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果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7-24 手机浏览

果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范文篇1

关键词: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7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533165

1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分析

茶树病虫害可以分为病害和虫害2类。通过对国内各茶叶主产区的调查发现,国内茶树的主要病害类型有30余种,按照致病源的不同,可分为真菌、细菌、线虫和藻类等;而已知的茶树害虫类型有40多种,以昆虫为主,茶树的各部位都可能受到害虫的威胁,影响茶树的生长情况。

1.1茶树病害的主要类型

茶饼病,发病初期,茶树的嫩叶成淡黄色或红褐色半透明圆点,后随着病害的加重,圆点面积逐步扩大并扩大到嫩梢上,导致新抽枝条枯死,对茶树危害极大。该病害一般发生于潮湿、短光照季节。茶白星病,该种病害的发病特征与茶饼病相似,也是通过对嫩叶、嫩芽的危害影响茶树的生长,该病初期表现为针尖状的褐色小点,后逐步扩大,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失去采摘价值。该病害一般发生与低温、潮湿季节。茶云纹叶枯病,在调查结果中,茶云纹叶枯病的发病几率最高,分布范围极广,是茶树的常见病害,该病害导致叶片脱离,嫩梢枯死,影响茶树的长势和产量,是应该密切关注的茶树病害类型。该病害一般发生于高温、高热季节。

1.2茶树虫害的主要类型

蚜虫,蚜虫主要危害茶树的嫩芽,导致茶树嫩芽枯萎或畸形,影响茶树的产茶量。一般来说,该种虫害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茶丽纹象甲,该害虫的幼虫在土壤中过冬,天气转暖后破蛹而出,变为飞虫,呈黄绿色,该害虫以茶树的嫩叶喂食,导致茶树产量大幅降低,影响茶园的经济效益。茶小绿叶蝉,此类害虫以茶树的嫩梢为食,将导致茶树的嫩梢边缘硬化,停止生长并抑制新芽的萌发,导致茶树严重减产。

2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则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病虫害防治,而是从全局角度考虑,分析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危害类型,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积极利用农业、生物、化学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降低相关的投入和生态损害,取得最佳的防治效益。经济性,茶树种植的目的在于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提高茶树的产茶量和茶叶品质,还应该考虑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尽量采取低成本、高效率的病x害防治技术,提倡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提高用药的合理性。生态性,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注意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维护,避免病虫害防治对生态环境、人员、有益生物等造成的维护,实现茶树病虫害防治的生态性。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提高茶叶的品质。

3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技术分析

农业防治技术,所谓农业防治技术是指从茶园选址、茶树品种选育和茶园管理等方面入手改善茶树的生存环境,以此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和危害性。具体来说:尽可能的选择开荒种茶,降低土壤中的虫卵、病菌对茶树造成的影响;优育植株,选择强壮、抗病性好的茶树个体进行栽培;加强对茶园的日常管理,注意除草、施肥、修剪等环境,消除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起到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生物防治技术,茶树病虫害的发生离不开致病原的大量繁殖,在茶园的生态体系中,各类致病原都有其对应的天敌,应该通过培养致病原天敌的方式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这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核心。在生物防治的过程中:要对茶园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查找主要的致病原和其对应的天敌,天敌并不局限于同一生物类型,可以说虫类,也可以是细菌、真菌,甚至病毒等;进行茶园环境的改造,营造适宜天敌繁衍的环境,实现天敌的快速繁衍,起到抑制致病原繁衍的目的。

化学防治技术,该技术是当前最为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借助化学药剂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清除,具有见效快、歼灭性强的特点。但是,该技术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对茶园的生态环境和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逐步减少该技术的使用,使用该技术时,应该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频率,将化学药剂带来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

4结束语

时至今日,茶叶已经实现商品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品。应该加强对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探索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实现茶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控,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敬廷桃,詹火木,姚永红,等.基于B/S模式的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研发[J].农业网络信息,2014(05):44-47.

[2]孟泽洪.茶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农业防治技术[J].贵州茶叶,2013(04):4-6.

