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态度
繁体
態度
拼音
tài dù
英语
Attitude
【态度】的意思和解释
【态度】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人的状貌举止。如:「他的态度从容,一副很镇定的样子。」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如:「对于这件事,他尚未表明态度,先不要下定论。」
【态度】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人的容貌举止。 【造句】他的态度从容,一副很镇定的样子。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 【造句】对于这件事,他尚未表明态度,我们先不要下定论。
【态度】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态度是指个人对四周环境的人、事、物所秉持一种相当持久而一致的行为表现。由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态度主要包括三个重要成分: 1.认知的成分,是对事物的了解认识或信念;主要是知识的、理性的层面。 2.情感的成分,是对事物的情感,欢喜或爱恶的程度;属于情感的、感性的一面。 3.行为的成分,表现于外显行为的部分;属于实际的具体行动。 态度含有个人的价值与道德判断在内,是人格的一部分,不容易测量;而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未必前后一致。因社会环境的期许或家庭教养的影响,个人内在所持的态度不一定真正表现出来,往往会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另一种内外不一致的原因是:个人正在面临某些冲突或困扰,于是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 学者普遍认为态度是后天学习而来的,透过操作制约、模仿、楷模学习等社会化历程,加上有意的社会增强,逐渐学习而形成。例如学童通常对老师持尊敬的态度、对作奸犯科则持贬抑的态度,都是由学习而来的。 至于态度的测量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1.观察法:由日常行为表现观察。 2.晤谈法:由结构式或半结构式的访谈来了解。 3.自陈量表法:可用李克特式、语意差别法、项目检核表、或开放性答题方式,来让受试者填答,以了解其所持态度,这类量表通常有效度量表(或测谎量表),来检查受试者是否用心作答。 在学校方面,常用学习态度量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困扰和了解师生的态度与意见等。--作者:郑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