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是什么意思_教学策略的拼音_解释
【教学策略】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教学策略繁体
教學策略拼音
jiāo xué cè luè英语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教学策略】的意思和解释
【教学策略】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目录
1 定义2 直接教学策略(注1)2.1 1、讲述教学2.2 2、示范教学2.3 3、作业活动3 间接教学策略(注1)3.1 1、运用前导组织策略4 2、应用归纳和演绎策略=4.1 3、运用正例和反例策略4.2 4、运用团体讨论策略5 关键字6 参考资料定义
泛指教师运用提供教材的方法、程序与技术,在教学上采用的策略通常是多种程序或技术并用(王文科,民93;Oliva,1992)教学策略是以教师本位的直接教学,和以学生本位的间接教学,所建构的连续系统(Frazee&Rudnitski,1995)。课程专家相信当教学策略计划和学生表现成果一致时,学习和成就将逐渐增加。换言之,运用良好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效能和学习成就的提升。直接教学策略(注1)
为求有效达成教导事实、规则和行动顺序的过程称之直接教学。直接教学大部分用于认知、技能、情意学习中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部分。直接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相信学习知识是从教师传达到学生的成果,所以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的成败则视教师是否能妥善规画并进行教学策略。一般而言,较常使用的教学策略如下:1、讲述教学
直接教学策略的讲述形式是多面貌的呈现方式,并非大量的语言解释而已,还包括提问、回答、复习和练习、学生错误校正等师生互动活动。
2、示范教学
直接教学策略也重视示范教学的运用,Rosenshine(1983)指出有效能的示范教学应注意下列要点:教师能清楚呈现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循序渐进的呈现内容、教师的态度是明确和具体的、教师检视学生的理解程度。
3、作业活动
直接教学重视学生在座位间的作业活动和教科书的习作活动,因此,对于练习、复习活动相当重视。为求有效达成教导事实、规则和行动顺序的过程称之直接教学,
间接教学策略(注1)
间接教学是不直接告之教学问题解决方法和结论给学生,改以引导学生从教师给予内容、材料和事件当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关联、类推答案、形成结论和获取新知。间接教学多用于高层次概念、问题解决等认知、技能、情意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做成分析结论和概括化通则,或发现各种关系的型态。间接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生认识讯息历程的能力表现,教师居然协助者的角色,教学的成败端视学生能否主动积极探索处理讯息。1、运用前导组织策略
前导组织在教学策略上的应用,包括问题中心法、做决定法和网络法三种。
2、应用归纳和演绎策略=
Eggen&Kauchak(1988)指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里都是教学概念、组型和抽象观念等思考的重要策略。
3、运用正例和反例策略
概念性思维是需要学习的,概念是建构真实性的创造方式,举出例子是老师教学概念的重要策略。透过正例与反例的运用,可扩充与精炼知识的来源,产生新颖的想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团体讨论策略
Borirch(1996)认为团体讨论可以增进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团体讨论可以采取大团体讨论、小团体讨论、同侪或协同讨论等形式。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教学策略英文关键字:Instructional Strategies参考资料
注1、沈翠莲着(民90,初版)。教学原理与设计 (页53~62)。 相关教学资源(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