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精选8篇)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1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方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同学大多听过。设计理念
创设实践活动,给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同学质疑问难,开掘同学的发明潜能,激活同学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同学的个性,重视同学的自俺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同学的发展。注重同学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同学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考虑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同学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同学自俺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同学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方法。
2、同学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同学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同学自俺评价。
7、发散思维: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同学自身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同学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⑴乌鸦口渴要喝水。
⑵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方法喝着了水。
⑶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同学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是同学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俺在课堂中创设了同学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同学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方法喝着水,保守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同学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同学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同学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俺设计了让同学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同学实验完成后,不由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同学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同学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同学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瓶子里的水位高低变化与水量和石子的大小、数量的关系。
2、乐意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寓言故事的结果,体验和做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乌鸦喝水》的磁带。
玩具乌鸦一个,纸、笔每组一份。
实验材料:三个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
每组四个瓶子、石子(注:石子要清洗干净)、沙子、布、积木、海绵等。
1、组织幼儿听故事《乌鸦喝水》引出实验的问题
(1)故事中的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你觉得它真的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请幼儿猜测。
(2)小结:现在咱们来试一试,乌鸦是否能喝到水,只有自己亲自试验一下,我们才能相信乌鸦是不是真的能喝到瓶子里的水。
2、请幼儿自己试验验证故事内容。
实验一:乌鸦看到的瓶子瓶口会是多大的。
(1)教师出示三个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推断乌鸦看到的会是哪一个瓶子。
(2)小结:瓶口的大小要使乌鸦的嘴巴伸不进去而石子却能放进去。
实验二:乌鸦看到的瓶子里可能装了多少水。
(1)根据需要设计问题:乌鸦看到的那个瓶子里大概会有多少水?
(2)出示放有中、高水位和低水位的瓶子请幼儿分组合作实验。
(3)展示每个小组的选择,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4)小结:如果瓶子里的水很少,就算放很多的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因为水都流到石子的缝巷去了没有多余的水在上面了。
实验三:乌鸦用的石子的大小与投放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教师提出问题:乌鸦向瓶子里投放石子,如果石子有大有小,乌鸦会用大石子还是用小石子,猜猜大石子和小石子用的一样多吗?
(2)幼儿分组合作把大小不同的石子分别放到两个一样高的瓶子里,并记录使用的石子的数量,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水到了瓶子口时就不要放石子了,以防水溢出瓶子。
(3)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4)小结:石子大使用的数量就少,乌鸦投放的次数就少;石子小,使用的数量就多,乌鸦投放的次数就多,投放次数多了就会很累,聪明的乌鸦是不会让自己很累的。
3、提出延伸问题:乌鸦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可到水吗?
出示准备的材料:沙子、布、积木、海绵等,幼儿选择材料对比试验,看看哪种材料能让水位升高,为什么?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前沿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活动重点: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念。
三、活动难点:通过实验了解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
四、活动准备
1、乌鸦喝不到水的投影片,课题图画。
2、每组一个托盘、一个水槽、一把小勺、两个烧杯、部分小石子、水。
五、活动过程字串8
(一)活动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出示图画《乌鸦喝水》),谁还记着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听。
(二)小乌鸦多聪明呀!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瓶子(拿起瓶子),瓶子里也放了一些水,假如你们就是这只小乌鸦,请你们也来用石子试一试,看能不能喝到水?
1、学生分组实验。
2、汇报结果:
逐组问:你们喝到水了吗?(两组后再问其它)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3、请你们再观察一下刚才做的实验,分析分析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
4、投影分析原因
石子之间有缝隙,水跑到缝隙里了。
5、石头之间缝隙大,砂粒之间的缝隙肯定比石头的缝隙小吧,那我们用砂粒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6、学生实验后汇报:这次小乌鸦能喝到水吗?
