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7-26 手机浏览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篇1

在消防给水系统中,相较于消防蓄水池,高位水箱的配制主要是针对设计高度、建设规模较大的构筑物,用以火灾初期阶段的消防给水,高位水箱的设计标高、位置、容量,对于整个消防给水系统的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在实际进行水箱设计时,应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规范,对于配有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构筑物,不仅需要增设高位水箱,同时还需保证水箱的实际容量,能够满足构筑物内部各消防设备10分钟的灭火用水量;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相较于位置最高的消防栓,高位水箱的设计标高应超出7m左右,以此保证初期火灾建筑物各消防点的供水压力要求;倘若要求高位水箱同时用以构筑物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确保消防用水不做它用,例如分别计算构筑物生活、消防用水的需求量,针对两种管道的出水口,选取适当的高度差、生活出水口居上。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构筑物的消防用水能够在启动消防水泵后进入水箱,针对各消防管网的出水管道,应增设单向阀。

2设计水泵接合器时的注意事项

长期以来,在众多消防工程给水设备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较为侧重对消防水泵的设计,而忽略了水泵接合器。在具体的消防给水系统中,水泵接合器设置主要作用于当发生火灾构筑物内部消防用水不足,或室内消防水泵损坏、故障时,供消防车从构筑物外部的消防栓进行取水,并利用水泵接合器将消防用水输送至构筑物内部各消防供水管网,以此保证消防系统的有效性。对此,我国有关消防规范中列有明确规定,要求构筑物的有效消防范围内,对于所有消防车供水压力分区,均需要安装水泵接合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设计高度、建设规模在50米以上的构筑物,多数消防设计人员普遍认为构筑物的超出部分无法利用消防车进行辅助灭火,即无需装设水泵接合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城市的消防车进一步加大了运作功率,实际消防供水的有效高度已超出50米。在实际进行水泵接合器的设计时,其具体的装设数量应在计算得出构筑物内部消防水量的基础上确定,而单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设定为10L/s到15L/s。与此同时,对于构筑物外部的消防栓,其主要用以消防取水,应综合考虑构筑物外部的消防用水需求量与供水管网布设情况,以此确定消防栓的位置、数量,而单个消防栓的用水量应设定为10L/s到15L/s之间。基于此种做法,当构筑物外部的消防用水量低于内部时,水泵接合器数量将超出构筑物外部的消防栓;而当发生火灾构筑物内部的消防系统无法运作r,利用室外消防栓、消防水池,水泵接合器将直接负责向整个构筑物输送消防用水。由此可见,在消防给谁系统中,水泵接合器、室外消防栓两者属于对应关系。

3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栓的设计

作为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栓的设计难度虽然较小,但仍需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例如:构筑物内部的喷水系统、消防栓系统的设计应相对独立,以免为日后的使用、维护带来不便,倘若技术条件、场地条件不允许,则可将其设计为合用泵,但却需要沿着流水方向,在自动喷水系统的报警阀前进行独立设置;在高位水箱能够为构筑物提供10分钟消防用水的基础上,由于消防水枪的喷射压力、出水流量较大,水箱内的消防用水将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为保证消防给水系统的灭火效率,倘若消防栓口的压力在0.5Mpa以上,则需要加装减压设备,而当栓口静水压力超出0.8Mpa时,应将给水系统设计为分区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相关试验、计算表明,半径为50mm的消防给水管道最大流水量仅能满足一台消防车的用水需求。对此,消防给水管道的半径应设定在50mm以上,构筑物内部的管网应设计为环状。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已建矿井;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设计;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中图分类号:TD824.6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28

1小青矿现状

1.1矿井开发现状

小青矿煤矿始建于1975年5月,1984年12月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1989年12月达到设计产量120万t/a,1991年能源部(煤生字[782]号文件)批准进行矿井和选煤厂改扩建,设计能力由120万t/a扩为180万t/a。1994年4月由于投资改革,改扩建工程停止。2004年省煤炭工业局,对小青煤矿及选煤生产能力核定为253万t/a。2006年省煤炭工业局对矿井生产能力复核,核准小青煤矿及选煤生产能力250万t/a。

