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请报告

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集合(精选2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0-28 手机浏览

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篇1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图为2020年7月3日,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书城,市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专柜前专心阅读。中新社发孙凛/摄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图为2020年2月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民在一家大型超市内挑选蔬菜。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篇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决胜决战关键时刻出版的党的又一重要理论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作为一个整体,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感悟贯穿其中的坚定政治立场、科学发展理念和崇高为民情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举措、自觉实践行动。感悟伟大思想彰显的崇高信仰,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出彩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几年,开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体实践上来。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抓实根本建设,用好五种学习方式,落实第一议题、5+N主题党日等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自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履职尽责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把党的基层基础打得更牢,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健全完善四力提升、容错纠错等制度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减负有感、群众真心拥护。聚焦伟大思想指引的发展方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准出彩实践路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阐明了落实落细高质量发展时代重任的路和桥。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3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紧跟指引,走准走稳高质量发展路子,深刻领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站位全局,谋实谋细高质量发展举措,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落实落地,统筹保、稳、进、蓄,不断积蓄发展新优势。真抓实干,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改革促动、开放拉动、创新驱动、融合推动,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突破。践行伟大思想饱含的真挚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汇聚出彩磅礴力量。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的最深厚根基。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不懈追求上来。以百姓心为心,坚持人民至上,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和根本路线,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起苦、一起乐。办好事关群众的小事、实事,以破解民生八需八难为抓手,统筹推进群众就业、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提升一中心四平台运行效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决胜之年,我们要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真理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实绩,在大战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