7、通过做实验,你们知道小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的原因了吗?说一说。
(三)你们真聪明!那瓶子里至少有多少水,小乌鸦才能喝到水呢?请你们再来试一试。
1、在实验之前,你们各组先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讨论好了再做实验,做完实验的小组真棒,立起来,比一比哪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好。
2、分组讨论后实验,巡视看有几种方法,引导说步骤。字串2
3、汇报结果:哪个组愿意到前边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
演示的同学说清步骤,其他组认真听,看看他们用的方法和你们用的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会儿请你们也来介绍介绍。
4、小结
a、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小乌鸦喝到水,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
b、请你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哪里需要改一改就更好了?请学生修改课文内容。
c、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通过动手试一试,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新的疑问,又经过实验得到了更准确更科学的结果。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
(四)同学们那么聪明,老师想请你们帮助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
1、运用活动中所学知识解释“水库冒顶”问题。
2、讨论:要建水库,必须要考虑什么?
(五)畅谈乌鸦的智慧
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汇报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做猜字游戏。
5.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开火车”读,分段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讨论交流怎样能喝到水。哪种办法好。
5.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实践活动
1.你们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学习生字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师范写,生模范写。
三、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放学了,小刚肚子饿,可是妈妈把好吃的点心挂在篮子里,小刚怎么都够不着,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并且能够用“渐渐”造句。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谜语导入、出示课题《乌鸦喝水》
A上课前,老师想先跟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谁的小脑袋最机灵,认真听:是鸟不叫鸟,呱啦呱啦爱乱叫,一身乌黑惹人厌。B对了,真棒,就是乌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
2、生字:乌喝
A黑黑的乌鸦连眼睛都看不到了,所以“乌”字没有点B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是口字旁
3、齐读课题。
跟老师一起,整齐的读课题。
4、复习词语:乌鸦到处口渴喝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A:看!小乌鸦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跟小乌鸦打一声招呼吧:小乌鸦,______________!
B:现在小乌鸦,它想考考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谁愿意勇敢的接受小乌鸦的考验呢?
C:全班齐读:老师相信我们班其他小朋友也一样能够读的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一个读两遍。
三、新授
1、创设情境
A:夏天到了,火红火红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照着我们,这时候上完体育课你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B:这只小乌鸦阿,也遇到了跟我们一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4页,看看小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吧,读书前老师有两点小要求:一是要把课文每一句话读通读顺,二是边读边把段落序号标出来。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齐读第一句话,理解“到处”
乌鸦口渴难耐,口干舌燥,声音都嘶哑了,到处找水喝。
①“到处”什么意思?那么你们想一想乌鸦可能到过哪些地方找水呢?②心情怎么样?指名读、齐读
出示: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3)乌鸦很渴,找遍了每个地方,终于找到了一个瓶子,里面正好又半瓶水。
A:此时此刻乌鸦的心情怎么样?(个别读)B:那么它喝到水了吗?为什么?
出示: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
①进一步体会乌鸦心情。
②指导朗读。“怎么办呢”乌鸦思考时的样子。(全班齐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面对困难乌鸦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呢?请同学们赶紧去读读第二自然段吧,自由的放声的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一画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1)自由放声的读课文,理解“终于”
①乌鸦想办法想的可久了,可真不容易阿,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②口干舌燥的小乌鸦想到办法了,心情怎么样?③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全班齐读。(2)办法想到了,那么它到底怎么做的呢?(3)对比句子。
它叼起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出示对比句: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谁来?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两个句子哪里不同?课文为什么是一颗一颗地放?不是一起放进去的?
(4)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示: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A:想象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去的情景。理解“渐渐”。渐渐是什么意思?
B:“渐渐”造句。
升国旗时,红旗渐渐_______。
一天一天,小树苗渐渐______。
你也能用渐渐说话吗:_____________渐渐__________。
(5)指导朗读。
放一个石子水就升高一点点,再放一个石子水又升高一点点,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整齐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6)读了这篇课文,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夸夸这只小乌鸦?
