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精选

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模板(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来源:其他 时间:2023-11-24 手机浏览

  篇1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

学校现有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不含试用期教师)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学校现有编制x人,实有人员x人,设岗总数x个。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三)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x人,分为x个等级,兼专业技术课程,具有小中高专业技术职称。

2、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卫生岗位,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x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级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教师岗位名称:小中高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中高教师五级岗位、六级岗位、七级岗位;小高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高级教师八级岗位、九级岗位、十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一级教师十一级岗位、十二级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二级教师十三级岗位。

3、工勤技能岗位

本单位设置工勤技能岗位2个,岗位等级为四级。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1、三类岗位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

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泉委办x号有关规定执行。

2、管理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详见各级岗位说明书)。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

3、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详见各级岗位说明书)。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综合考虑学术资历、对学校贡献和学术影响等因素,体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4、工勤技能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篇2

一、指导思想

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良好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 充分 调动全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实施范围

( 一 ) 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范围包括学校在职在岗的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制和雇员制人员,其中涉及党政领导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 二 )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相应任职条件,采取“档案聘用”的办法只确定其岗位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记入档案。

( 三 ) 内退人员属于在编

在岗人员,不再晋升岗位等级。

三、基本原则

( 一 ) 科学设岗,宏观调 控。坚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专业队伍建设,兼顾各类人员现状,合理确定岗位总量和各类岗位数量,加强宏观调控和动态管理。

( 二 ) 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完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体系,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提高用人质量与用人效益。

( 三 ) 按岗聘用,竞争择优。 明确岗位 职责和任职条件 ,在核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内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确保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四 ) 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岗位设置

( 一 ) 岗位类别与岗位等级

1、 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它专业技术岗位,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11、 为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逐步探索实施低职高聘制度,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12、 特殊人才引进时,因工作需要,经学校研究决定,可实行特聘制度。

六、聘用管理

( 一 ) 聘用合同

1、 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 3 年,具体期限由学校研究决定并在岗位聘用方案中公布。学校与受聘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类别、职责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2、 聘期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聘用合同自然终止。在本校连续工作满 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 年的人员,经本人提出,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3、 受聘人员在聘期内职务、岗位等发生变化的,应根据新的职务、岗位等变更聘用合同,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参加新一轮岗位聘用。

4、 聘用合同的终止、解除、违反和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等事项,按照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5、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学校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终止。

( 二 ) 聘期待遇

1、 教职工在受聘期间按所聘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具体标准和发放办法按国家和学校实行的工资制度及相关规定执行。

2、 聘用在管理岗位、已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人员,在受聘管理岗位期间,可继续执行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待其按管理岗位晋升后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高于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时,转为执行相应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

3、 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已执行了 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工资的 人员 , 在受聘专业技术岗位期间, 可继续执行原管理岗位工资,待其晋升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工资高于原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工资时, 转为 执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

4、 原工人身份、现聘用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聘期内执行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资。

( 三 ) 岗位考核

1、 岗位考核采取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主要考核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聘期考核主要考核聘用人员聘期内岗位履职、业绩贡献和人岗匹配情况。

2、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具体办法,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3、 岗位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岗位调整和解聘的重要依据。 聘期考核合格 者 , 经学校和职工双方协商同意,在下一轮岗位聘用中 可以续签聘用合同; 符合条件的,可以根据岗位需要竞聘高一级岗位。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在下一轮岗位聘用中 不得晋升岗位等级。 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在下一轮岗位聘用中进行岗位低聘或转聘。聘期考核不合格且 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聘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 聘用合同予以解除。

4、 签订了长期聘用合同的人员, 聘期考核周期参照签订正常聘用合同期限人员的考核周期执行。

( 四 ) 聘余人员管理

不参与聘岗或拒签聘用合同,以及因岗位数量、聘用条件等限制未聘用上岗的人员为聘余人员。学校根据聘余人员的不同类型,采取转岗聘用、内部待聘(待岗)、限期择业等方式予以安置,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 五 ) 人事争议处理

1、 工作人员与学校因确认劳动关系、聘用合同等发生争议的,可以进行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学校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向学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

3、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

1、 本办法中规定的年限、数量、等级等均含本级,如八级以上含八级。

2、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上级文件、学校相关规定和决议执行。学校以前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所依据的文件规定发生变化时,按新的规定执行。对有关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按照学校的解释说明、补充意见或上级答复口径执行。

3、 本办法由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4、 本办法自学校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用起施行,原《xx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篇3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科学制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历时半年,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专门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

岗位设置工作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化解。学校于x月x日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xx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x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有关会议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科学制订方案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xx初级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讨论稿)》,并按要求公布,广泛听取职工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实施。

四、组织实施

进一步学习《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使广大教职工充分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要求,严格按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公布岗位。公布岗位数量、岗位职责 、聘用条件等基本信息。

2、个人申请。个人向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应聘申请,明确应聘岗位,并交验各种证书、材料的原件、复印件。

3、资格审核。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聘任资格和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4、确定拟聘人选。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岗位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查考核,并提出各岗位的推荐人选。

5、研究决定。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拟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拟聘用结果进行公示,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订合同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单位相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受聘人员与单位签定聘用合同。

8、报主管部门审核、认定。

五、严格政策,强化监督

岗位设置工作政策性强,实施过程复杂,牵涉面广。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严格控制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设置,严格有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公示工作,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切实保障全体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岗位设置工作顺利实施。

总之,我校岗位设置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职工的支持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已经顺利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放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