔似乎是一个威武的大将军,日夜守护着大雁山。俯瞰山下的正在修建的城市: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鹤山在建市后的发展让人兴奋!于是脑子涌出一首小诗,《登大雁山》赋曰:
遥望雁山绿茵庇,近水楼台争上游;
若问神仙在何处?唯见江河夏日凉。
游马降龙碉楼群
此时,天空还下着小雨。刚下车,我便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发现碉楼的踪影,我们在导游的指引下走入了幽深的林间小道。马降龙村位于开平市百合镇,村子旁边是潭江流过;山环水绕,好一片南方美丽乡村的倩影。
首先,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个勒竹群。勒竹是一种分支很多而且带刺的竹子。以前的村民就是靠这种成群的竹子,才有效地阴止了强盗进村大肆抢劫与破坏。仔细看着前方的这群勒竹,紧密而生,枝枝相接,真让人远望而生畏,不敢靠近呀!我不禁对勒竹感到崇敬,也对村民们的智慧感到惊讶。
然后,我们便沿着林间小路,向一座大型众楼天禄楼走去。听导游介绍,碉楼分为众楼与居楼等几种。众楼是由一个村中的多户人家集资而建。当强盗或洪水来临时,这几户人家就会聚集在这楼中。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天禄楼前。我瞻仰着这座中西合壁的大型建筑,被前人的建筑技艺感到惊奇,天禄楼楼顶的瞭望亭、柱与柱之间半拱的檐以及窗子上方风格独特的雕饰,无一不显露出欧式古堡的神韵。惊讶之余,我心中的疑惑感更强烈了,为什么我刚才看不见如此巨大的房子呢?
我继续尾随着导游,行走在湿润的林间小道中,有些地方的竹子已经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四周的竹子种类繁多,有碗口粗的牛竹,刚才提到的勒竹,以及几种不知名的竹子,它们横七竖八地穿插在林中,左一束,右一束,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林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导游便边走着边继续介绍起了居楼。居楼是以家庭为单位投资建造的,相对于众楼,居楼就没这么壮观了,但是,它们也有共通点:碉楼的窗一般都分三层,第一层是钢板,主要用于防降;中间的一层是铁护拦,它能防止强盗爬入屋内;最后一层才是我们常用的玻璃窗。而且每一座碉楼都会有射击孔,在强盗经常出没的年代,碉楼的这些防御工事就发挥作用了。碉楼历史悠久,在开平乡村保留如此完整,目前成为世界级遗产,不能不让人佩服这里的乡村文化。
我们就参观了一座居楼。楼中的家具,生活用品保存得都很整完,一进门便有会客厅,两边有夫人房,厨房等等。当我观看着会客厅的家具时,忽然发现上方很吵,抬头一看,却发现天花板有个洞,连接着第二层,还用铁网封住了。一问才得知:这是一家用于互相沟通的工具,这样,楼下的人便可以与楼上的人通话了;另外在洪水来临时,也方便将贵重的家具吊上楼。我细细地端详着这洞口感叹到前人竟有如此智慧!
沿着楼梯,我们一层又一层地参观,屋中有许多主人及其家属的艺术照;有储存财宝,强盗们的目标金山箱;也有精致的婴儿床,儿童玩具样样精美绝伦。而登上楼顶后又是另一番光景:一座座高耸出林的碉楼如同林海中的岛屿。而这一座座岛屿又像是林海中的一颗颗珍珠,连成了一条珠琏。我刚才的疑惑也迎刃而解了:这茂密的丛林遮挡了我的视线!这时我也发现,这树林更增添了碉楼的神秘感,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听导游说,日本入侵中国开平乡村碉楼时,用枪射击碉楼,村民安然无恙,日本入侵者面对碉楼无法攻入而退缩。
离去之时,美丽壮观的碉楼还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些碉楼是当年归国华侨回国后修建的,它凝结了华人们的爱国爱乡的情结,更体现五邑人民的智慧与建筑水平,是属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珍贵财产。
观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故居位于新会茶坑村,一个宁静的岭南小村庄。从房子的建筑面积与屋中家具来看,梁启超的家庭并不算富有。他从小就在家旁的怡堂书塾接爱儒学教育,看着梁启超故居的一草一木,往日梁启超的生活场景似乎就在眼前。看着怡堂书塾的一张张课桌,朗朗的读书声似乎就荡漾在耳边。梁启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成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也是清华大学四大才子之一。
而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南方普通乡村,梁启超的教育方式竟造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一门三院士,这在当今世界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他的子女们个个都学有所成,名气冠中华。望着纪念馆中梁启超及其子女的生平,我们感慨万分,我想:这反映了江门五邑人民一直对教育孩子的重视,正因为这样,五邑人民才能脱贫致富,到现在经济才能迅速发展。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新会农业基地,见识了当今高超的农产品科技水平;而最后到达新会圭峰山下的玉湖广场,这里是纪念周恩来总理的广场。
归途中,回想起江门两天游览,我们深感侨乡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我想:五邑人民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建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新五邑!
