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人(收集3篇)
未来之人范文篇1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选择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与之对应的,是作出选择时需要的勇气越来越多。我相信,根据一般人的经验,一定时间之后,年龄与勇气的增长就成了反比。
因此,我坚定地在此刻作出选择,生怕日后再没有机会。
回望我的工作经历,经过苹果、SGI、微软、Google四个世界顶级公司的历练,我感觉到内心渐渐充满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让我从心底生发出很多有关产品的奇思妙想,我的一些思绪常常在空气中驰骋,却又被眼前现实中巨大的工作量所淹没。逐渐的,我希望我能有不囿于眼前紧密的日程表的一片空间,能够放松地让这些奇思妙想落地生根、发芽,以至于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去“惊喜”。不仅如此,我希望把所有聪明人关于科技的奇思妙想集中到一个盒子里,然后让它们经过碰撞,擦出火花,最终经过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形成独立的团队投入运作。我的理想是让这个盒子成为“哈利・波特的魔法书”,产生“改变世界某个细枝末节”的魔力。
在谷歌中国工作期间,时常有人问我对别的工作是否感兴趣?也有猎头悄悄地给我写信。但是,我恪守着对谷歌的承诺,尽心尽力、忠实地跟随着那些紧密的时间表旋转。今天,当一个新的节点出现的时候,我知道谷歌中国已经从平地跃起,走入了大多数网民的视线,成为一家成熟、稳健、受人喜爱的公司。此时,我终于看到那片更广阔的森林向我招手,尽管通向那里的道路也许满是荆棘。
过去这11年断断续续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以及父亲对我的影响,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充满了难以表述的感情。因此我毫不迟疑地仍将下一个目的地定位在这里。尤其是我与中国青年十年的交流与接触,让我相信这里的智慧内存无比强大。
父亲曾经想写一本书,叫《中国人未来的希望》,而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和中国的青年有着近距离的交流。我相信,中国青年的未来,正是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因此,当时机逐渐成熟,我终于可以轻装前进,和中国的年轻人站在一起时,我将把毕生工作所得的经验亲手教给他们。
是的,这就是我的新选择了。
审视自身,为什么我的内心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我与我在读博士期间的同学兰迪・鲍许教授有着十分相近的想法。罹患胰腺癌的兰迪在过世前曾经做过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该讲座的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被点播了上千万次,《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兰迪除了告诉人们应该不断打破自己内心的砖墙,克服恐惧追寻自己内心的梦想之外,还讲到了真正伟大的目标: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一个助人圆梦者。
他说:“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我越来越相信,当我已经完成了很多梦想之后,我更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这将比个人单独的成功更具有意义,也可以将我个人的力量尽可能地放至最大。
我一直认为兰迪教授所说的“Leadyourlife(引领我的一生)”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Leadyourlife”而不是“Liveyour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人的一生就不会再有遗憾。而如果说之前的选择我是在一个框架之下,那么现在的选择,更有“Leadmylife”的色彩。
因此,我热切盼望着和中国的年轻人并肩作战的日子,那将是一段更为大胆的、未知的旅途。
这就是我最新的关于选择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将会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每一步走出都会决定着“人生下一步”这个严肃的命题。它如此玄妙,又如此令人紧张。很多的中国青年都在不同的场合问我,怎样才能拥有选择的智慧?
