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收集3篇)
草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出口草莓;栽培技术
丹东市草莓栽培面积1.0万hm2,是国内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由于丹东市春季雨量适宜,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故而丹东市草莓果实品质上等,驰名中外。丹东温室及冷棚草莓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温室及冷棚的末季草莓及露地草莓主要出口法、德、英等欧盟各国和韩国,年出口量8~10万t。出口果的标准:单果重7g以上;果形端正,无畸形果;果面全红,无白尖;无病虫伤害;农药残留不超标(欧盟标准)。现将出口草莓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1苗木选择与定植
1.1苗木选择
丹东栽培草莓历史较长,草莓线虫危害严重,受害株率有时达30%~50%,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生产上必须应用组培苗。主栽品种有哈尼、森嘎拉(ss)、蜜宝(达嘎)。为了保证栽后缓苗快,一般苗除老叶外尽量保留新叶,最低保证两叶一心。
1.2定植
1.2.1春季定植春栽的优点是用苗少,但前期土地利用率较低。一般每666.7m2均匀撒施腐熟鸡粪、牛马粪3—4m3,然后顶凌耙地,再做成宽90~110cm畦,覆黑地膜提高地温、防草害,在畦中央按80—100cm定植1株。也可在顶凌耙地后,按50—60cm距离起垄,然后将腐熟的鸡粪、牛马粪每隔1个垄沟撒2个垄沟,每666.7m2均匀撒施3~4m3,再将撒粪的2个垄沟耧平做成畦,覆黑地膜,在靠近畦两边按80cm~100cm锯齿状定植1株。
1.2.2秋季定植秋栽的优点是前期土地利用率较高,但用苗量较大。一般于立秋后每666.7m2均匀撒施腐熟鸡粪、牛马粪3~4m3,耙平,做成宽90—110cm畦直接定植,每666.7m2定植8000—10000株。
1.3定植后的管理
当春栽定植苗的匍匐茎发出后,要及时压蔓领苗,压蔓时一定注意被压部位与地膜下的土充分接触,千万不要压在地膜上。繁苗密度达到标准后,要及时摘除匍匐茎。对秋栽的定植苗要及时中耕除草。
2土肥管理
2.1土壤管理
中耕除草是生长季节重要的管理措施,必须及时进行。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对春栽草莓园每间隔两畦,在畦沟中间种植一行早玉米,每666.7m2可种植700余株,大约可收入500—700元;对秋栽的园片,前茬可种植甜瓜、西瓜和春白菜等。草莓园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以防止果品农残超标和影响苗生长及匍匐茎的分生。
2.2施肥
草莓追肥、施基肥通常用撒施或沟施。
2.2.1追肥一般于花前10~15天追第1次肥,花芽分化前(8月中旬)10~15天追第2次。第1次追肥氮:磷:钾比例为2:1:1;第2次追肥为1:1:1。也可以使用发酵的农家肥,在地两头、中间挖一土坑,坑的大小、数量依园面积而定,坑内用塑料膜衬上,以免漏肥,将农家肥与水按1:4—6放入坑内充分发酵后施用。第1次施用在揭防寒膜后,第2次在刈割老叶后,第3次在9月初。第3次可将已发酵好的农家肥液再加1倍水施入。
2.2.2基肥一般于刈割老叶后(8月下旬)施基肥。撒施或沟施充分腐熟的鸡粪、牛马粪。撒施的有机肥需晾干或拌沙使其松散后施用。
3病虫害防治
危害丹东草莓的害虫主要有蛴螬、草莓叶甲、蚜虫、红蜘蛛及梨卷叶象甲等;病害有草莓灰霉病、草莓蛇眼病、草莓V型大斑和草莓粘菌病。为了满足出口要求,于草莓花序分离期叶面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加阿维菌素,间隔7天喷第2次。有条件的园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等害虫。采收后对草莓叶甲发生较重的园可喷施阿维菌素。8月中旬用辛硫磷灌根防治蛴螬。草莓采收前25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果实膨大剂及未经试验测试的任何叶面肥。
4采收及采后管理
出口草莓要适时采收。采收过早影响品质,过晚则果实过熟影响外观。采收时要及时剔出病虫果并集中销毁。为确保果实外观品质,应及时速冻加工。草莓采收后的9月到防寒前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期,此期草莓能否迅速恢复生长会直接影响翌年产量,因此,采后要及时剔出老弱病苗、调整密度,立秋前后刈割老叶,但不要碰伤心叶。
5防寒
草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范文篇2
草莓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易栽培、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3],草莓原产于南美,目前在欧洲各国、日本、中国均有栽培。草莓果实为浆果,芳香,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随着北京市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已成为设施园艺不可缺少的种植种类之一[4]。