果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范文篇2

1引言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在城市道路系统、园林绿化及形象建设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状况,展示城市的独特风貌,同时也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研究分析其发生演变特点,掌握其发生规律,对于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科学的指导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病虫害特点

病虫害防治是城市绿地养护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城区行道树,还是公园绿地植物,病虫害防治都是养护的一道难题。要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要掌握各类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经常细致观察、认真分类记录、合理选用药物、及时落实防治,做到心中有底,防治有效。

浙江省仙居地区的行道树主要有香樟、无患子、银杏、桂花、法国梧桐、大叶女贞、枫香、红白玉兰、乐昌含笑、黄山栾树、合欢、重阳木、广玉兰、杜英等。这些树木树干高、树冠大,用一般的防治方式耗时耗力,难度很大。

经调查,危害这些行道树的害虫以吃食树叶或吸取汁液为生,常见的食叶害虫主要有鳞翅目(刺蛾、舟蛾、毒蛾、夜蛾、尺蛾等)、鞘翅目(叶甲、金龟子)、膜翅目(叶蜂)、直翅目(蝗虫)等昆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常见的害虫有介壳虫、蚜虫、蓟马、粉虱、蜻虫等。

3防治措施和对策

3.1合理规划,保持植物多样性

园林是一个人为建造、丰富多彩而又十分复杂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做到园林植物科学、合理的配置,是预防病害虫发生,搞好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性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园林植物病害虫均以植物为食料和寄主,以植物为获衍、生息条件;园林害虫天敌也多以植物为栖息、营养、繁衍、中转场所。科学合理的植物配里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有利于害虫夭敌和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蔓延,达到长久、持续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病虫害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同时要注意加重病虫害发生的树种不能混栽,如槐树与泡桐不能混栽,桧柏要远离海棠、月季、木香、梨等蔷截科植物。

3.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生长势强的植株杭病虫害的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对生长势差的植株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虫枝条,以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这样,可以调节植物养分,减少病虫来源,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同时.在进行养护管理时,应充分考虑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

①苗木立枯病防治要在栽植后20天内控制不浇水.即可减轻或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及危害。

②毛白杨的淡疡病和腐烂病防治要抓住毛白杨栽植后及时浇水和汛期及时排水、中耕、施肥等环节,恃别是冬春季要防止树干失水,提高毛白杨树势,增强毛白杨抗病能力,即可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③通过连续几年适时的剪虫枝、拣虫枝.并集中销毁、能达到有效控制松梢螟、日本双棘长滋等枝干害虫危害的目的。

④每年的春季结合浇水注意利用有压力的水柱反复冲淋桧柏、侧柏、沙地柏等常绿树,每冲淋一次相当喷一次药,又增加了树木周围小气候的湿度,这样可控制红蜘蛛的危害。

3.3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在关键时候裕进行化学防治.在暴食性、突发性害虫发生时,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3.4诱杀技术应用于园林植保诱杀是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把害虫诱集杀死的一种主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少,效果好,不仅减少用药成本,而且保护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安全。是开展园林害虫防治重要技术措施,已广泛应用于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下面简介4种常见的诱杀方法。3.4.1色胶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有色胶板诱虫。目前广泛应用的有黄色粘胶板,即将黄板上涂上机油(或凡士林等),置于高出植株30cm处,黄板主要用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害虫。

3.4.2灯光诱杀早期用白炽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有趋光性害虫,近年来开发的频振式杀虫灯和纳米汞灯极大提高了灯光诱杀效果。频振式杀虫灯利用了害虫较强的光、波、色、味的趋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袋,达到降低绿地落卵量,压低害虫基数。双光雷达自控纳米灯诱杀器,由生物雷达控制高压,组合电源光湿感应和微电脑自控,是国内最先进的高科技物理诱杀害虫灯,对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均有诱杀作用,如果加挂性诱芯,诱集量更大,诱杀效果更好。

3.4.3诱饵诱杀利用害虫在取食、、产卵等行为中对一些挥发性物质的气味有强烈的正趋性反应,然后进行毒杀或捕杀。应用较广有利用糖醋液诱杀蛾类、蚁类和蝇类等;利用杨柳树枝诱杀烟青虫、棉铃虫、黏虫、斜纹夜蛾等害虫。

3.5生物防治技术及生物源制剂在园林中应用

3.5.1以虫治虫以虫治虫即以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园林植物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很多,其中以瓢虫、食蚜蝇、草蛉、胡蜂、蚂蚁、泥蜂、食虫虻、猎蝽、花蝽、盲蝽、步甲、塔六点蓟马、蜻蜒、螳螂等最为常见,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明显。

