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新编诗歌
《雪花》诗歌
雪白的发亮的雪花,
你如一只高傲的孔雀,
冰得叫人恐惧,
晶莹剔透的雪花。
你如一个绝对准时的钟,
在冬天来临之际弥漫,
你如一位美丽的姑娘,
在天空中美丽的舞蹈,
你如一个纯洁的少女,
为大家消虫除害,
你如一名漂泊的游子,
四海皆家。
《做一个孤独的女子》诗歌
怎样在奔突的人海里
辨认一颗伤风的心
是否城再小些
诗再短些
终于能在落泪的餐刀下
同他相互认取
进化史多少年
你还如一初时冷
脉脉流光
他眼动如温玉
我只是风月边境上的流民
猎猎风沙寡淡地煽情
我想要做一个孤独的女子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我一直以为上天很公平,却为何偏心地造就了这么个才貌双全、玲珑剔透的可人儿?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个儿郎,能打动美人芳心,让她爱的死心塌地,想像不出这是怎样的一对眷侣,竟能如此绝决地共赴黄泉。
兰芝的个性,焦母的强横,是这个故事的导线。一个不愿意在对手面前低头的兰芝,一个一心想休掉儿媳的焦母,让焦仲卿左右为难,原本一般的婆媳矛盾,却因焦母的独断,因兰芝的不屈,因仲卿的懦弱,一步一步演变为一场悲剧。
我欣赏兰芝的个性,毕竟面对一纸休书还能早起梳妆打扮的女子,在当今也是少见的,但她又太过固执,固执到不肯与焦母沟通,不肯给事情一个转机,或许一句软话,事情便是令一种结局。
对于焦母,印象中应是一副严厉的面孔,否则怎能一句话便做了儿子的主?说她有恋子情结,我信;说她容不下兰芝的强干,我信;说她内心很自私,我也信,能让儿子被迫休妻,便知焦母的专断绝非一日之事。可这样一位老妇人,内心应该很寂寞吧?枕边人早早西去,儿子尚小,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大,她的心肯定罩上了厚厚的盔甲。儿子是她全部的支撑,习惯了儿子的一颦一笑都因她而起。忽然闯入生活的刘兰芝无异于抢走儿子的匪首,从前那颗寂寞的心有儿子支撑,如今怕是空落地疼得厉害吧?
对于焦仲卿的懦弱,我只能说这不算什么。只是他够圆滑,不足以缓和婆媳之间的矛盾。也难怪,仲卿应该是个很单纯的人;兰芝让他白公姥,他便去了;母亲让他速遣之,他便遣了。他是如此地天真,天真到看不清母亲,看不清妻子,看不出两人个性的倔强,看不出此时一别便再难相聚,他很认真地工作着,很认真地孝敬母亲,很认真地爱着妻子,只是,他忘记了给认真加一分争取。没有争取,注定忠孝难两全。
一直觉得,文章的这种笔调更适合写言情小说,而不是家长里短。同在一个屋桅下,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她们没有试着低一低头,他也没试着撑起这一片天,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这个故事里,没人应受到责备,即使是专断蛮横的焦母,也没人是全无过失,即使是才貌双全的兰芝,只是她们都没有学会宽容,没学人如何去爱。
《你》诗歌
你总是迈出女强人的步伐
说很少有人了解你
我若把你比作我无法涉入的清潭
那我永远是好你心中
那近墨者黑中浓重的一抹
直性道出的话语很重
只能让目光掩显心中的自卑
你总说我聒噪
而我却尽一分多一分的喋喋不休
为的,是让你了解
那自卑背后永远有难以负重的悲伤
我总是蓄意的向你示好
哪怕有些讨好
是不让我显得那么糟
让你对我的厌恶有那么一丁点包容
我看到了你女生的内心
但却无法言表
那一触即散的感觉让我窃喜
在强大的外表下的心声也会这样
我不敢显露那时自己的主义
指南听从你的请求
终有一天
那甩脱了自卑的我
与认清我阴影下面的你
会在和睦与包容中
成长
孔雀东南飞
找不到北,是我一向的特点。
然而在学校,我是分得很清楚的因为有南楼和北楼。
起初也是分不清的,但因为后来总会听到领导提起,生生地把这两个方向当作两个楼的名字。
对于方向,许嘉桐同学曾推荐给我一部叫《西北有高楼》的小说。她刚说完,我忽然反问,为什么孔雀东南飞?她竟愣了一下,大概是不知我为何问这样古怪的问题。我淡然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啊。