自我的姿态
人活在世上,都要经历生老病死,都从稚嫩走向成熟,这是自然规律。然而有些人不愿为自然所主宰,于是便出现了两类极端:童心不泯之人与少年老成之人。
童心不泯,意味着延长青年期。年轻者无畏,总敢于尝试未知;年轻者无知,总好奇地探索新奇;年轻者无虑,总纵情释放自己的天性。这种童心,往往会随年年刺骨的寒风消逝。而幸运的人还能用孩子的角度对待世界,金岳霖先生年过花甲还和孩童玩得欢快,艾青先生为了喜爱的雕木依旧任性固执要买,固执得可爱。
童心不泯确实好,过着被延长的童年,维持年轻的心态,隐去了人性的自私与丑恶返回了淳朴的原点,反璞归真。
与童心不泯相反,少年老成意味着提早进入纷繁的成年世界。一个人总是在拥有时恣意挥霍而欲得更多。正如恰值青春的我们总期望一夜之后变得成熟圆润。少年如沙,只有经过世事沧桑后才现出光彩,才磨灭棱角,若少了必有的苦难,便是故作老成。读过一本书,写了几句似有哲理的话,便开始用嫌弃的心态看世界,用睥睨的眼神视他人。本应当纯粹的年龄却严肃如老学究,实无异于没开花的水仙。我们日益完善,总有一日会鄙视从前违背本性而故作老成,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己。我身边没有早熟的人,却有很多装成熟的人。
说到这便可看出上述二种人的共通处了:总有人扮成童心未泯,总有人装作少年老成。装童心未泯之人肤浅,童心不泯是心态而不是外在。不是打扮成妙龄少女就能一夜拥有懵懂岁月的童真,此类人被判为装嫩,实在贴切。装老成之人违背本心违背自然去假装长大,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堪。
童心不泯与少年老成本都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心态拥有不同的人生,只有刻意而为的卖弄,实不明智,倘一个人眼中闪烁灵气却说话古板,那他必定涉世未深。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倘一个人三十多岁还叫嚣着激进改革,那他不是呆子,便一定是捣乱分子,绝非未脱童心之人。
独唱
乘一叶扁舟,荡一湾清水,去湘西的青山碧水间,寻那一韵清亮的山歌。
一腔苗音引我到了这云贵之巅,千年的楚湘遗风裹挟着我入了古城。远望西南一隅,有一座如凤凰羽翼的山峦,据说这座古城因此而得名。许是因名而得了些许灵气,有了神鸟的庇佑,这座古城便也得以福泽百年,这一韵苗腔便也得以荡涤这湘西山水。
悠悠山歌飘入我儿时的甜梦,令我神往着这一方净土,安宁祥和得那般令人痴醉。碧水茵茵的沱江踏着碎玉般的浪,漾一湾清亮的山歌,从古城的西北一隅绵延而至。一簇簇轻盈的浪花轻抚着滩涂,与沙砾呢喃着老城墙的故事。青石板下压着一个接一个神秘而动人的传说,每一步都似乎积淀着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激荡着苗家与土家氤氲百年的情怀。迎一串清悦的笑语,任和风轻抚身上的银饰,漾开一段少女的情思,透着那从墙角钻出的如那不知名小花般的女儿家天真活泼,就如翠翠一样,乖巧却又俨然如一只小野兽,但又多了一丝温婉。姑娘们戏耍着绕下吊脚楼,去那沱江边浣衣,任那悠悠碧水映出那婀娜倩影,漾着碧波,荡开一首山歌,一首唱不完的山歌,恰惹来对面山头一阵男子的独唱,散在风里,漫开醉人的风韵,飘渡过江。不知当夜月下,傩送是否也是如此,立于山头,独自为翠翠扬歌一曲,让这一韵山歌飘入翠翠的梦中,载着她飞向山崖去摘那虎耳草。莫不是那汉子的心上人也在其中,要不怎使得那嘴角泛出一抹粉晕,淡淡透着清甜,浣着美梦细细醉在心窝里穿梭于街巷,每一张笑靥都露着透明的真诚,正是这样可爱的人才成就了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黎口中的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静静坐在山头,默默看那沱江荡涤出这一城山水。只爱听沱江独唱,这方净土上也只听得沱江的歌声,唱出这一方静谧与安详,唱出这悠悠的边城。悠悠沱江孕育了这座古城,也浣洗出那一张张甜美的笑脸,正如沈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故乡的水,故乡的这条江与他们的生命、人格永不可分。湘西人便在这碧澈的江水中荡涤出一颗水晶般清透的心,静静聆听沱江的独唱。