北京市长力金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有30亩(2hm2)番荔枝,是北方较大的番荔枝种植基地,园区内的番荔枝定植在日光温室中,种植的品种有‘AP番荔枝’‘姬粉娜’‘红皮番荔枝’等,幼树树龄一般在2年左右,基部茎粗为1.3~1.8cm,冠幅为55~65cm,需3~5年才能长成成树,幼树期间基本没有产量。幼树定植的株行距为2m×3m,土地占用面积较小,行间剩余较多空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2013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在番荔枝行间起垄套种草莓的栽培技术,选种的草莓为‘红颜’,草莓株型小巧,番荔枝行间距足够草莓栽培的需要,并且番荔枝幼树冠幅较小,不会影响草莓光照(图1)。
定植情况
番荔枝定植技术
番荔枝幼树于2011年4月定植在100m×
7m的日光温室中,株行距为2m×3m,每栋温室种植81株。定植前需要对定植的苗木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消毒,并按照苗木大小、根系好坏进行分级,选用壮苗。种植时挖10~20cm深的定植穴,将苗放入,保持根系舒展,填土提苗时需将土压实,埋土至与地面水平为宜,栽好后围绕幼树做树盘,浇足定根水。
草莓定植技术
2013年9月16日开始定植草莓,沿南北向在番荔枝幼树的行间做50个畦,畦底宽80cm,畦面宽60cm,高40cm,畦间距为2m。定植前需洇湿畦面,挑选三叶一心、根茎粗约为1cm的草莓裸根种苗,每畦栽植2行,行距20cm,株距18cm,按三角形定植,定植时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原则。为保证草莓在同一方向结果,便于管理和采收,定植时可将草莓植株的弓背朝向垄沟,每栋温室定植2750株。
水肥管理
番荔枝水肥管理
番荔枝水分管理分为4个时期:①发芽前后至开花期,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开花坐果;②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此时为需水临界期,水分不足会影响产量;③果实迅速膨大期需使土壤湿润,过量灌溉会导致裂果;④采果后期需结合施肥灌溉,恢复根系,保证安全过冬。
在番荔枝幼果期需每隔15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3.5kg/株,以保持土壤湿润,并在7月坐果后为幼树追施15:15:15的三元复合肥,施肥量为0.5kg/株。
草莓水肥管理
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和施肥。定植时浇透水,并在定植的1周内勤浇水。草莓缓苗后,铺设滴灌管,视植株长势和天气状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草莓开花期,每栋温室施入2kg的全水溶性复合肥(N:P:K=20:20:20);草莓结果盛期,每栋温室施入2kg全水溶性复合肥(N:P:K=16:8:34),保证果实膨大时所需的养分,之后每隔15天左右追施1次全水溶性复合肥。花期时可在植株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花果期管理
番荔枝花果期管理
番荔枝幼树一般会有1~3个果,但幼树应以生长为主,不需对其开花坐果有太多要求。若要保留小果,可在6~7月有效花果期时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为70%~90%,并进行人工授粉[5](即用毛笔在完全张开的花上蘸取花粉,授予半张开的花柱上),温度保持在15℃以上。
草莓花果期管理
根据园区草莓的实际生长情况,注意疏花疏果,草莓早期的生长势较弱、叶片少,为避免营养不足,需保证草莓植株不留花。此外,不同茬的草莓留果数量不同:头茬留5~6个果,第2茬留5~7个果,后期留3~5个果。草莓的花果期12月中下旬~翌年3月下旬,果实在1~3月上市。在草莓开花前3~4天应引入蜜蜂准备授粉,以保证草莓授粉均匀,减少畸形果,一般将1个蜂箱放置在温室中部,将蜂箱口朝向日光温室的阳面。
温湿度管理
番荔枝温度管理
番荔枝属于南方热带水果,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树体最低耐受温度为0℃。果实发育时期,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8℃为宜,最低不能低于15℃,最高不能超过30℃。不考虑开花坐果时,番荔枝幼树对空气湿度要求并不严格,只要室内空气湿度不低于50%即可。温室内夜间主要靠保温被等覆盖物和墙体放热来保持温度,白天则通过控制通风口的闭开程度来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
草莓温湿度管理
