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精选4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篇1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篇2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篇3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师准备36根小棒,挂图,卡片;学生准备12根小棒。
一、操作演示,强化感知
1、摆小棒(小黑板出示)。准备题:用/摆一摆。
①每堆2根,摆6堆,有6个2根。
②每堆3根,摆4堆,有()个3根。
③每堆4根,摆3堆,有()个4根。
(1)师生一齐摆小棒。先摆1个2根,领学生说"1个2"。
再摆1个2根,提问:现在有几个2?
教师边说大家一起摆完6堆。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黑板带领大家数小棒:1个2,2个2……6个2。
提问:我们都摆了几个2根?
请小朋友看着自己摆的小棒数一数,再一齐数一数。
(2)指导学生摆小棒:每堆3根,摆4堆。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小棒让大家数:1个3,2个3,3个3,4个3。
提问:你刚刚摆了几个3根?
(3)学生独立摆小棒:每堆4根,摆3堆?
学生口答,教师演示:
////////////
学生指着小棒齐数:1个4,2个4,3个4。
2、指导学生自己看书。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看第12页的准备题,读一读,再指着小棒数一数,并且在括号里填数。
校对后再读一读。
3、数一数。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5,5,5,5。
提问:黑板上有数几?有几个?
齐数:1个5,2个5,3个5,4个5。
二、借助直观,理解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手里拿着什么?这束花有几朵?有几个3?
教师边贴边让学生数:1个3朵,2个3朵,3个3朵,4个3朵。
提问:我们一共贴了几束花?每束花都有几朵?有几个3?
再让学生数:1个3,2个3,3个3,4个3。
要求一共有几朵花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3+3=1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几个3相加?
板书:4个3相加。
4个3相加我们可以写成3+3+3+3,如果100个3,1000个3相加,我们也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计算几个几相加的简便方法一一乘法。
出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板书)
3×4=12
像3×4这样的算式就叫做乘法算式,齐说"乘法"3×4表示4个3相加。"×"这是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齐读"乘号"。
完成板书:3×4=12
…
乘号
"3×4"读作3乘以4。领读,齐读,指名读。
练一练:读乘法算式。
2×35×4
提问:4个3相加,可以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2、教学例2。
出示例2挂图。
①图上每个校上有几个山楂果?有几个枝?有几个2?
②要求一共有几个山植果,用加法怎样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2+2+2=10
③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是相同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读"相同加数"。
④相同加数是几?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同加数是2。
相同加数是2,就在乘号的前面写2。
有几个2相加呢?我们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
有5个2相加,我们就在乘号的后面写5。
边说边完成板书:2×5=10。
领读算式,齐读算式,指名读算式。
"2×5"表示5个2相加,齐读。
边说边完成板书:"2×5',表示5个2相加。
⑤指出:写乘法算式时,要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把几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2+2+2+2=10"的相同加数是2,就把2写在乘号的前面,有5个2,就把5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5个2相加。
3、小结:
比较例1和例2,每道题都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像求4个3相加和5个2相加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写乘法算式时,先写什么数,再写什么数?
教师强调:先要找出相同加数是几,写在乘号的前面,数一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在乘号的后面写几。
4、指导看例1、例2,看图数一数,读一读,再填空。
三、多种练习,深化新知
1、做"想想填填"第1题。
先让小朋友说一说图意,再填写,提醒学生要先写相同加数,然后订正,对做错的同学给予帮助。
2、口答。
出示卡片4×3、2×3、4×6,指定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表示几个几相加,说错的注意纠正。
3、做"想想填填"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体订正。
4、做"想想填填"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其余座练,集体订正。
5、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所写的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订正。
6、做练习四第2题。
指定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在书上画一画,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7、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篇4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