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技术和管理(收集3篇)
草莓栽培技术和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草莓;日光温室;管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182-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农业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守住耕地红线,向生态农业的转变。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温室连作障碍、土壤盐渍化、农药化肥污染、土传病害加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统筹规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立体栽培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1-3]。管道无土立体栽培是目前农业发展具有突破意义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无土栽培不仅克服了传统栽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无土栽培具有节约用水清洁卫生省力省工、易于管理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面积,对未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4-7]。
1设备安装
1.1设备组成
管道立体栽培设备组成包括镀锌立体A字形架、PVC栽培槽、基质、输水管道、微润管、压力表、储水桶、排水设备。
1.2立架搭建
立体架采用三角铁搭建成A字支撑固定,A字架用每隔1m在1个三角架顶上焊接一根三角铁连接而成,三角架用3条三角铁焊接成一个高约1.7m、底边约1.2m的三角形。立架两边每隔30cm高度就焊接一根约10cm高且与地面同平的半圆钢圈用于摆放PVC管。为了方便人工操作与有效利用采光度,A字形架斜度为60°,每层管道相距30cm。
1.3管道设计
栽培管选用口径为110mm的PVC管道,管道长度5m左右,在其上面每隔5cm开设长宽约5cm×80cm的长方形开口,在管道底部每隔5cm打孔径约为5mm的排水眼,管道两头由专用的PVC部件封堵并留一个孔径为2cm的小孔,方便微润管的穿入。
1.4管道架设
将设计好的管道按照A字形架高低依次摆放调整水平,保证管道开口水平且朝上,同时调整管道靠近过道一侧伸出长度不超过5cm,方便正常的农事操作管理。
1.5填充基质
将管道架设调整水平后,将基质拌湿,一般以60%为宜,用手握一把基质,没有水分挤出,松开手会成团,但轻轻触碰,育苗基质会散开为最佳,然后通过管道开口处填入基质,用力压瓷实,基质填满整个管道为准。
1.6输水系统组成
整个输水系统由3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养液储水设备,该部分主要包括1个施肥罐和1个储水桶,施肥罐放置于水平地面,储水桶放置于离地面高5m的高架上。第二部分是供水系统,为了实现不同高度供水均匀,在供水系统的首部安装压力表,通过出水阀调节压力大小,供水系统由20mm的管道构成,每层安装按照“工”字形。第三部分是回水系统,回水系统与供水系统基本相似,在回水系统的末端有一个高度超过储水罐的排气管,通过排气管能将整个系统中进入的气体排出,保证整个输水系统稳定的水压。
1.7铺设微润管道
按照组装好的输水系统进行微润管道的铺设,每个栽培架铺设一根微润管,并且通过阀门及压力表保证上下微润管管壁压力一致。微润管铺设在栽培管道的中间部位,两端通过阀门螺丝链接,严格保证不漏水、不透气。
2草莓品种选择
为了争取春节上市,一般选择春香、明宝、丰香等休眠期短、从花蕾到开花历时短、坐果率高、耐寒、耐阴、抗病性强的品种[8-10]。
3备苗及定植
温室管道化栽培,要求秧苗在冰冻前完成花芽分化,以供应春淡市场。一般于10月上旬定植,定植前7d,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栽前剪除老叶、病叶、匍匐茎以及烂根,剔除小苗、弱苗。定植时,根颈部用海绵裹住,塞到管道孔中固定即可[8-10]。
4定植后管理
4.1温度管理
现蕾前,白天、夜间温度分别保持在24~30、8~10℃,>30℃自动放风降温;现蕾期,白天、夜间温度分别保持在25~28、8~12℃;开花期,白天、夜间温度分别保持在22~25、8~12℃,若出现-2℃以下的低温,雄蕊花药变黑,雌蕊柱头变色,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产量;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夜间温室分别保持在25、8~12℃[8-10]。
4.2湿度管理
为了防止草莓发生病害,温室内的湿度不宜过大。开花期,温室内的湿度应控制在40%~50%,高于50%自动通风换气。草莓属喜光植物,11月中旬至次年1月要采用红色植物补光灯进行智能间歇性补光,以提高其光合效率,促进草莓的营养生长。补光时保持棚内温度为15~25℃[8-10]。
4.3叶面肥管理
草莓全生育期一般每7~10d喷0.2%~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1次,尿素在前期喷洒,磷酸二氢钾用于开花后。
4.4授粉
可通过放蜂、花期通风、人工点授和品种搭配栽培等措施加大异花授粉几率,从而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一般温室内放蜜蜂15~30箱/hm2,蜜蜂总数控制在15万~30万只/hm2。也可用毛笔在10:00以后人工授粉,或用扇子扇植株上的花朵等方式进行辅助授粉[8-10]。
4.5疏花疏果
在草莓生育期间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使植株受光均匀。一株草莓有23个花序,每个花序有530朵小花。为保证果实大而整齐。在第1朵小花开放前疏掉部分花,每个花序留10~12朵花[8-10]。
5病虫害防治
管道化栽培草莓很少发生病害,一旦发现及时去除,并喷多菌灵6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等。春季,用印楝素、苦参碱500倍液等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红蜘蛛[8-10]。
6适时采收
12月下旬发现果红时应该及时采收,每天采收1次。采收时要根据品种情况科学把握成熟度,对于一些硬度大的可以等果实着色完全再采摘,对于一些硬度小的一般要在转色达到60%时进行采摘;采收时果柄不能太长,以免刺伤别的商品。采收后要根据果实大小、形状进行分级,分类包装。
7参考文献
[1]王慧,周宇宁.浅谈节能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6):59-60.