3.5.2以菌治虫即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防治园林害虫,具有繁殖快,用量少,不受园林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限制且持效长等优点,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为苏云金杆菌类群,城市园林中已广泛应用Bt来防治园林常发的刺蛾、毒蛾、尺蠖、卷叶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

3.5.3以激素治虫昆虫激素分有外激素和内激素两种。据估计,全世界现已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1000多种,已商品化的达280多种,其中用于干扰的18种,诱杀防治28种,在害虫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前景,国内已合成棉铃虫、梨小食心虫、白杨透翅蛾等20多种性信息素,在城市园林害虫防治上已广泛应用。同时,用来调节昆虫的蜕皮和变态的昆虫内激素主要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类似物已经可以人工合成,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低龄幼虫。

果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范文篇3

论文摘要介绍了皖北地区葡萄常见病虫害如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紫纹羽病、葡萄透翅蛾、葡萄斑衣蜡蝉、葡萄红蜘蛛及金龟子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皖北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侵害,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如不及时防治将会给果农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皖北地区葡萄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1主要病害防治

1.1葡萄黑痘病

该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特别是在春、夏多雨的地区发病严重。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病情严重时,会导致病部以上枝梢、花序枯死。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病原。落叶后结合冬剪清扫果园,清除病枝、病叶、病蔓、病果等,集中烧毁。②选用抗病品种,如巨峰等。③药剂防治。初花期后连喷2遍杀菌剂,即可控制此病害。也可喷1∶0.7∶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科博500~600倍液。

1.2葡萄白腐病

又名腐烂病,是对葡萄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5%~20%,病害流行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原。发病时,及时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②药剂防治。可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用福美双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2份混合后撒在上面进行防治,用量15~30kg/hm2。

1.3葡萄炭疽病

该病是葡萄成熟期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果粒,严重时可使病果逐渐干枯,变成僵果。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消灭越冬病原。②果穗套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果期,对果穗进行套袋。套袋前喷洒退菌特600倍液,果实成熟前1周去袋。③药剂防治。从幼果期初次出现孢子时开始喷杀菌剂。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500~600倍液、科博500倍液、3°Bé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等,连喷2遍,以后每隔10~15d喷1次。

1.4葡萄紫纹羽病

此病是葡萄的根部病害,皖北地区的黄河故道地区较为常见。感病植株树势衰弱,新梢生长量少,叶片黄化,早脱落,数年后感病植株便枯死。

防治方法:①土壤消毒。要彻底清除残留的树根,栽植苗木前,用土壤杀菌剂对园内土壤进行消毒。②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先将病株的根部挖出,晾7~10d,然后用50%多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

2主要虫害防治

2.1葡萄透翅蛾

该虫以幼虫蛀食枝蔓,树体受害后会造成营养输送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枝蔓枯死。

防治方法:①剪除虫枝。结合冬剪,将被害枝蔓剪下烧毁。②6~7月,在粗枝上发现为害现象时,可从蛀孔注入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再用黏土封孔,以熏杀幼虫。③在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嫩梢时,每隔7~10d喷1次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连喷3次为佳。

2.2葡萄斑衣蜡蝉

该蝉虫俗你“花大姐”,以成虫、若虫为害枝条和叶片,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失绿变白,甚至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清理园内落叶和杂草,刮除越冬卵块,集中烧毁。②人工捕捉若虫。③药剂防治。成虫及若虫期,可喷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5%吡虫晽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乳油1500倍液。转贴于

2.3葡萄红蜘蛛

又叫葡萄短须螨,它对嫩梢、叶片、果穗等都有危害。受害的叶片先由绿色变为淡黄色,之后变红,最后焦枯脱落。叶柄、果穗、新梢等受害后,表面变为黑褐色,极易折断。果实受害后,果皮粗糙龟裂,含糖量降低。

防治方法:①冬季刮除老粗外皮,集中烧毁,把枝蔓上越冬的雌成虫消灭。②春季葡萄发芽前,喷施5°Bé石硫合剂。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喷施5%霸螨灵乳油1500倍液、30%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2.4金龟子

为害葡萄的常见金龟子有铜绿金龟子、东方金龟子、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