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疾病预防措施(收集3篇)
幼儿园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手足口病;调查报告;幼儿园
2011年10月31日,卢湾区某幼儿园报告一起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称该园自10月20日起陆续发生12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10月23日-29日共发生11例,满足一周内10例以上爆发疫情定义),区疾控中心当日立即上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采取加强晨检、消毒、宣传等措施,并建议自10月31日起全园采取停课2周的措施。之后11月1日-3日又陆续发生5例手足口病,均为在家发病,共计发生17例病例。为了解此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状况,查明爆发原因,以为以后的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出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我们对该园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资料和幼儿园整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该幼儿园自2011年10月20日以来,有发热、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疹的患者(有医院明确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纳入流行病学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流行病学调查对每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包括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有无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有无去过手足口病流行地、有无可疑饮食(水)史、密接发病情况。收集所有病例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1.2.1实验室诊断区疾控中心采集部分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肠道病毒、EV71型、CVA16型病毒核酸检测。
2结果
2.1基本情况卢湾区某幼儿园位于五里街道,为全日制公立幼儿园。该园共设2个年级6个班级,共有幼儿151名,教职员工28名,其中保健老师1名。现场调查发现,该园教学楼为一幢3层的楼房建筑。一楼为小(1)班和小(2)班;二楼为小(3)班和中(4)班;三楼为中(1)班和中(2)班。各班级均有独立的午休室和卫生间,且教室内通风、卫生情况良好。园内有厨房自制午餐,幼儿中午在各自的班级内就餐,共用餐茶具,餐茶具平时均进行日常消毒。学生饮用水为幼儿园煮沸自来水,各人自备水杯。调查还发现,该园无住宿生,无校车接送幼儿。除10月19日的秋游外近两周内未组织其它集体性活动。
2.2发病情况首发病例,男,外省户籍,3岁,小(2)班幼儿,10月19日该园组织全园秋游(按班级活动),当日中午小(2)班班主任发现该患儿体温异常,下午14时30分回到幼儿园后,给患儿测量体温为37.6℃。据此,班主任放学时建议家长带患儿及时就医。20日,患儿家长带患儿至儿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确诊后患儿一直在家中休息。10月20日下午家长将患儿病情与诊断情况电话告知幼儿园保健老师。据患儿家长述,患儿2周内无与手足口病病人接触史,除参加幼儿园于10月19日组织的秋游外无外出外来史。
幼儿园秋游当日由于晨检工作不到位,以至于未能及时发现首例患儿,未能对其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治疗措施,导致传给了同班级的其他儿童,造成此次疫情的扩散。
2.3时间和班级分布2011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该园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7例,罹患率为11.26%(17/151)。17例病例中男性10例,女性7例。班级分布为小(2)班13例、中(2)班3例、中(1)班1例。发病时间分布为:10月20日1例、10月23日1例、10月25日2例、10月26日4例、10月27日2例、10月28日1例、10月29日1例、10月31日1例、11月1日1例、11月2日1例、11月3日2例。从发病时间来看呈单峰分布(见图1)
2.4年龄、性别分布发病年龄3-5岁,3岁最多(10例),占发病总数的58.82%,男性10例,女性7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43:1。
2.5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均有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等手足口病症状,其中7例病例出现发热症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未见异常,未出现合并症及并发症。
2.6实验室检测:我们共采集了9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肠道病毒、EV71型、CVA16型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3例阳性,阳性率为33.33%,分型均为CVA16。
3、控制措施
3.1领导重视疫情发生后,区卫生局、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由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的紧急协调会议,布置下阶段的防控工作。
3.2具体措施
3.2.1接到报告后立即对幼儿园采取关园2周(10月31日-11月13日)的措施、加强消毒、健康观察等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3.2.2隔离传染源对医院临床确诊的17例患儿进行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由医院出具证明,隔离期满再返园上课。
3.2.3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全园151名幼儿中,发病17例,另134名幼儿均回家进行为期2周的医学观察,此134名幼儿均健康无发病。
3.2.410月31日加强终末消毒,包括有患病幼儿的3个班级小(2)、中(1)、中(2)班进行室内开窗通风;对桌椅、坐车、围栏、玩具等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揩擦或浸泡半小时;被褥暴晒或由家长带回清洗。
3.2.5要求幼儿园开展对园内教师、幼儿家长及幼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发放手足口病宣传册累计200份,张贴宣传海报5张。
4、疫情分析讨论
幼儿园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2