[2]连青龙,鲁少尉,李邵,等.设施草莓储热立体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3(1):32-34.
[3]付凤琴,陈新保.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模式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05(6):47-48.
[4]李小晶,袁信,李雅凤.日光温室草莓固体无土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5):234.
[5]董静,张运涛,王桂霞,等.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研究[J].北方园艺,2011(4):71-73.
[6]赵国丽,陈建华,李蕴莹,等.日光温室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09.
[7]石慧芹,李成,陈培民,等.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114.
[8]赵根.草莓的管道化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24-25.
草莓栽培技术和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草莓;红颜(99);日光温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千山区判甲炉村现有日光温室草莓栽培面积4hm2,主栽品种为红颜(99),该品种是判甲炉村2004年引入鞍山地区栽培的日本品种,果肉红色,果实甜,芳香味浓,风味独特,口感极佳,具有优质、丰产的特性,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
草莓繁苗地选择地势平坦、透气性好、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施腐熟农家肥45t/hm2以上,旋地起垄,在夜间最低温度大于0℃时开始栽苗,种苗定植1.05万~1.35万株/hm2。栽苗时穴施15~20g磷酸二铵、尿素各1/2的混合肥,混合肥距离根系10cm以上,栽苗后压实根系边际土壤,浇封窝水,覆盖地膜;当外界白天最高气温24~25℃时打孔,1周后去掉地膜,中耕除草。栽植种苗要求:根茎粗壮,茎粗0.6cm以上,具有8条以上主根,须根多,无老化根,无病虫害。中耕除草,经常清除病、老、残叶,及时摘除母株上的花序,以提高苗木繁殖率[1-2]。7月15日前追施2遍化肥,一次为磷酸二铵、尿素(2∶1)混合肥,另一次为复合肥(N+P2O5+K2O比例15∶15∶15),施30g/株;7月15日以后,原则上不再使用化肥,以叶面肥为主,叶面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料或0.5%磷酸二氢钾。8月10—15日,将具有3片叶以上健壮子苗假植,间干间湿,控肥控水,培育壮苗。
2整地定植
定植前清除田间杂物,重茬3年后,利用98%垄鑫(棉隆)微粒剂进行土壤消毒。地面全层混施农家肥(猪圈粪)75t/hm2以上、磷酸二铵1800kg/hm2、硫酸钾375kg/hm2,旋地起垄。垄南北向,垄长7.5m,高40cm,垄距85cm,垄面宽60cm,每垄栽2行,株距15~20cm。9月15—20日定植,带土定植。定植苗标准为5片叶以上,茎粗1.2mm以上,主根10条以上,须根多,单株鲜重35g,保苗18.75万株/hm2。注意定植方向,使草莓根茎的弓背朝向垄的两侧。定植深度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顺垄沟浇透水,1周后再浇1次缓苗水,然后浅中耕,促进发根。
3田间管理
鞍山地区一般在10月10日前后盖棚膜。棚膜选用聚氯乙烯无滴膜。保温后10~15d覆盖黑色地膜,同时在每垄的2行中间铺设滴灌管道。覆膜后立即破膜,将苗掏出,破膜孔不宜过大,以保证草莓根系集中区的地温保持在5℃以上,使根系保持旺盛生长。草莓果实开始着色时,采用摘老叶和铺、挂银色反光膜等措施改善光照条件,生长期温度白天27~28℃,夜间8~10℃;现蕾期白天温度24~26℃,夜间10~12℃;花期白天25~26℃,夜间10~11℃;结果期温度白天21~23℃,夜间8~9℃;3月以后尽量降低夜间温度,若温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应用火炉升温或进行放风降温[3]。
4肥水管理
草莓是喜肥作物,10月20日至初果期,滴灌追施复合肥(15-15-15),每次225kg/hm2,间隔12~15d,结果期加大磷钾肥用量。叶面肥以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料为主,浓度为300~500倍液,间隔10~12d,搭配使用0.5%磷酸二氢钾。果实采收期,冲施复合肥,间隔20~25d。由于草莓根系较浅,植株小,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现蕾至开花期土壤水分应充足,以田间持水量70%为宜,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在80%左右为宜,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以60%~65%为宜。灌水量宜少量多次。一般保温前、保温后盖地膜前各浇1次水,以后应结合追肥灌水。装有滴灌设施者每周滴灌1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4]。
5花果管理
开花前摘去黄化老叶、病叶和生长弱的侧芽,以改善光照,集中营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开花前7~10d,放蜂7.5万只/hm2,授粉效果可达100%。一般只保留1~3级花序上的花蕾,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疏花疏果[5]。单株8片以上,按花序抽生顺序依次留果5、3、2个,疏掉残、次、弱和高级次花,摘除畸形病果,植株8片叶以下酌情降低留果量。
6病虫害防治
红颜(99)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中柱根腐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在病害防治上,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土壤消毒;开花前后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3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7参考文献
[1]马长春,苏兴智,李本良.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6);26.
