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6-21 手机浏览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范文篇1

关键字: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Abstract:intheurbanenvironmentworseningtoday,landscapedesignproblemmoreandmoreattentionbypeople.Thisarticlethroughtotheurban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andtheurbanlandscapedesignbasicprinciplesandmethods,andanalysisofthemoderncitylandscapedesignfuturetrendanddirectiondiligently.

Keywords:thecitylandscape;Design;methods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或由农村变为城镇都仅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则是任何城市都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景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城市景观的定义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心与重视。因此城市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理念也必须适应人性化和向持续性生态转变,真正建立起融物资、文化与生态为一体的科学理念。

2.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迅速,但由于建造时问的不同,建造材料和技术的不同,造成了建筑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

2.1、沿街建筑个性突出。形成了无序的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建筑物层出不穷,却造成了城市的沿街建筑的突出个性,形成了无序的景观,显得相当凌乱。

2.2、施工现场脏乱,割断了景观的连续性。有的工地采用了低矮的蓝色围墙,这样就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而且施工现场环境脏乱,低矮的蓝色围墙根本解决不了环境的问题。

2.3、建筑附属物挤杂,加剧了景观的混乱。在城市里广告牌、灯箱广告种类繁多,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设计风格和色彩的表现极为突出,不但加剧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混乱,也形成了一种视觉污染,造成了城市道路空间的识别性差。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中国有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盲点和误区。设计方案普遍存在只满足城市审美的需要,而不从当地气候与自然带分布的实际出发;景观设计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本来已经与自然界背道而驰的环境更加畸形;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者应从满足城市景观规划审美需求的设计误区转变为尊重生态功能、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的设计。

3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3.1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3.1.1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避免盲目抄袭、照搬;公共设施的尺度需与空间相协调,地面铺装应尽量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3.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4]。

3.1.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村镇的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得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作用。

3.2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3.2.1.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都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3.2.2.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保护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应尽量保留具有自然特征的河流廊道、城市河岸的带状公园和城市道路两侧的立体绿化带等。

3.2.3.解放思想,改变“见缝插绿”的保守观念

城市绿地建设应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应强化科学性,并且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性。

4结语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应当从生态环保、健康、艺术等方面进行设计,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增加人行道绿化,以艺术审美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指导,为人们创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5]。

城市景观设计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不读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婷婷,苏晓毅.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误区述评[J].云南农业科技,2009.

[2]陈丽勤.浅议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2010,(18).

[3]李永进.霍宇红等.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在于生态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对两者进行协调处理。生态设计是构建园林景观的基础,各生态元素的构建,要符合城市的生态基础,以及城市文化。而低碳城市规划,是对于园林景观生态体系的保障,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结构。

1.1关于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基于生态建设的城市设计,要对于城市效率、环保、交通等方面,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而且,城市生活逐渐分散化,基于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城市的综合建设,要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城市的发展趋势,融入其中。这样,城市生态设计的动态性满足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尤其是避免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城市的生态设计,离不开建筑结构的环保化,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型,是城市空间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绿色设计的实质所在。

1.2关于城市低碳规划

城市低碳规划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形式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理念绿色化。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社会的低碳建设,尤其是设置好规划蓝本,将经济建设的战略价值上升至社会功能之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尤其是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城市经济价值的创造。因此,城市低碳规划的进程中,需要基于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的产能结构,以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城市低碳规划,在于城市发展的定位,低碳的理念要落实至产业发展和居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尤其是基于居民的生活理念的转变,有助于低碳规划落实至实处。同时,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的规划中,关于低碳理念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各项低碳指标的制定,以规范的规划思想,确定城市低碳规划的定位。加之,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发展走向,确保低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并且,基于社会、政府、市民的一体化模式,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2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2.1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构建的原则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而且在规划的当中明确好规划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2.1.1经济建设应该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即为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好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经济的建设需要服从城市生态建设的控制和分配。

2.1.2在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城市的建设中,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的基准,尊重生态工程建设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要在不改变原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2.1.3注重体现生态系统的实际功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关系质量。

2.1.4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只是单一的植被种植,而更多的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规格做到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而确保生态工程的功能。

2.1.5生态系统要整合好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结构。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时,依据这些文化特色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

2.2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

2.2.1山水结合的景观园林生态城市规划。这种生态系统的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特点,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突出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生态规划在广西的柳州、桂林做的比较成功。

2.2.2观光旅游的生态规划。现在的城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在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审美要求,打造出适合休闲旅游的景观园林。

2.2.3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保留。因此,现在的城市景观园林生态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的打造。

3结语

当代的城市发展,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而更多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2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

2.1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避免盲目抄袭、照搬;公共设施的尺度需与空间相协调,地面铺装应尽量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2.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4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村镇的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得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作用。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沈阳浑南的浑河沿岸的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仿佛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5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不读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