草莓属于温带中纬度水果,调控合理的温度是草莓种植技术的关键。冬季夜晚通过覆盖保温被等措施保证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8℃,白天保证室内最高气温不高于25℃,当室内温度高于28℃时需及时打开通风口降低温度。通风时尽量不要开下风口,因为下风口会造成侧风直吹种苗,影响其生长。在10月下旬可以铺设黑色地膜来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为宜。
通过对温湿度管理分析发现,番荔枝和草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需求有所不同,番荔枝幼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0℃,湿
度≥50%;草莓适宜的温度范围为8~25℃,湿度范围为40%~50%。因此将温室内的温度调整为15~25℃,湿度保持在50%左右,使室内温湿度同时达到适宜番荔枝幼树和草莓的生长需求。
病虫害管理
番荔枝病虫害管理
番荔枝在北方温室内种植时,病虫害发生情况较轻,常见的有根腐病,症状是根颈腐烂,叶片凋萎黄化,根内组织失色变黑,最后树体衰弱致死。目前防治番荔枝根腐病需重视防控,尽量选用不携带根腐病菌的种苗,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在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灌根。
草莓病虫害管理
草莓生产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和红蜘蛛,白粉病可使用硫磺熏蒸法进行防治,红蜘蛛可通过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来进行防控。
经济效益
处于幼苗期的番荔枝,基本没有产量,但温室内每667m2可套种草莓2750株,产量约为750kg,平均销售价格为75元/kg,因此番荔枝幼树套种草莓的生产模式每667m2可为园区增加产值5.625万元左右。但番荔枝成长为成年树后会因遮阳等因素不再适合套种草莓,此处所说的经济效益为幼苗期番荔枝(没有经济效益)套种草莓一年所得的收益。
讨论
由于番荔枝和草莓这两种作物的生育节奏不同,对环境条件和田间管理要求也不一样,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因此,合理调控温室内的温湿度环境,保证两者均处于适宜环境范围内对套种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总体来看,番荔枝幼树和草莓在定植、水肥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方面没有明显矛盾之处,是比较适宜套种的树种,但是在番荔枝幼树间套种草莓会导致土壤消毒操作困难,因此套种时间不宜过长,以1~3年为宜。
番荔枝是颇具热带特色的南方水果,是理想的观光采摘型果树。草莓果形美观,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极优,是观光园区深受欢迎的果品。番荔枝和草莓套种生产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丰富了采摘品种,填补了番荔枝种植前期的收益空缺,保证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北京市长力金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支持下,实现了番荔枝套种草莓技术,为园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番荔枝与草莓套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但该技术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需在定植草莓前通过高温闷棚、撒施消毒剂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消毒,但番荔枝是多年生果树,不能承受土壤消毒环境,未来可以考虑草莓隔年换温室种植或寻找不影响番荔枝生长的土壤消毒方法,这值得广大研究人员和读者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刘永霞,许永新,张素丽.番荔枝北方温室栽培技术[J].北京
农业,2010(13):21-22.
[2]高爱平,陈业渊,李建国,等.番荔枝属果树栽培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03,24(2):91-97.
[3]陈秀娟,糜林,章镇,等.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96-300.
[4]宗静,王亚`,张东雷,等.日光温室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
培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30(5):42-44.
