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7-28 手机浏览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篇1

调查报告是介于新闻报道与评论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与新闻报道、专题评论、工作总结等有不少相同点,但是它报告事实和交代背景比新闻更详细具体。新闻一般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或以事明理;而调查报告则要在叙事的基础上进分析、论文,从中引出结论,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按名称分有调查报告、考察报告、调查与思考、调查综述、专题调查、调查附记等。但对写作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按内容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针对性很强,主要用以揭露各种矛盾和问题。

(2)新事物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着重介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制度、新办法等,说明其作用、效益和意义。

(3)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用来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重要史实进行周密考察、核实,以查清真相,澄清事实,还事物以其本来面目,得出应有的结论。

(4)说明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采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以事实和数据说明某种情况或某些倾向性问题,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常被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写作是以叙述情况和事实为主,在叙事中有少量精当的分析和议论,内容单一、集中、紧凑、篇幅简短,因这类调查报告提供的信息新、内容精,是大学是从事调查报告的一个主要方面。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篇2

[关键词]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考察;实物;遗址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1-0035-03

专业考察是历史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专业考察,关乎着考察的成效,但史学界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几乎没有。笔者结合近十年来组织专业考察的亲身实践,写下此文,以期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寻求历史学专业考察更为高效和更趋合理的方式与方法。

一、专业考察在普通本科院校历史学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专业考察是历史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院校不同于重点大学,在师资力量,生源上差别太大,培养目标也不一样。笔者通过对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江汉大学等几所院校现今使用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湖北大学的“一体三翼”实践教学模式是各类高校普遍使用的模式。“‘一体’指以创新型历史学人才培养为中心,‘三翼’则是分别从课程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来展开历史学实践教学活动”。其中,课程实践环节采取的是课堂讨论的方式,即设置“中国史Seminar”课程;科研实践环节通过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和学年论文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环节则让学生直接到历史档案馆查阅、整理、编辑馆藏档案。“一体三翼”的实践教学模式固然好,但这种模式不适合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弱,师资力量队伍不强,教师数量少,课业压力大,学生基础差,实现“一体三翼”难度比较大。因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历史事件都很难掌握,阅读量少,所以在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时学生普遍不说话;科研方面因指导教师的匮乏和水平的限制,也难以开展;档案馆实习我们也组织过,除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外,其余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献,对此兴趣也不大。结合培养目标和地方院校的生源实际,根据学生普遍对历史学兴趣不高和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状况,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将实践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考察上。专业考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愈来愈受我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欢迎。从这些年学生书写的实践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考察这种方式的满意度最高。

二、专业考察目标一定要明确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在制订专业考察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即要明确考察时,学生在每一个考察点要获得哪些基础知识,掌握什么能力,获得什么感受等。如考察半坡遗址及其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最好课堂。遗址大厅保留了发掘时的原貌,是一处典型的聚落遗址。在出发前,教师在课堂告诉学生在半坡遗址大厅重点看构成聚落的四要素,通过房屋地址了解半坡人的房屋形状,通过观察墓地的分布、墓葬的形式、埋葬方式、随葬品等掌握原始先民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等。在博物馆重点考察半坡人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陶器的形状,器壁上的纹饰等,掌握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及审美情趣。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比教师在讲台上描述要具体、形象得多。这些年,我们的学生仔细观察后,无须教师用语言引导,都能流利回答教师的提问。如房屋的形状,学生在考察后得出从房屋地址可以明显看出:房屋有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内有灶。墓葬,有单人墓、合葬墓,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仰身屈肢葬、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一般为尖底瓶、陶罐、陶盆。防卫设施有环壕,经济设施有陶窑、窖穴等。只是学生对陶盆底部中间的圆孔不理解,经教师解说后明白那不是生活用品,而是原始先民瓮棺葬上覆盖的器物,古人谓灵魂出入的孔道,说明半坡人亦有灵魂不灭的观念。

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是一系列沿洛河流域分布的大量旧石器旷野地点群,考察该遗址,要求学生观察每一处遗址的地望,了解古人类生存环境,理解原始先民选择居住地的因素。学生在实际考察后,都能正确分析出原始先民选择居住地,首先考虑的是水;其次是安全,一般选在河流沿岸的二级台基上;再次,考虑的是食物来源要方便、充足。通过对非洲石器和洛南石器的比较,学生也能发现它们同属阿舍利文化,但洛南石斧与非洲石斧有明显的不同。