在本学期,我们会继续以“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为保教服务的三为宗旨,认真贯彻《幼儿园规程》,以专业化、现代化、技术化、制度化为科学的管理模式,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后勤工作质量,保障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着力提高全园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认真组织学习保健保育知识,做好幼儿园各项保健保育工作,不断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杜绝责任事故,做好意外损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2、抓好食品卫生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工作力度,把好食品卫生关、进货关,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园内,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同时要在保证幼儿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努力克服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保持伙食收支平衡。
3、严格按照《无锡市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标准》的要求,在市妇保所指导下,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使保健工作上个新台阶。
4、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做好班级日常保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强安全健康教育。
三、具体措施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1、加强对保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加强跟班指导,定期召开保育员工作例会,学习保育业务知识、卫生保健常识,反馈工作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更高要求,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素质。
2、努力做好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加强对幼儿生活各环节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加强保教人员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保教人员要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保教人员认真做好每周一次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活动室、午睡室空气消毒等。平时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园内无纸屑、果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勤俭持园。
3、在管理幼儿的午餐、午睡等保育工作中,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偏食、挑食、边吃边玩等问题,要注重以饱为先的正面教育。幼儿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饭前、便后要将小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4、继续根据上级保健要求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消毒要按时到位,做好对多发病、传染病的防范工作。加强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重视幼儿生活常规的管理,继续抓好对幼儿生活常规的检查与评比工作。
5、合理安排饮食,每周合理制定菜谱,必须每两周有新花样。和食堂人员也要经常讨论,研究出符合幼儿需要的菜谱。做好膳委会记录,平时把反馈的情况传给家长,提高菜谱的质量。
(二)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
(三)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开学前,全体教职员工对大型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并做到按时上交。每月坚持清洗幼儿的被褥,进行消毒。
(四)保教措施经常化
1、做好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检疫工作,把好幼儿入园关、防治关、隔离关。按照物品消毒常规要求定期定时进行消毒,控制疾病发生率。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期初做好幼儿预防接种的统计工作。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做好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采取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建议家长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去。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6、加强体弱儿的日常管理,对他们的衣、食、睡、行等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
7、落实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面做好保育工作,重点做好幼儿卫生习惯、一日生活管理、班级日常卫生、班级日常消毒等项工作。检查抽查相结合,提高保育管理的水平。
(五)家长工作
采用多种方式同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定期开家长会,经常向家长宣传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建立健全儿童接送制度,幼儿接送严格使用接送卡,以防止发生幼儿接错、丢失现象。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清洗、消毒、整理幼儿的各种生活用品、餐具等。
2、配合防保部门做好插班生的体检工作。
3、稳定插班生的情绪,初步培养幼儿的卫生保健意识。
4、配齐厨房用品,幼儿餐具,各班添置幼儿用品。
5、保健室补充药品,深入各班检查药箱的药品补充情况,及时补充。
6、制定出各项保健工作计划。
7、做好各部门的财产登记工作。
三月份:
1、把好晨检关,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防治工作。
2、保育员做好常规消毒工作,营养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3、开展食品卫生检查。
4、配合做好庆“三八活动。
5、保健常规工作(体弱儿管理、营养分析、保健知识宣教、公布幼儿卫生、午餐、午睡、出勤率等)。
6、对全园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检查。
7、协助市妇幼保健所做好预防龋齿工作。
四月份
1、向家长宣传有关春季卫生常识,做到家园配合,控制春季流行性疾病的传染。
2、坚持把好晨检关,杜绝一切传染源入园。
3、根据上月的营养膳食情况,调整本月的食谱。
4、组织全园教职工学习卫生保健知识。
5、天气转暖,做好午睡室被褥调整工作。
6、做好体弱儿及特殊幼儿的家园联系。
7、保健常规工作。
五月份
1、进一步向幼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召开教师座谈会,强化各种消毒制度,一日生活的操作程序。
2、根据营养分析的情况,调整菜谱。
3、每天做好常规化的保健资料记录,同时按省优质幼儿园标准整理好近三年的保健资料。争取资料全面化、真实化、规范化。
4、检查各班户外活动开展情况。
5、根据检查情况,组织教师、后勤人员学习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6、配合防保部门,做好“六、一体检工作。
六、七月份
1、查看各项资料的填写情况。
2、测量全园幼儿的身高、体重、视力,并作出评价公布。
3、做好灭蚊灭蝇的工作,清扫整理园内的每个角落。
