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写作素材 > 词典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_刻舟求剑_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拼音_典故

来源:2022-09-30 13:51 时间:2023-01-25 手机浏览

【刻舟求剑】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刻舟求剑

繁体

刻舟求劍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近义词

胶柱鼓瑟、食古不化、一成不变

反义词

妙手斲轮、相机行事、瞬息万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刻舟求剑】的意思和解释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剑掉入水中,在船舷刻上记号,待船停止后仍从记号处下水寻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守株待兔」、「胶柱鼓瑟」典源《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2) 遽:立刻。(3) 契:刻。(4) 是:此处。(5) 惑:困惑。典故说明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阐述君王治理国政的道理。他认为君王治国应要符合时宜,不能一味沿袭旧法,因为环境会随着时间改变。他举了一个例子:楚国有人渡江时,剑掉到水里,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后来这个典源被浓缩成「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书证01.《五灯会元、卷一二、净因继成禅师》:「老僧恁么举了,只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

02.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诗:「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着亡簪。」

03.《景德传灯录、卷二四、鄂州黄龙智顒禅师》:「曰:『恁么即诸佛无异路去也。』师曰:『延平剑已成龙去,犹有刻舟求剑人。』」

04.宋、陆游〈谢梁右相启〉:「伏念某四壁寒家,一箪贱士。刻舟求剑,固匪通材;惩羹吹齑,已消壮志。」

05.《续传灯录、卷二五、大鉴下第一五世》:「老僧恁么举了?秖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

06.元、姬翼〈鹧鸪天、画饼充餐〉词:「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07.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受人家国之托者,慎无刻舟求剑,托名为儒,求治而反以乱。」

0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猜谜不能这等老实,总要从旁面着想;其中虚虚实实,各具神妙;若要刻舟求剑,只能用朱注去打四书的了。」

0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一任你刻舟求剑,怎当我掩耳盗铃?」

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八、集部、总集类三、风雅翼》:「至于以汉魏篇章,强分比兴,尤未免刻舟求剑,附合支离。」

11.《红楼梦、第一二零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零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亦作求剑刻舟。

【刻舟求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零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也作「求剑刻舟」。

【刻舟求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在船舷刻一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而无法寻得的故事。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造句】处理事情要针对不同状况,提出适当的因应措施,绝不能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1 一、出处

2 一、解释

3 二、故事3.1 三、1近义词

3.2 三、2反义词

4 四、造句

一、出处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契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一、解释

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二、故事

楚国有人渡江时,剑掉到水里,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

三、1近义词

食古不化、胶柱鼓瑟、缘木求鱼

三、2反义词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四、造句

大环境已经在变,而你却坚持依照就计划进行,丝毫不知变通,这跟刻舟求剑简直没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