我的答案就是,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向人生更远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嚣所迷惑。
未来之人范文篇2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未知之数,引路明灯
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从牙牙学语的稚儿到意气风发的青年,漫漫人生,广袤天地,充斥了太多的未知与困惑。也许有人认为,未知是困住前行脚步的迷雾,可在我眼中,它却是一盏引路明灯,照亮远方。
未知给予我们以敬畏之心。人们常说,当一个人懂得越多,就越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未知给了学识渊博之人以一颗时刻充满敬畏的谦逊之心。宇宙广阔,从漆黑天穹到璀璨星河,人类的发现不过泥牛入海,在自然宏伟面前,不值一提,正是因为这份未知,我们才会去敬畏自然,敬畏命运,敬畏人生。古有夜郎自大,蚍蜉撼树。不识未知,不辨他长,不明己短,最终惹人发笑。如果说这只是傲慢自大所带来的最轻后果,那么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缺失了敬畏之心,忽视了未知磅礴力量的种族,就会妄想征服自然,结局往往反噬已身,遭到来自自然的可怕报复。
未知给予我们以进取之心。因为梦想遨游天际,不明星空秘密,所以催生万户飞天的壮举,催生宇航事业的发展。未知就像是伊甸园里的果实,它瑰丽而诱人,也许暗藏风险,但摘下它,却意味着告别浑浑噩噩,获得为人的智慧与清明。未知是一片梦想抵达却永远无法停靠的彼岸,它是神秘的、绚烂的,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推动着文明的小舟乘风破浪,于迷雾中不断前行。感谢未知,给予了混沌中的人类以探索进取的心。点燃了文明的火种,从此脱离走兽,拥有智慧与未来。
未知给予我们以创造之心。一张白纸可以涂抹万物,一片未知是创造力茁壮成长的土壤。未知才会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浪漫文艺创作;才会有万仗高楼平地起的伟大人类奇观。未知为想象力插上飞天的翅膀,想象为创造点亮彻夜的明灯。
青年的我们,初长成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生太多的困惑与迷惘。未知的恐惧总会萦绕心头。但是,请坦然面对,因为未知不是不可知,而是等待探索。它是人生的必然风景,它的漆黑神秘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无限可能,如果我们直视它,它就是垂天之羽,飞云之楫,是斩断荆棘的利剑,是破开迷雾的明灯。
小仲马说:“人生真美好,看你戴什么眼镜去看。”未知亦然,它不是触不可及的虚妄,而是近在咫尺的甘美果实。愿我们正视未知,勇于探索,让未知化为引路明灯。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作文范文两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祖国如诗
东眺是三江的浩浩荡荡
西顾是雪域高原的守望
南下的寒潮挟着巍巍沧桑
北上的季风吹来滔滔浪潮
蜿蜒的海岸线像一只弓
如万箭齐发迸射风起云涌
那东经北纬的坐标点密密集聚
是国之领土凛然发声
恰如诗的辽阔天地
恰如诗的铿锵东方
仰韶的陶彩拔开黄沙大漠
青铜的方鼎承载岁月悠悠
望长安未央听天籁清风
临帝京紫禁睹九五威严
炮火声声轰开沉睡的户牖
马蹄哒哒踏遍四海八荒
五四火炬烈烈燃烧
中原大地焕发新貌
七十春秋拳拳热忱
铺下炎黄万代的复兴之路
那跨越世纪的时间轴徐徐展开
是国之历史庄严起誓
恰如诗的词句华美
恰如诗的意象纷呈
秉承儒释道的蕴藉内敛
保有五千年的坚实步履
竹简上用小篆刻下的
是礼与法的兼容并蓄
宣纸泼墨留下千古风雅
歌赋与序引凝于笔尖
野菊开遍了逸士的山下
劲竹生长于君子的胸中
兰亭的流水淌入洞庭的湖泽
燕山的皓月照向廿四板桥
那平平仄仄的音韵缕缕不绝
是国之文明毅然盛放
恰如诗的意境隽永
恰如诗的内蕴绵长
她可低回婉约
坚守含而不露的秉性
她亦可高亢豪放
让环宇听到东方的雄浑
啊,祖国如诗
抒写的是炎黄儿女的血脉
吟唱的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啊,祖国如诗
与天地兮长久
与日月兮同辉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探索未知,未来可期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探索未知,未来可期”。
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无不处处充满未知,而这些未知带给我们的东西,谁也无法想象,有时候甚至让人感到迷茫或者恐惧,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总是进步的。我始终坚信一点,只要奋力拼搏,未知的未来便值得期待。
未知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纵观历史,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正因为未知,就使得人类有了探索的欲望,然后人类就根据心中所想,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可以使人类的进程向前迈出一大步。正是因为人类对天空的探索,就有了中国古代万户飞向月球的壮举,万户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探索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人类终于具备了飞向宇宙,翱翔苍穹的能力。
未知培养了人们求索和发现的能力与勇气。对于未知事物,人类总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人类就有了破解难题的信念和决心,就有了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女科学家屠呦呦就是在寻找疟疾药物中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特效药,从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为人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努力拼搏,不畏惧任何困难,全身心的投入事业,解决一个个的难题。他们或许也有过对未知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决心和勇气,从而获得推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同学们,未知并不可怕。有作家说:人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坏。所以我们对未来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淡然对待当下的困难。只要努力拼搏,一切困难都会主动低头。
同学们,未知,不仅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在生活中,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努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排除各种阻碍,要有足够的胆识和才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造精彩的人生。即使最后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但我们曾经努力过,获得过阶段性的成果,有过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或许就是探索未知回馈给我们的礼物。
未知,代表着我们尚未认知的世界,尚待探索的未来,代表着社会和人生难以预测的未来。未来或许辉煌,或许迷茫,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有决心面对未来,那么未来一定会充满阳光。
未来之人范文篇3
关键词:德育技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56-02
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其需要承担技能培训工作、推荐就业工作以及技能鉴定工作。整个学校基于对自身办学优势的充分遵循,建立在对云浮市以及广东省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专业设置方面具备包括汽车维修、机床切削加工、数控加工、机电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以及会计电算化在内的相关优势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倾向于专业性、复合型以及创新型这三个方面。本文现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教学实践开展情况,针对未来德育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技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分析
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中,德育学科自身就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于技校人才培养而言,其作为学校各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同样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换句话来说,未来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不但不能分离,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的相互适应与促进。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持续性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其所表现出的发展需求同样处于变动与发展状态下。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人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准确判定,从而能够将系统开放性特征与可持续性发展特征充分融于德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过程当中。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技校发展过程当中,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推动人自身的发展,充分确保人自身发展需求能够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保持一致性特征,这一点作为未来德育的发展基础与方向,需引起关注。
