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资料

李东阳《寄彭民望》原诗、注释、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来源:网友 时间:2022-09-16 手机浏览

李东阳《寄彭民望》原诗、注释、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寄彭民望①

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②,归来长铗尚须弹③。

秋风布褐夜犹短④,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⑤,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⑥,惭愧先生苜蓿盘⑦。

【作者】: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值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明成化弘治时期的文坛领袖李东阳原籍湖南茶陵(属长沙府 )。他出生在北京 ,“历官馆阁 ,四十年不出国门”(《列朝诗集小传》)。一生唯一的一次故乡之行是在成化八年 ( 1 4 72 ) 2 6年岁时 ,他在翰林院做编修 ,请长假陪同父亲回老家祭祖省亲。

【注释】:

①彭民望,名泽,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还乡后,生计艰难,李东阳闻知,写此诗表示不平与同情。

②“斫地”句:化用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句。阑,残,尽。

③“归来”句:《战国策·齐策四》载,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铗(jiá颊),长剑。

④布褐:粗布衣服,古代平民所穿。

⑤木叶下:树叶飘落,指秋季。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长安:汉、唐的都城,后代指京城。诗中指北京。淹留:滞留。

⑦苜蓿(mùxù木序)盘:形容清苦冷落的生活。《唐摭言·闽中进士》:“薛令之……累迁左庶子。时开元东宫官僚清淡,令之以诗自悼,复纪于公署,曰:‘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苜蓿,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可作饲草,其嫩芽人可食。

【简析】:

此诗为明代政治家、诗人李东阳寄给好友,也是当时著名诗人彭民望的一首诗。这首寄友诗,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其中深含对友人胸怀大志而穷途潦倒命运的不平和关心。

此诗起句化用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拔地而起,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彭英雄失路,托足无名的悲哀之情,也把彭的才力、气魄展露无遗。后句用《战国策》中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之典,说明彭有冯谖那样的高才,又说明了他目前穷困潦倒的处境,其中贯注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颔联把彭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借秋风、夜雨精雕细刻彭的生计维艰,凄凉无偶。对仗工整,宏大精巧。

颈联在景语中渗入情语,设身处地,写所见所思。是说在秋风中,落叶纷飞,悲从中来,叹年华流失,世情冷暖,而知己廖廖。此句景中有情,情中见景,语调低沉,有如喟叹。

尾联是写自己,说彭已失意而归,但自己却为了生计仍然淹滞京城,虚糜岁禄,无法与彭相对共慰寂寥。诗中"苜蓿盘"典故,见唐薛令之为东宫侍读,生活清贫时所做的自嘲诗"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苜蓿是一种牧草,其嫩芽人可食,后因以"苜蓿盘"指小官的清苦生活。诗中用"苜蓿盘"之典,一是说明自己清贫,无法资助他;一是说自己位卑,无法援引他。无可奈何的怅惘充盈字里行间。

【阅读训练】:

(1)、简要赏析本诗颈联“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4分)

2、请简析本诗塑造的彭民望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①颈联情景交融,描写秋风中木叶飘落的景象,营造清冷氛围

②惊叹年华逝去,感慨人情冷暖、知己难得。

2、①才能出众而不得志。首联用王郎和冯谖的典故写彭的才华出众而志愿难酬。

②生活清苦。颔联借秋风夜雨营造凄冷氛围,暗示其凄凉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