四、小结,下课。
A:这只乌鸦平日里一定能细心观察,勤于思考,遇到困难主动想办法自己解决。学了这篇寓言,同学们也应该像这只乌鸦一样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相信你也会拥抱成功。
B:朗读课文,试背。
①让我们一起整齐的把课文有感情的读一遍。②看着板书试着背诵。
五、巩固生字:看起
六、作业布置。
如果瓶子旁边没有石子请你帮乌鸦想一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以上是幼儿园乌鸦喝水教案精选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加入石子后能够让水位升高,了解水位上升的原因。
2.探究发现瓶子里水位高低变化与水量和石子的大小、数量的关系,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乐于合作实验,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
活动重点:知道有水的瓶子加入石子后能够让水位升高,了解水位上升的原因。
活动难点:探究发现瓶子里水位高低变化与水量和石子的大小、数量的关系,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课件,实验记录单。
2.实验一材料:每组2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不同量(高水位和低水位)的水,大石子;实验二材料:每组相同水位的瓶子2个,大小不同的石子各1杯,记录纸1张;实验三材料:每组低水位的瓶子一个,大小不同的石子、沙子若干、漏斗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2.结合课件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
3.提问:故事中的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加入石子后真的可以让瓶子里的水位上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乌鸦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到水呢?
4.小结:只有亲自试验一下,我们才能验证乌鸦是否能够喝到水。
二、实验验证“乌鸦喝水”。
(一)实验一:探究不同水位的瓶子加入石子后乌鸦是否能够喝到水。
1.出示不同水位(中高水位、低水位)的瓶子、石子。
提问:这两个瓶子哪里不一样?你觉得这两个瓶子里装入石子后水位能够上升到瓶口让小乌鸦喝到水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结果。
3.师:请小朋友们来实验验证一下到底加入石子后能不能让乌鸦喝到水。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加入石子后水位上升了吗?
两个瓶子是否能够让乌鸦喝到水呢?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加入石子后水位能够上升呢?
6.小结:加入的石头占据了水的位置,将水挤到了旁边与上面,就会让水位上升。如果瓶子里的水很少,就算放很多的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如果瓶子里的水很多,乌鸦放很少的石头就能喝到水。
(二)实验二:探究石子的大小与投放数量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个相同水位的瓶子,大石子和小石子。
提问:小乌鸦发现了有大小不同的石子,但一次只能投放一颗石子,如果要尽快喝到水的话,它应该投放哪种石子呢?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表达自己的理由。
3.幼儿分组实验使用大小不同的石子分别放到两个一样高水位的瓶子中,并记录使用的石子的数量。
4.请幼儿大胆讲述分享结果。
提问:哪种石子用的多?哪种石子用的少?想一想为什么呢?
5.小结:石子大,使用的数量就少,乌鸦投放的次数就少,就能更快的喝到水;石子小,使用的数量就多,乌鸦投放的次数就多,喝到水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三)实验三:探究使用不同材料让乌鸦喝到低水位瓶子里面的水。
1.出示低水位的瓶子、大小不同的石子、沙子、漏斗等材料。
师:小乌鸦如果只找到了这个低水位的瓶子,它可以怎样喝到里面的水呢?请小朋友们合作使用不同的材料试一试。
2.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不同小组的方法。
3.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组成功了?成功的秘密是什么?你们使用了什么材料?
哪一组没有成功?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成功呢?
小结:大石子之间的空隙可以用小沙子来填充,这样能够继续将水往上排。
三、发散思维:如何用其他方式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呢?
1.提问: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呢?
2.鼓励幼儿大胆思考表述想法。
小结:大家都是善于动脑筋,大胆想办法的小朋友,生活中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学习小乌鸦,不怕困难,愿意动脑筋解决问题。
四、活动延伸
1.班级益智区中投放大小不同的石子、布、羽毛、吸管、纸巾等材料,幼儿自由探索“乌鸦喝水”的方法。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学会遇事情懂得冷静,认真想办法解决。
2.幼儿会复述故事。
3.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画画心得。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故事中的含义;
2.复述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图片:乌鸦,石头,玻璃瓶
2.添画《乌鸦喝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体不能缺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我们可以从哪里可以喝到干净卫生的水呢?如果给你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很少的水,又不让你把杯子拿起来,说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喝水的故事,这是一只和聪明的鸟,我么先一起猜猜它是谁?