七年级的时候,我很怕到北方的高楼里。那里的气氛紧张压抑,又有很潮湿的感觉,吸气时还好,一呼气,感觉身上汗津津的,不是大汗淋漓的感觉,而是潮乎乎的难受,前胸和后背的衣服粘在身上似的,令人透不过气来。
心理作用。
因为中学生活本就有紧张的感觉,而九年级更是了。那样的氛围,往往,我是很难待下去的。
开始不愿,是因为害怕考试。如今越来越能体会,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久了。
老师是艄公,渡走了我们,这些旅人,到了地方又要各奔东西那个场面,一想到,便未语泪先流。
这么改:忽然想起今天的学弟学妹,七年级,还改不了打队礼的习惯。我高兴得不得了,正想找个老师,模仿他们敬队礼打招呼,竟一直学到热泪盈眶
好爱我们的南楼。
刚搬到南三楼时,唐鹤鸣同学写了一篇日记,里面提到,杨朋儒同学说:走吧,以后又不是不在这个楼。当时这篇日记被范读,我想,真是会安慰人,那么你明年又该怎样解释呢?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而西北有高楼,难以飞过。
而今是不在了。
刚搬进北楼时,确实没这番愁绪,如今,望着禁行的南楼,心中诸多感想,一言难尽。
那惧怕很久的北楼,如今便也慢慢适应。
欧阳菲菲有一首《感恩的心》: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我来自南方,情归南楼。
两年的生活,固不能匆匆忘记,适应与平复,也需要时间。念旧的人,对往事总是有无限怀念。
魂兮徘徊。
我们,将魂归一处,那充满苦乐酸甜的南方啊!
旅人我,在船上,只有一年时间,明年,又该做怎样的告别?
孔雀东南飞是为什么?
因为,因为她憧憬的是冬季的温暖居所南方。
《孔雀东南飞》新编
〈序:河南某县梧桐村,方氏子名喆,生逢改革,自幼聪颖,喜好木工,少时尝刨木飞花,人称小鲁班。时年二十三,娶邻家女李氏,得子,合家甚睦。〉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幼随父下田,嬉戏梧桐边。
抟泥树影下,迷藏伙伴多。父耕子拾草,今年复明年。
七岁持书念,常好观廊檐。数科皆不通,只精数加减。
字母曾不谙,课上思学散。十二恋木模,桥屋以木建。
十八试高考,疏学业不专。荷锄手提镰,无奈返田园。
辛苦理荒秽,借月看苗长。可怜父母贫,日夜劳田间。
两年复三载,娶媳复得子。环堵叹萧然,还顾愧妻贤。
同龄多离乡,作工千里远。因此思南下,赚钱养家小。
上堂拜父母,老母多叮咛。辞去还入户,举言谓新妇:
今我别君去,但为衣锦还,养子甚省思,勤孝扶爹娘。
新妇垂泪答:家贫情依依,君今既南去,莫忘念家里。
旦日闻鸡起,行囊备复检。晌午始登车,妻子隔窗望。
独坐思前程,千钧车轮转。夜便抵城市,葳蕤揉睡眼。
仰看无星河,夜市花灯闪。侧耳贯鸣笛,车流如大川。
光光相辉映,声声互杂陈。光怪而陆离,使人迷且叹。
援友至工地,核价复商议。自悔少学识,今愿卖体力。
自是劳此间,钢筋和泥砖。衣单可蔽体,襟袖皆泥点。
三餐狠不省,间或日再食。节俭无复加,钱多寄家里。
日月悠悠过,转眼春节至。城中灯红园,街间炮竹喧。
观此触心事,寒风撩乡叹。翘首望归程,票价绝乡路。
书尽多无奈,含泪相寄遣。妻子新附书,素纸有啼痕。
是夜孤枕愁,辗转独思忧。天亮别旧梦,发愤重拾书。
日出汗浃背,日落习文理。夙夜不知眠,焚膏而继晷。
偶忆少时业,砖上试木工。刀法信精良,纹理生光辉。
因得贵人助,高校觅良师。师门高难入,亲相试于喆。
问之且甚喜,才能异中人。遂亲与教习,一心修土木。
甘七得良师,叹幸而感激。甘八熟土木,学而益得趣。
甘九思父母,誓言不相负。而立学成出,出即有高就。
细雕刀下浮,危楼笔底起。事事勤律己,件件不偷工。
设计富灵动,言谈多质朴。叹自谓农民,胸怀似乡土。
节节均顺利,步步如云梯。期年建私宅,芳院植草木。
阖家来东南,灯红挂廊檐。笑妻着新衣,悠然扫庭除。
稚子逗幼犬,追逐花架间。父母坐摇椅,数星兼摇扇。
天伦堪叙乐,三代口含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