4、各班组织幼儿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5、整理资料,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6、指导班级做好幼儿的餐具,日常生活用品、及教玩具的收集整理。
7、做好放假前的安全教育。
8、做好各种资料存档工作。
20xx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2】新的学期开学了,随着秋天的到来,天气的逐渐转凉,人类机体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阳光春苗幼儿园本着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学期气候及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特拟定以下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保教工作规范,实施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程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保证幼儿营养均衡。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每周制定适合幼儿的带量食谱。要求搭配合理,营养充足,品种不断更新,实行花样化、多样化,稀稠搭配。
2、严格执行托幼机构常用物品消毒规定,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证环境设施要安全整洁,各类场所物品定期消毒。认真贯彻、落实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卫生检查制度,杜绝一切卫生死角,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3、完善儿童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体格锻炼,制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坚持每日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晨检工作是幼儿园的第一关口,晨检检查幼儿的个人清洁卫生,是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方式。全天随时观察幼儿情绪,每天做好带药幼儿的带药记录工作,并按时发药、喂药,做好幼儿的全天观察记录。为预防“甲型流感,严格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制度,做好晨、午检工作,各班要加大晨、午检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各班每天实行零报告制。
4、严把幼儿体检关,做好儿童多发病、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跟踪管理。把好本学期新入园幼儿的体检关,对于新入园幼儿必须持有体检证及免疫接种证、复印件,并且体检合格后才准予入园。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漏补种登记工作,做好老生幼儿的年度体检,加强对体弱幼儿、肥胖儿的管理登记,建立管理档案。做好秋、冬季节的保暖工作,按时帮幼儿脱、添衣服。做好秋冬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秋季的消杀、灭蚊工作,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秋季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工作计划
5、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预防各种外伤及意外事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幼儿在园内活动的安全性。
幼儿园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3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防疫工作。各乡街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将其作为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各乡街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防疫工作负总责,要抽调专人,集中时间开展巡回检查,督促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区教育局、区卫生局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中小学、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乡街卫生院与学校、幼儿园联系制度,强化防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身体健康。
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区卫生局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进一步规范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全区疫病防控情况。区教育局要在区卫生局的指导下,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教室、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定期消毒;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追踪制度,发现发热、两腮肿大、发疹等情况,要立即实施隔离,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区教育局要加强“蛋奶工程”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区食品药监局、工商分局等单位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饮食从业人员体检和教育,防止食物中毒及食源性传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要加强学校周边饮食摊点整治,坚决取缔各种无证饮食摊点。
三、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各乡街和有关部门要针对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特点,制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抓好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区教育局要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防疫人员及校医开展一次卫生防疫知识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班会、晨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提高教职工和中小学生的防控能力。区电视台、开发采编中心要积极开展流感、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倡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灵通信息,确保成效。区教育局及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设立疫情信息员和专兼职校医,切实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积极组织救治,力争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