但这一切,也只是我印象中沈从文先生口中那个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的凤凰古城罢了。再次拥入你的怀抱,那青石板却似乎无力再述说那古老的故事。墙根那不知名的小花残败地绽着,嗅着那若有若无的淡香望去,却怎也寻不到那天然去雕饰的苗家姑娘,笑靥不再,风中分明弥散着一丝世俗的脂粉气。巷道变了方向,跌跌撞撞,扶着墙壁,我倚着吊脚楼在石阶上坐下,似乎有意等着那浣衣的姑娘,等着那山头飘过来歌声。沱江漫漫,失了旧日里那般温婉澄澈,拘一口,凉凉滑过喉咙,似蛇莽吐着舌尖游走于肝胆心肺间,喷涌出难以言喻的苦涩,溢满整个心房,泛滥在早已模糊的脑海。一条清污的小船摇荡入眼帘,这时我才注意到那江面上星星点点的不堪,也无怪乎这苦涩的江水了。沱江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他们的生命、人格永不可分,试问沱江如此,是否故人依旧?
我踱步至那山头,想再听一听那沱江的独唱。到底是不遂意的,远处的正街更名为名族步行街,正吹吹打打,演绎着另一番热闹。屋舍翻新,巷道拓宽,震天的叫卖,摇滚的音乐,杂夹着蜂拥抢购,买卖叫喊的嘈杂,热闹地奏响这一派繁荣的大合唱,歌声回荡在山川,久久不去,怎还容得下那沱江的独唱。
大合唱将黄昏奏成了黑夜。入夜了,上灯了,却总听不见沱江的歌声,大概它也无力再唱了吧;倒是那人潮川流处依旧歌声震天。
寒风掠过山头,冷冷浸在心头,冻得喉头打颤。但我依旧决定在这山头独自放歌,也只有我独自为你而歌唱,歌声沁着凉意,可那往日的宁静安详却没有任何回音。我又捧起江水,饮一口,涩涩凝结在心头,神鸟啊,这沱江浸透了难以言语的苦涩,莫不是你的眼泪?
回望那灯火阑珊处,霓虹闪烁,可有人听得见晚风中我的独唱?那川流的人海里再也寻不到那一对清明如水晶般的眸子与我对望,在夜幕下共忆那边城旧曲
独唱,只为你,漫漫沱江,也只愿你再为我独唱一曲悠悠凤凰
以等为题的作文
我不怕她先走,我就怕她等着我。跟着父母在外地近十年,母亲说,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几经周转,在我初二那年将我转学回了老家。
我从未离开父母生活过。因为我在老家无人照拂,母亲便带着侄女同我一道归去。我在城里读书,母亲和侄女在乡里的家里住着,等我一星期一次与他们相见。
我那时不懂,现在想来母亲从那时候开始一直一次又一次的等。第一天报道的时候是母亲裹了棉被用背篓背了送我去的。母亲一路走走停停,这儿那儿的到处找我的班主任。侄女在一旁不停地哭闹。我木然着让她粗糙的手牵着,跟着她佝偻的身影,一路走走停停,一切妥帖之后,她对我说以后的每一个星期五,她都会在门口等我,接我一道回家。她背着背篓,从她抱着侄女到侄女蹦着迎我地等了两年。
当时天很闷热,灰灰的。母亲怕下雨给了我一把伞,只叮嘱了一句早点回来,便牵着侄女走了,我们班的会其实早散了。只是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一起去玩罢了。不知怎么看着母亲的背影,我心里竟有几丝酸涩。天很快转晴,闷热变为燥热,太阳晒的皮肤疼,眼睛也睁不开。同学便邀我去了一个有空调的包厢。我玩到近四点才推迟回家。出包厢的时候,外面的太阳依旧刺眼,燥热瞬间袭来。
越靠近车站,我越发不安,我匆匆上车,天哪,母亲抱着熟睡的侄女,在车上。我已经不清我当时的表情,只记得母亲疲软的身体和侄女红彤彤的脸颊,以及母亲脚边大包小包的菜。
我本想等你一起回家的,后来我实在等不起了当时我是真的很想抽自己一耳光,等人是很熬人的,尤其是长时间的等待。等的时候开始是烦躁的,到后来则会演变成不安和绝望。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在那样的酷热下等着我的。
母亲说她就在建设银行的边上等我,因为那儿显眼。但还是怕我不能一眼看到她,便带着侄女在外面一直等。人进人出的,总也有一丝凉气的。母亲如是说,似是安慰。她是靠什么等了我那么久的呢,会不会在某个瞬间看到了疑似我的身影,欢欣着,很快又看着别人走远,就这样一直挨到人尽热散天晚。那时的我,可正在包厢里吹着空调啊。