3.猜谜语:身穿黑袍子,长得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二.欣赏故事《乌鸦喝水》
1.幼儿边看图画,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思考并讨论:故事里讲了一讲什么事情?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最后它喝到水了吗?(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一名小朋友进行总结)
3.教师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像乌鸦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冷静,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4.认识词语:乌鸦,石头,玻璃瓶
5.幼儿复述故事。
三.添画《乌鸦喝水》
1.讨论:如果你是乌鸦,发现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你会想到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2.幼儿添画《乌鸦喝水》的办法;
3.幼儿分享自己的画面及画面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听故事,讨论,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儿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学会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活动通过添画的方式,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动手操作,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只是孩子们在添画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将加强引导幼儿的画画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找”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坐得真神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请小朋友仔细听。是鸟不是鸟,自把名字叫。人们不喜欢,嫌它穿黑袍。
谜底:乌鸦
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个“乌”字和我们以前学的哪一个字长得特像?
生:鸟。
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呢?
生:乌比鸟字多一点,这一点就像是鸟儿的眼睛。
师:孩子,你真会想像,对了这一点就是鸟儿的眼睛,鸟儿没有眼睛,世界就是一片漆黑,所以乌有黑的意思,乌鸦全身的羽毛都是黑色的,黑黑的并没有发叫()发,黑色的云朵叫()云,你
些地方找水喝?乌鸦找水容易吗?(不容易)(4)乌鸦渴极了,它找到水了吗?
生:找到了。
师:谁能告诉大家书中乌鸦找到的瓶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书中乌鸦喝水的瓶子很高,口很小。
(5)指导朗读:你能把乌鸦口渴难受、到处找水喝的着急样子,用朗读告诉大家吗?(重音:口渴、到处、怎么办呢)
2、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1)小结过渡:乌鸦怎样才能喝水,得想想办法呀!(2)理解“办法”,识写“办法”※:板书:办法
观察字形:说说什么结构,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书空笔顺。
(3)抽读,哪位小朋友能把乌鸦想办法的情境用语言表达出来呢?谁想读?谁还想来试试?
师:同学们,谁愿意和我一起帮乌鸦想办法?3.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用横线勾出来。抽生反馈。
(2)第三自然段讲了些什么?谁来试着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3)请一名同学上台做实验,把石子一个一个往瓶子里放,其他同学看看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出示生字卡片“渐渐”)(4)体会“渐渐”,用“渐渐”说话。我们什么时候还会用到“渐渐”?
四、课堂小结,明理导行1.启发思考:水位渐渐升高了,乌鸦喝着水了吗?喝着水的乌鸦高心吗?
2.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生:聪明
师:为什么说它很聪明?
3.如果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呢?你来帮助乌鸦想想办法吧!
4.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回想一下课文中的生字,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过渡:希望你们回家之后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再请小朋友们来讲讲这个故事。课文会读了,字也认识了,接下来该把字写漂亮了!
乌鸦喝水教案幼儿园设计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学会遇事情懂得冷静,认真想办法解决。
2.幼儿会复述故事。
3.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画画心得!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故事中的含义;
2.复述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图片:乌鸦,石头,玻璃瓶
2.添画《乌鸦喝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体不能缺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我们可以从哪里可以喝到干净卫生的水呢?如果给你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很少的水,又不让你把杯子拿起来,说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喝水的故事,这是一只和聪明的鸟,我么先一起猜猜它是谁?
3.猜谜语:身穿黑袍子,长得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二.欣赏故事《乌鸦喝水》
1.幼儿边看图画,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思考并讨论:故事里讲了一讲什么事情?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最后它喝到水了吗?(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一名小朋友进行总结)
3.教师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像乌鸦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冷静,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4.认识词语:乌鸦,石头,玻璃瓶
5.幼儿复述故事。
三.添画《乌鸦喝水》
1.讨论:如果你是乌鸦,发现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你会想到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2.幼儿添画《乌鸦喝水》的办法;
3.幼儿分享自己的画面及画面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听故事,讨论,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儿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学会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活动通过添画的方式,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动手操作,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只是孩子们在添画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将加强引导幼儿的画画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