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战争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
神圣的战争教案及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神圣的战争》,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勇敢、紧张、爱国的苏联战士形象。
2、借助歌曲展开一次爱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歌曲蕴含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在二战时期,德国侵略者在苏联大地上疯狂掠夺,苏联人民在苏共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神圣的战争》。)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XXXX
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节奏练习
4/4OXX|XXXXXXXX|XXXXXXX.XX||
三、学习歌曲
1、认识调式、调性(C调和3/4拍的意思)
3/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
2、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罗夫,1883年4月13日-1946年7月8日,苏军少将,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苏联人民艺术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救世主大教堂最后一任合唱指挥,具有传奇色彩、两次荣获红旗勋章的苏军亚历山大罗夫歌舞团的缔造者。
4、学唱歌谱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8、歌曲背景简介
四、课堂延伸
欣赏《神圣的战争》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神圣的战争》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
正是苏联人民智慧的结晶,高超的作战策略,将德国法西斯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苏联战士英勇、忠诚、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苏联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神圣的战争》,结束本节课。
神圣的战争教案及反思篇2
课题:《神圣的战争》课型:第⼀课时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歌词内容):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学⽣可以丰富自⼰的情感体验,了解世界多元⽂化。
过程与⽅法目标:在演唱、合唱过程中,学⽣可以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法,感受音乐的丰富表现⼒,锻炼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进⾏不同形式的合唱。
重点:学习歌曲的演唱。
难点:掌握歌曲中不同类型的节奏型。教学过程:
⼀、历史导⼊
以历史战争故事,引导话题到战争歌曲,引导到题目。
⼆、聆听歌曲,节奏练声
1、播放音乐,对歌曲演唱情绪、⼒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进⾏归纳;
2、以日常队列队形中的⼝令作为参照,进⾏节奏训练。为学习新授歌曲打下基础。
三、教师范唱,教授新歌
1、老师范唱歌曲
2、带学⽣演唱旋律,填⼊歌词,强调演唱中的情绪,解决旋律难点;
3、提醒学⽣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声乐演唱⽅法;
4、指挥合唱四、歌曲延伸
对⼆战歌曲的对比
《神圣的战争》《喀秋莎》《朋友再见》《黄河⼤合唱》五、总结
勿忘历史,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