[5]刘永霞,张素丽,许永新.北方日光温室番荔枝人工授粉技术
草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草莓;栽培;设施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呈丛状平卧生长,高度一般为20~30cm[1];果实鲜美红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深受人们的喜爱[2]。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设施栽培技术也日益进步。设施草莓种植技术在反季节种植果品中较为常见,能够在春节前后向市场提供反季节的新鲜草莓,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笔者总结了一系列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邳州地区设施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品种选择
草莓性喜温暖如春的气候环境,因此越冬栽培的草莓品种应具有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生长势强、采收期长、品质优、丰产性好、耐贮存等优点。如丰香、春香、女峰、日本九九等[3-4]。
2培育壮苗
在草莓浆果采收结束后,选用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母株抽生匍匐茎。栽培时壮苗应达到叶片大而厚绿,叶柄短粗,展开叶4片以上,根茎粗1cm以上,须根多、粗白,单株在25~35g[5]。
3定植
3.1定植时间
因地制宜。以邳州为例,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草莓的产量。定植过早,营养生长过盛,花芽分化延迟,只长苗不开花,前期结果少,影响产量;定植过晚,花芽分化始期,顶花序的果数减少且植株生长量小,结果少且小,也影响产量[6]。定植时最好选择阴雨、气温低的日子,以15~23℃为宜。
3.2定植方式
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垄台高30~40cm,上宽50~60cm,下宽70~80cm,撞沟宽20cm。株距15~18cm,小行距25~35cm。
栽植深度是草莓栽后成活的关键之一,栽植时要求苗心基部与土壤表面平齐。定植过浅,部分根系外露,吸水困难且易风干;定植过深,生长点埋入土中,影响新叶发生,时间过长引起植株腐烂死亡。
4定植后管理
4.1扣棚保温
邳州地区温室覆盖棚膜是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的时候,保温过早,温室内温度过高,植株徒长,不利于草莓的花芽分化;保温过晚,植株进入休眠,不能正常生长结果,影响植株的产量。
4.2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设施草莓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草莓根系的生长,从而使植株生长健壮,鲜果提早上市,此外覆盖地膜可以使花序避免与土壤直接接触,防止土壤对果实的污染,提高果实商品质量。一般在扣棚10d后的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地膜覆盖,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地膜展平后,立即进行浇水[7]。
4.3温度、湿度及光照管理
根据草莓的生长特点,设施温度管理指标为白天25℃左右,夜间12℃左右。
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要注意控制棚室内的湿度,因为湿度过大草莓容易发生病害,所以棚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70%。
长日照对于维持草莓植株的生长极其重要,为了不影响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可采用电照补光的方法来增加光照时间。
4.4水肥管理
一般在保温前、盖地膜前各浇1次水,以后每次追肥后都浇1次水。判断草莓植株是否缺水不仅仅是看土壤是否干燥,更重要的是要看植株叶片边缘是否有吐水现象,如果没有说明需要灌水:草莓设施栽培最好采用膜下滴灌,不仅可以保持草莓植株根茎部位湿润,利于生长,而且节约用水,节省人力。
在施肥方面,除了在定植前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要及时追肥。顶花序现蕾时进行第1次追肥,顶花序果实膨大时进行第2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进行第3次追肥,顶果采收后进行第4次追肥。以后根据果实生长情况酌情追肥,一般每隔20d追施1次。
4.5植株管理
设施草莓从定植到采收结束的整个生长期间,需要经常进行植株管理。要定期摘除老叶、枯叶、病叶以及新抽生多余的腋芽;及时疏花疏果,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要及早摘除,每个花序保留7~12个果实。
5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措施。定植前减少土壤病原菌、害虫和杂草的密度,在草莓生产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8]。
草莓病害防治最关键的是选用无病壮苗和做好土壤消毒处理。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可选用50%凯泽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以及叶螨,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6辅助授粉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蜜蜂辅助授粉技术。通过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草莓坐果率,降低畸形果数量,确保丰产。一般每667m2的棚室放置1~2箱蜜蜂,保证1株草莓有1只以上的蜜蜂。蜂箱最好在草莓开花前1周放入棚室内,以便蜜蜂能够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环境。
7采收
草莓是浆果型植物,收获过早,果实味道不好;收获过晚,不耐贮藏,因此要适时采收。鲜食草莓果实必须采用人工采收的方法,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轻轻放在采收容器中,摆放2~3层,层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压伤底部果实。另外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参考文献
[1]张产端.冬季温室大棚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8):43-44.
[2]杨肖芳,张豫超,苗立祥,等.东南沿海大棚草莓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3):175-176,213.
[3]杜夫侠,王传芹,杜淑彩,邳州市钢架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08.
[4)王绍志,刘琼.北方棚室草莓无公害栽培及病虫综合治理[J].中国园艺文摘,2014(3):190-192.
[5]王爱东.温室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博览,2008(16):70.
[6]程小伟.苏北地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