其实到现在她也还是在等。现在等我高中毕业,以后等我工作,结婚生子,她还是会等,等到她无力再等恐怕才尽。我无力的是我阻止不了她的等,也回报不上她的等。我不怕她先走,等了我,就怕她等不到头。
在成熟与在成长
我想,沉默是成长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是如何去沉默。题记
80、90这两个锋利的字眼,把我们划分成了两代人,互相泼洒着乌黑浓密粘稠的汁液,以证明自己所谓的个性、潇洒、以及未来的我们,一定更好,一定变成让你们更自豪的自己!
80后,离我们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他们是我们所有一切开始的实验品。他们已经走出学业,走上工作。时间就像是一波一波连续不断的涟漪,从他们的脸庞流过,雕刻出风雪发亮的轮廓来。胸口一直有一种温暖的情绪在跳动,伴随着心跳的频率。80后他们很现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而我们却活在幻灭的乌托邦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条件好!生活不愁吃穿!并且80后﹑90后的成长经历不同,不允许有这样的思想。80后的生命是一团纯净的火焰,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他们的睿智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甜美,忧郁而成熟,理性之光投射心灵,生命因此而澄澈明媚。
80后的沉默,是成熟,是我们不理解的,戏谑的,他们没有我们的生活时代美好,一切都靠自己。对我们的行为、价值观念、个性、施予不屑与鄙夷。因为他们已经历了沉默,在学着如何沉默。
90后一个美好的时代。金钱、物质、政策、生活无一不好。而我们的自由,却代表了一种博大丰盛的灵魂,它充斥着我们整个身体。我们性格不羁、乖戾、有着过分的自信,不怕任何挑战。但也造就了我们的叛逆,不假思索的冲动和最后的自以为是。然而一但离开父母,我们所有可炫耀的资本全都没有了。
90后,我们,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去完成一个无关紧要的任务,我们耗费了我们的回忆去记住这些毫无价值的的往事;我们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我们挥霍了我们的青春。在我们专心致志地对生活进行着无关痛痒的修补时,我们根本没有察觉,生后的暗处正慢慢的出现一条愈来愈深的鸿沟。在我们的成长中,纠结着那些小忧伤,小悲哀,感叹着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但,我们也有梦想,也有一个勇敢的未来!
80后,90后,我们不是两代人,我们是一代人从成长走向成熟的不同阶段。细碎平坦的生活里,埋藏深深的爱,不经意的瞬间,常常让我们泪流满面。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也终将懂得该抓住岁月的哪一片竜窣落叶;我们过得这么似水流长,却只在深处才见的暗礁和漩涡,悄无声息的隐藏在粼粼波光的河床深处,看似平静的向远方流逝。我想,这大概就是时光的艺术,让我们共同成长下来的艺术。
我们共同拥有着年轻的不肯停歇的心,怕被忽视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普通于平凡;不甘愿渺小的发酵着;却害怕被期待的目光,无法承载巨大的期待,胀破皮肤的疼痛难当。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转为过去,我们从那样的自己平缓的过渡到现在。然后继续直视前方,什么都会过去,若是你撑不住,连你自己也会成为过去。
80后,90后,一起!我们终于相信,数次的摔倒,不甘,难过,困惑,经历一些看起来艰难的事情背后的善良的用意我们当然也会记住所有的成长疼痛,又怎么样,它当初烙印在心上时都撑了过来,现在也无须躲避,只当是勋章!
我想,80后在成熟,90后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