[2]焦瑞莲.日光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5):56.
[3]李劲松.日光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6(8):18-19.
草莓栽培技术和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草莓;钢架大棚;高效;栽培技术;江苏邳州
中图分类号S668.4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3-0108-01
近年来,苏北地区钢架大棚草莓栽培有一定的发展,仅以邳州市为例,目前已发展到666.67hm2以上,元旦前开始采收上市,4月底至5月初结束,高产户平均产量达37.5t/hm2,产值近30万元/hm2,纯收入12万元/hm2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邳州市钢架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基地选择
草莓性喜偏酸性土壤,对土壤的要求是pH值5~6最适合,腐殖质的含量在2%~3%。因此,草莓园应选灌排方便、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地面平坦、地势稍高的地块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并消灭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cm)防治。基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同时要求交通方便,以城市近郊为宜。
2品种选择
草莓性喜温暖如春的气候环境,因此越冬草莓,应选择生长势强、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抗白粉病、休眠期较短、耐低温弱光、耐寒、耐阴的优良品种,如丰香、春香、硕丰、明宝、久能、法拉第、新明星等[1]。
3适时定植
8月土地空闲时,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猪牛、鸡鸭粪肥)75t/hm2,灌水后,施石灰375kg/hm2后翻耕,再用薄膜密封闷棚15~20d。闷棚后,揭开薄膜,施复合肥750kg/hm2。按冬季草莓条垄高40~50cm,畦宽60~65cm,沟深30cm、宽30cm标准整地。假植苗在9月上中旬定植,幼苗带土随起随栽,1垄定植2行草莓,小行宽25cm,株距20cm左右。
4肥水管理
4.1应用优质有机无机复合肥加膜下滴管
在施肥方面,除了要施足基肥外,必须选择应用优质有机无机复合肥加膜下滴管冬季栽培草莓,滴水管一般安放在垄上定植的草莓间。该方式可使棚内保持适当的温湿环境,抑制水分向棚室内蒸发,减轻病害发生,并可节省劳力。
4.2适时适量追肥
定植后约20d进行第1次追肥,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0kg/hm2;20~25d后进行第2次追肥,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这2次施肥后轻轻松土并浇水;在顶花序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约11月上旬)进行第3次追肥;顶果开始采收时(约为11月下旬)进行第4次追肥;顶花序的采收盛期(约为12月中旬)进行第5次追肥。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追肥,一般每隔20d左右施1次[2]。生产上还可进行根外追肥,液肥浓度控制在0.35%以内,用量45t/hm2。
4.3施用CO2气肥
CO2是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棚内CO2浓度经常低于大气,增施CO2能促进生育转旺,成熟期提前7~14d,并能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反应法提供CO2,利用碳酸氢铵和硫酸,通过CO2发生器,产生CO2直接放到大棚内。
5温湿度管理
10月底前后开始扣膜保温,并铺盖黑地膜。黑薄膜剪为2幅,2幅重叠处安放滴水管。当气温继续下降至夜间低于5℃时,在大棚内应加扣套棚。当夜间最低气温降低至0℃以下时,应在草莓垄上加盖小环棚。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12~15℃;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开花期白天控制在22~25℃,不超过28℃,夜间10℃左右为宜,不低于8℃;湿度控制在40%~50%。果实膨大成熟期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5℃上;湿度保持在60%~70%[3]。
6花果管理
每座大棚放养1桶蜜蜂授粉。蜂箱最好在草莓开花前到4d放入大棚,棚内蜜蜂密度一般以1株草莓1只蜜蜂的比例进行放养[4-6]。每株草莓留15~16张展开叶,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每个花茎留6~7个侧果、1个顶果,疏除花小、果实不肥大、果梗短、畸形花果[7]。
7病虫害防治
草莓上的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根腐病、青枯病、灰霉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等。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地膜覆盖、水旱轮作、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及时清除田间病烂株叶和果实。同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8参考文献
[1]卢斌.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38,45.
[2]周厚成.草莓大棚栽培种植[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1.
[3]薛涛.大棚草莓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7(1):9.
[4]成玉波,冷学友,成玉富.大棚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5(1):72-74.
[5]王静,张立东.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