1.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

本矿井建井期间较早,自井田开采至今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铁煤集团以小青煤矿2007年的升级改造为契机,委托设计单位对已建矿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本次升级改造只是引用薄煤层开采先进技术设备,地面设施未发生变化。由于本项目已生产多年,工业场地采取的场区硬化、场区排水、场地空地植物措施绿化、道路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基本满足水土流失防治要求。

本方案编报的主导思想是:本次方案针对现有情况进行编制,对现有地面设施及水保措施进行评价,对不符合水保方案要求的部分予以补充。

2小青矿项目区概况

2.1项目区自然条件

项目处于辽河平原东侧,地形十分平坦,高差变化不大,地面标高一般在65~80m;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过渡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7.10℃,≥10℃积温3256℃,多年平均降雨量569.90mm,无霜期155d,多年平均风速4.10m/s,最大冻土深度1.55m;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和草甸土;调兵山市植被类型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交汇区,林草覆盖率为20%。

2.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平均约为1350t/km2・a,对周边矿区工业场地的类比及现场调查,确定工业场地现状侵蚀模数为400t/km2・a,场外道路的现状侵蚀模数为600t/km2・a。项目区属于部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省级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为一级,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小青矿作为已建多年的矿井,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已经采取了部分水土保持措施,虽然不成系统,但是也对保持水土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已建矿井进行水土保持设计,需要对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调查、总结和补充,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见表1)。

4防治措施布设设计

4.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在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评价现有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建设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对已建矿井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现有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中,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见图1)。

4.2分区防治措施布局

4.2.1工业场地及风井场地防治区

工业场地防治措施以植物措施为主。现有工程已采取的措施有:场内排水沟;场地绿化美化;场内道路护路林;周边防护林。方案新增措施:工业场地内储煤场周边防护林;工业场地内空地补植。

4.2.2给排水工程防治区

给排水工程施工期为1978年3月~1980年3月完成,全线为临时占地,永久占地为给水泵房,现临时占地已经恢复为原有的用地类型,并已归还当地政府。经过现场调查,水保方案对给排水工程防治区不做补充设计。

4.2.3供电及通讯线路防治区

供电及通讯线路施工期为1978年3月~1980年3月,施工区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已归还当地政府。故本方案仅对供电及通讯线路电杆基础等永久占地进行防护。根据现场勘察,水保方案对供电通讯线防治区不做补充设计。

4.2.4场外道路防治区

现有工程未采取有效的排水及防护措施。方案新增措施:场外道路两侧排水沟;场外道路两侧栽植护路林带。

4.2.5排矸场及周边防治区

排矸场是人工巨型松散弃渣堆积体,矸石山受风力作用产生的粉尘将污染环境,须对该场地采取防护和整治措施,控制粉尘扩散和水土流失的发展。

现有工程已采取的措施有:周边浆砌石挡渣墙、周边排水沟、周边防护林、边坡绿化防护;方案新增措施:排矸场预留用地一侧设置围墙拦挡;边坡绿化补植。

4.2.6沉陷区防治区

现有工程针对现状沉陷区的措施有:沉陷区矸石回填;矸石回填部分覆土。方案新增措施:采掘工作面沉陷区生态保护;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措施。

5结语

针对已建矿井,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建设项目建设多年遗留的、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水土保持问题。做好已建矿井的水土保持设计,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对已建矿井的开采历史、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掌握水土保持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及现存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情况。

调查矿区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现状,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总结已建矿井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前,已经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对其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分析,对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效果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为构建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基础。

已建矿井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要区分哪些分区已经恢复原地貌,不再扰动就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不必进行补充设计。

