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6-22 手机浏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范文篇1

针对目前高校师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师资建设队伍的组织保障力度

高校必须真正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到党委工作目标,纳入到校长工作目标,纳入到整个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纳入到学校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加强对全校职工的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教育大家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教育管理干部和后勤职工发扬奉献精神、服务精神,甘当绿叶,从而使全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师资建设的大好环境。校、院、系都要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规划要有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思路、主要措施、组织保障等一系列必要的内容。

第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计划、多形式地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使高校教师能够具备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崇尚科学、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学校师德规范。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师德教育、师德考核以及奖惩、监督等各项制度,实行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从时间、经费上保证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单科进修、学术交流等,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紧跟时代科技的脚步,及时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学、研究手段。同时,选派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讲师和助教的指导教师,实行导师责任制,定期组织教学观摩,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德才并重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能否迅速提高,关键在于这支队伍的学术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择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在教师总量基本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的基础上,要从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出发,实施优秀人才计划,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学校应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等。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上岗、任期考核”的办法,从国内外吸引、遴选和造就几名能领导本学科进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第四,优化结构,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秉承精干、高效原则的同时,应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需要,确定师资队伍的发展规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为此,一是要合理调整职务结构,在整体上形成一支初、中、高级职务比例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二是提高学历层次,教师学历层次在目前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争取达到85%左右,留用或引进教师应以博士为主;三是调整专业结构,教师的专业结构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适当调整;四是优化学缘结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态,在外校完成学历教育、或在国内外完成跨学科学历教育的教师大致上以占全部教师的40%为宜。五是年龄结构,理想年龄分布状态应每5年为一段,每段平均控制在占全部教师数的14%至15%为宜。

第五,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

为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外流问题,就要改革管理体制,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待遇,稳定学术骨干,吸引高层次人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重奖。通过教师职务评聘模式改革,以聘代评,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建立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评聘机制。通过严格考核机制,以考定绩,以绩定岗,以岗定薪,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在人员流动方面,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接收和优秀人才的引进。

第六,发挥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些老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多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人文教育的功底,他们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求实精神,是我们开展人文教育的生动教材。而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已处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但他们还不够成熟。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质、传授教学经验方面的传帮带作用,让中青年教师不断完善、成熟起来,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战线的主力军。

第七,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教学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紧密相连。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方面,教师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以此增加教学信息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应当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素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塑造、性情陶冶施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实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范文篇2

一、加强领导

我镇为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建立定期联系会制度,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把农村人才的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版权所有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到政府工作整体中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实施。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开展。

二、提高人才在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我镇现有在职机关干部17人,专业技术人员94人,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大户12人。我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稳定和发展农村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引资工作,大力培养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对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农业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

为了切实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我镇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制定好农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三个层次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受过正规农业专业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农业各专业初、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我镇在教育、卫生方面共有专业技术人才82人。二是培养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乡镇农技人员12人。三是培养农民中涌现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12人,包括农村的各类能工巧匠,版权所有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的专业人才,中介服务经纪人,从事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和其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四、采取积极政策,稳定现有农村人才队伍

我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作为党委政府,关心这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他们的相关待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落实农业科技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1、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的职称评审不受申报指标限制,论文、外语等不作硬性要求。2、在农业推广机构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全部纳入财政预算。3、提供一定的政策、资金,稳定人才。4、对于农技人员承包鱼塘、土地开发的在政策予以大力扶持。××*、××××等承包大户在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五、强化培训工作

抓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的业务培训。研究制定了培训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时间、内容、方式方法、目标任务,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拓宽了培训渠道,积极选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进修。经费财政补贴一点,单位补贴一点,自己筹一点等多种渠道筹集培训基金,努力解决好培养经费来源的问题。

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我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明确职责要求,保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全法权益。2004年,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机构改革文件精神,积极为农技推广机构核定编制、配备人员,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政府财政部门落实有关农技推广经费预算,保证其足额到位。2004年,我镇12人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专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经济实力。围绕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疫苗、农机具及配件等搞好经营,开展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七、存在问题

1、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2、总体水平偏低。3、队伍不稳定。4、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由于财力、物力投入有限,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影响了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要提高对农村人才工作的认识,把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我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自觉地将工作重点及时转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来,转到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来。按照“科教兴农”总体战略要求,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八、对策与措施

1、招聘高技术的农村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范文篇3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保证。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民政、社区类社会工作人才也具有上述特点,从长远地看,社会工作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职业评价,是难以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建设的“工程师”,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要在努力营造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调查研究,制订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措施,落实领导部门责任制。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把舆论宣传放在重要位置,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关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加入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级梯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育机制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可以起到引领社会工作人才集聚的效应。根据人事部、民政部联合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结合宁波市民政、社区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可以在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同时,研究制定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准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准社会工作者证书登记管理办法,实施低门槛进入、逐步提高的培训管理,连同部级的社会工作师评定及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体系。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人事部、民政部等部门关于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的相关规定和办法,组织部门应该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动员、组织、培训、考核广大的具备社会工作基本素质的人员,尽快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长远地看,还需要建立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有利于拓宽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范围。如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明确岗位设置标准、等级设定要求、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相关机构配置注册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公益性岗位中配置注册社会工作者,在县(市)区组织先行试点,结合机构和岗位职能开展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