三、专业考察地点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典型性

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省会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延安又是革命圣地。商洛学院地处秦岭腹地,与鄂、豫两省毗连,学院所在地商洛市及周边两省既有广泛的原始人活动的遗址,也是不同时期的人们活动的主要场地,遗留下来丰富的遗迹、遗物,同时还是革命老区,这些便利宝贵的资源对我们历史学专业的考察极为有利。我们在考察点的选择上遵循的原则是典型性和就近性,典型性是主导。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商洛就有先民活动。全市有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级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在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选择中,首选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遗址考察则选择巩家湾、紫荆、东龙山,这三处遗址文化叠压重重,反映了商洛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及与周边文化的渊源、交流情况,是商洛历史的见证。

考察战国、秦汉遗址选择的是武关、丹凤县古城商鞅封邑遗址。武关是秦楚相争时的主要关隘,残存的武关东城墙断面夯土层次明显,是考古学专业学生识别生土和熟土的实物教材。丹凤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於古道之中心。

考察聚落遗址首选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这两处遗址都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遗址保存完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陵以秦始皇陵、汉阳陵、茂陵、乾陵分别代表了秦、汉和唐代的帝王陵建制。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研究秦朝军事和雕塑艺术及秦朝陵墓建制的不可或缺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茂陵是汉代雕塑艺术的代表,群雕兽像、相搏的艺术造型是十分珍贵的重大文化遗产,是空前启后的“国之瑰宝”。汉阳陵保存了墓里挖掘时的原貌,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城墙我们选择西安市现存的明代城墙,它是我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墙。考察博物馆选择半坡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商洛市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寺庙选择大慈恩寺和法门寺。大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研究唐代历史、佛教、佛寺建筑、玄奘事迹极为重要。法门寺是佛教在中国流传和唐代佛教兴盛的见证,寺内珍藏的有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

考察衙署文化选择的是毗邻商洛的河南内乡县衙。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完善于清,占地4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280余间,其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东西花厅、监狱等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四、专业考察路线的设计和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十多年来,我们在反复摸索、对比和实践的基础上,已设计了以下两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关中线,因其参观点基本上沿陇海线分布,以西安为界分东线、城区和西线,这条路线的设计优点在于不走重复线路,节约时间,节约经费。时间一周。东线点自东向西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陵―华清池。

第一天,从东往西,从商洛市出发,我们首先考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时间早上8点至12点。下午1点从兵马俑向西三公里,便是华清池,在这里考察1个小时。下午3点从华清池乘车半小时西行至半坡,参观2个小时。晚六点结束第一天行程,休息。

第二天:城区点自东向西有:半坡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明城墙―钟鼓楼。早上8点至11点半,首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完毕后,吃饭、休息一个小时,然后步行至据陕西博物馆有0.5公里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参观时间2个小时。下午3点至4点,参观城墙。碑林位于南门和文昌门之间,紧挨城墙。从城墙下来,直接走进碑林,参观2个小时。晚6点结束第二天行程。

第三―六天:西线点自西向东依次为法门寺――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汉阳陵博物馆――茂陵。时间四天,其中法门寺一天,其他几个地点距离较近,行程三天。

第二条路线:商洛线。因所参观地皆在学校附近,本着节约经费的原则,我们每天参观一个县,分六天完成。顺序: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洛南县博物馆―丹凤县四皓墓―丹凤船帮会馆―丹凤县博物馆――丹凤县武关遗址――商南闯王寨――商南县富水镇崖墓群――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古寨――河南内线县衙――商洛市商州区东郊区巴人洞――镇安明清古山寨――柞水县凤凰镇桃园村高塬遗址――柞水县清代阵亡官兵集体墓。

五、专业考察的组织领管理要严密

为了保证专业考察的质量和效率,学院历史系制订了详细具体的专业考察实施方案,从考察的目的和意义、具体安排、经费预算、考察路线、考察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专业考察的考核与成绩评定、见习的组织领导七个方面,既有对带队教师的选拔和考察期间的要求,也有对学生在参观前的准备、参观期间应遵守的纪律和参观后的考察要求,还有院系领导应承担的责任和要做的工作。正是由于我们有详细具体、责任明确的考察方案,使我们十几年来的考察活动得以圆满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六、专业考察的评价机制要完善