已建矿井项目沉陷区的情况要进行水土流失调查,针对沉陷的现状,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措施,在产生生态效益的同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防水;材料;监控

建筑防水工程的建筑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改善人居环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这同时,人们对房屋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之中。防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通过各种专业性技术对其进行施工和设计的过程。建筑是房屋主要的承力和承受各种风吹日晒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承担者,其在防水过程中的施工处理是不可替代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房屋质量问题。目前建筑防水推广了许多新型材料,但是卷材防水层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1.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

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通过防水材料的合理应用,可防止浸水和渗漏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任务不断增加。防水施工的任务是必须保证防水工程无渗漏,质量优良。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年限,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的渗漏,不仅危害着建筑物,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甚至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防渗防漏,提高防水工程质量,是防水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其中防水工程的规范作业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3.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防水工程最终是通过施工来实现的,而目前建筑防水施工多以为手工作业为主,稍一疏忽便可能出现渗漏,国内外渗漏工程的调查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二、建筑防水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科学管理制度,不按防水基本程序运作

按防水施工程序要求,专业队必须先领会设计意图,并事先沟通审查图纸,确定防水做法。了解现场条件,掌握防水与其他工序,针对工程对象不同提出全面的防水施工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总包等几方确认后再开工。而有的防水施工企业不研究,无方案不具备开工条件。只顾抢工期,就盲目作业,必然造成建筑漏水。

2.建筑防水材料质量不高或材料选择存在问题

据统计,由于建筑材料质量的问题,影响建筑防水的就占到了22%。下阶段,不仅要从施工工艺对建筑防水进行细致研究,更要从源头上保证建筑防水材料的质量,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不给建筑防水带来新的问题。

3.防水专业队伍混乱,且违规操作国家规范规定

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或防水工施工,严禁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进行施工。但目前市场上仍有既无防水资质的队伍,又无上岗培训合格书的防水工,靠不正当的手段或挂靠某资质企业承揽工程任务,导致刚竣工不久的建筑即发生渗漏。

三、进一步加强建筑防水工程建设,提高建筑防水质量

根据建筑防水现状和自己长期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建筑防水应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多管齐下,从而提高建筑防水效果。

(一)转变防水观念、精心设计,加强监管,从源头防漏

1.增强防水意识,提高防水监管力度

设计人员应提高对防水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低标准低造价防水设计;工程监管部门要制止防水工程的低价发包,杜绝由此带来恶性的压价竞争和牺牲工程质量的怪圈;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更加完善和推行质量保证期制度,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防水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下滑、管理失控等一系列问题。

2.提高设计人员的防水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应具备防水设计资质,并彻实执行防水技术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各项规定;设计人员应坚持不懈地学习,掌握不断出现的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施工工艺等。

3.规范设计程序

设计人员有权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择防水材料,并在图纸上标明该材料的名称、厂家、标准号、施工注意事项等。建设方和施工方不得擅自改变,如对设计方案有异议,通过论证可以变更。

四、防水施工

1、前期准备工作的控制

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组织好图纸会审

建筑工程施工前,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业主、各专业监理人员、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建筑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了解建筑防水设计的主导思想,审查图纸标明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条文,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等依据是否明确。

1.2、认真审查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建筑卷材防水施工方案,制定针对不同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核。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合理性及符合性,重点和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行,有无防渗漏质量通病的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1.3、认真考察施工队伍严格审查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的防水必须由专业防水队伍和持有上岗证的防水工施工,不得由没有资质等级的单位承包,严禁无上岗证的防水工进行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在确定施工队伍前监理部要组织业主、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进行认真考察、严格审查,主要审查其资质、业绩、主要作业人员的上岗证持证情况。

1.4、防水材料质量的控制

防水材料进场前,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查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并记录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确保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产品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使用证书,认证资料齐全。防水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取样复检,在监理单位见证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取样员在现场抽样,共同送到具有国家认可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