结合中职院校定位的特殊性(中职院校的基本定义为:建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具备技能优势与高素质的综合性劳动者)来看,中职院校应当在针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基本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而与之相对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应当表现为:在充分契合时展背景下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同时,从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入手,展开积极创新,确保理论体系研究能够与时代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且稳定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未来德育工作的发展而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言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人才复合型特征、专业性特征以及创新性特征均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技工院校所立志于培养的人才不仅针对知识、技能有着系统要求,同时还包括对人才思想政治及思维意识方面的要求。按照此种方式,要求技工院校学生能够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意识: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在政治立场上保持坚定不移的特性,能够热爱身处的祖国,能够热爱祖国的一切,并将祖国利益的实现视作自身努力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在面对恶劣环境下所能够表现出的自信、积极与乐观心态,同时还应当在具备勇敢拼搏与创新的发展意识。
按照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技工院校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是一种能够积极面对新鲜事物,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应用新鲜事物的综合性人才。只有在德育工作的支持下,为技工院校此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动力,才能够更为有效的推动技工院校所培育人才的智育全面发展。
2技校人才的培养应当不断发展并优化德育教育的开展分析
首先,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指导学生能够独立且正确的分析现实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德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并吸收到的所有知识与理论,其最根本性的目的仍然在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指导。特别是在人才创新型培育方面,如果无法做到教学工作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融合,则并非称得上是对人才的有效培养。在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遵循的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能够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深入现实生活当中,以实践的方式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与此同时,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得到有效强化,这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而言无疑有着重要意义,而这对于技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健康发展,一方面实现与德育教育基本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技校专业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可靠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化、生动化且有序化的校风校纪。不难发现:受到传统应试性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也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应试性特征。这使得技工院校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以服从为第一反应的教学分为当中,对于学习的兴趣及行动实施质量低下。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新时期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应当基于对素质教育相关了理念的充分遵循,在教学过程当中支持并鼓励学生敢于抒发自身的观点与见解,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充分调动;(2)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着眼于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从德育工作的研究视角角度上来说,适应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需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特征。技工院校可以以年度性的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方式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感染与熏陶。与此同时,技工院校还可以通过对班级及整个校园环节布置措施的优化,达到感染学生的关键目的。诸如将校规校纪挂设于班级内,悬挂国旗等多种方式,均能够达到开拓技工院校学生多样化成才道路的关键目的;(3)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予以重点关注以外,还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小组性活动或是班级性活动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按照此种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并锻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而这同样是现代经济社会对于技工院校所输出人才的要求所在,值得关注。
3结语
从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研究视角作用下,不难发现:尽管在构成方面,人的个体化差异极为显著,但在人社会性需求方面,差异性构成要素作用下人的需求却倾向于表现为一致性状态。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不论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又或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生存与竞争,均应当成为德育体系下工作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德育作为人自身发展过程中关键内容,对于“人本”内容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未来德育工作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兴亮,郭潇,原宪瑞,等.基于成长过程的“2+X”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2(5):67-68,71.
[2]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19-21.
[3]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12.
[4]殷世华,张卫星.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德育水平――浅谈“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4-5.
[5]李祖超,王夏露.导师主导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36(4):65-68.
[6]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