为了使专业考察不流于形式,变成专业旅游,使学生通过对遗迹、遗物这些历史的活化石的观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商洛学院坚持纵向评价和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立体化的评价模式。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及对自己组织活动进行的评价,教研室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和教研室自身的评价,还有学院对任课教师和教研室的评价,教务处对任课教师、教研室的评价相结合。我们从1997年至今,历史学教研室每年三次,分别在公历四月下旬、六月上旬、十一月中旬组织了30次专业考察教学。在每次考察中,我们除配备专业老师全程对遗址、遗物、遗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外,在每一处考察地还聘请研究人员深入讲解,使我们的学生获得了比校内更为丰富、生动、深入的知识。在每次专业考察归来后,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见习报告,打分后纳入考试成绩中。从学生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过考察,增加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爱国热情。

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考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本内容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是适合地方院校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只要各方面做好协调,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果,刘安志.构建“一体三翼”体系,探索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J].历史教学,2013(24).

[2]张侃.走进历史现场:论“田野工作”与大学历史本科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4).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篇3

[关键词]历史学;实践教学;专业考察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因而,实践教学已成为大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而历史学作为传统的基础理论学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本文以专业考察为例探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

一、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历史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承担着把知识转化成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历史学科的地位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人受经济大潮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以实用为评判尺度,对历史学科做了功利性的取舍。历史学专业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成为人们眼中的“冷门专业”,这给该学科的办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现状,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授课方式,更为重要的就是注重实践教学。而目前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Www.133229.COm

第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历史学专业的授课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师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读史书、探寻理论,并未能深刻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以致于脱离了实践,流于空泛的理论。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少,而且在内容安排和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相反,理论课时数量过大,导致学生盲目追求理论课成绩,从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不能给予足够重视。

第二,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实践活动,尤其对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本专业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能建立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平台,对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整合,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实践教学缺乏保障机制。由于学校未能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较少,而且没有形成持续性的活动,未能结合专业特点,形成相对稳定的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也缺乏业务素质好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因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也无法真正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二、历史学专业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要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专业考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首先,组织学生对历史遗址、遗迹和遗物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对具体、生动、丰富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和感知,可以弥补理论学习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更为生动直观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学生把采访调查中所获的非文本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效训练了史料收集能力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通过实地考察,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专业感,深化对历史学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巩固专业思想。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次,进行专业考察,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空间拓展为社会空间,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对各地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专业考察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

历史学专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在专业考察方面

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专业考察。历史学专业考察是出于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考察地点多为历史遗址、遗迹或遗物,如半坡遗址、昭陵、乾陵、茂陵、龙门石窟、碑林、故宫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内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通过专业考察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去感知历史、研究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增设与实践教学有关的课程,改变过去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传统观念,转变学生的史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专业考察的地位,提高师生进行专业考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之外,还要构建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后方可进行专业考察。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合理有序地展开,就专业考察而言,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考察地点,考察的范围应尽可能的获取到丰富的历史材料。比如古都西安,历史上多个王朝建都于此,留下了可供我们学习研究的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考察地。其次,要有明确的考察任务。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实地考察,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喇嘛教,可就近去各地的喇嘛庙考察,如大召、百灵庙、五当召、美岱召等。如果去西安碑林,则研究的重点内容就是典籍石刻和书法艺术。参加专业考察,不同于户外旅游的休闲放松,师生要有明确考察的重点和任务,要认真观摩,有目的地收集历史材料,考察后学生要撰写出有质量的历史考察报告,对专业考察做深刻的分析总结,并以此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再次,就近实地调查与异地专业考察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就近的古城遗址,有效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包头的同学可去麻池古城、北魏时期的的怀朔古镇,通过就地采访调查,采集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要进行异地专业考察,重点考察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址、遗迹,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刻认识人类文化的起源、分布和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加深对历史学专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再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加大力度建立有利于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根据专业所需,建立一批长期有效的专业考察实践基地。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的建立要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共享为重要目标,学校要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搭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共同为培养新型学术人才贡献力量。其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保证专业考察的有效开展。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必须在人员配置、时间安排以及经费保障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专业考察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要有专业的业务素质强的指导教师组织和参与,以便有效地指导实践教学,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在专业考察中真正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计划中,要有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保证必要的专业考察的时间,避免随意性。同时,学校还需多方筹措实践教学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有效保证。

总之,开展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要途径,是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新型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步骤。只有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推动教学改革,带动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使历史学专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研究与探索.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2]庄韵勤.专业考察对历史系学生成长的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2).

[3]王宗磊.对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第25卷.

[4]王少久.论历史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