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收集3篇)
景区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
【关键词】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太原中心支行)构建了以制度激励约束,预案编、演、评相促进,预案学习与应用并重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机制,为维护辖区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2010年连续两年在总行办公室专业会上交流了应急管理工作经验。《金融时报》2010年7月13日也报道了太原中心支行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工作制度。成立了中心支行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预案管理领导小组和预案评估委员会,制定了《应急指挥体系动态报告制度》、《山西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制定、演练、评估及修订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为实现“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2.建立、实施考评机制。每年都把应急预案管理纳入到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中进行重点考核。通过开展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对各市中心支行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预案评估、突发事件处置及相关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有创新、绩效突出的予以加分。对工作未按要求推进的,给予相应扣分。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整改。对应急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促进了全辖区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修订为重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1.科学编制预案。近年来,太原中心支行认真学习上级行预案,并结合形势的变化和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系统不断上线的实际,制定新的预案。截至2011年底,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共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已达1111个。内容覆盖了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公共卫生、群体上访、金融风险、计算机网络等方方面面的突发事件,基本形成了包括总体、部门、专项、内部和分支机构应急预案等五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省”的建设目标。
2.狠抓预案演练。截至2011年底,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演练率达98%以上。演练中,以实景现场、模拟现场和视频提示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全辖整体应急演练水平。如2009年,在山西省金融突发事件大型演练活动中,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事发与响应、现场处置、资金救助和后期处置四个阶段,设计了挤提存款、地痞闹事、信息报告、现场秩序维护、解答群众问题、媒体采访、领导组处置、现金调拨、政府新闻会、资金救助、后期处置等10多个场景,省政府、晋城市、沁水县三级政府领导,应急、宣传、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和沁水县金融系统各单位300多人参加了演练。演练场景逼真,效果突出,得到了山西省政府领导的肯定,《金融时报》还进行了专门报道。
3.精心组织预案评估和修订工作。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开展评估工作,圆满完成了首轮应急预案评估工作。首轮评估共对五大类202项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及时精简了不适用的应急预案2个,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点114项。2012年初,又制定了全省人民银行应急预案修订简化和新预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新一轮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全省人民银行系统有序开展。
(三)以预案学习和宣教为基础,构建了“学用结合”的应急管理有效机制
1.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预案宣教活动,营造应急工作浓厚氛围。制定了贯彻落实《山西省应急知识宣教训练纲要》实施方案。汇编了预案简本和简明操作手册,并绘制了各项应急预案响应流程图。2009年,编制了《山西省人民银行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1个案例汇编》,其中有2个案例被收录到总行案例库,为人民银行更加科学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2.协调联动,高效稳妥处置突发事件。近年来,全省人民银行无论是在处置辖区内突发事件,还是在协助兄弟行处置辖区外突发事件,都做到了认真监测、及时报告、反应灵敏、部门联动,处置高效,树立了基层人民银行的良好形象。如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得知地震波及地区陕西、甘肃两省缺少帐篷,立刻组织600顶帐篷连夜送往灾区。同时,动员全行干部职工捐款81万元,总额在天津分行辖区位列第一,被总行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山西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着如应急预案内容不全面,应急预案演练相对简单一些不足,受经费、人员、场地等因素影响,一些县(市)支行的预案演练难以开展。有的预案虽然进行了演练,但由于模拟的场景不够逼真,参与演练人员的态度不够严肃等原因,致使预案演练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多方联动,完善应急预案
建议对重要业务系统预案的建设,上级行要加强指导,可将各地各部门制定的操作性强的示范预案编制成册,供各单位参考。对于基层行来说,在今后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中,既要注重与上级预案相衔接,又要注重结合基层行实际进行调整和细化;既要注重各专项预案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又要注重各预案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衔接;既要注重常规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又要注重基础环境、市场环境等特殊情况下的问题解决。
(二)强化应急演练效果
建议上级行组织开展跨地区的综合演练,特别是要组织开展“突击抽检式”的综合演练,切实检验预案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反映能力;切实做到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景区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一、**景区:
认真落实了旅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已制订应急预案和值班安排,召开了宾馆、农家乐节前安保工作会议。在交通方面,**景交公司现有15台转运车辆,已准备再调集5台大巴用于转运。整治乱摆乱设商贩方面,定于9月30日联合森林公园管委会、工商局、旅游局、**派出所、**食品药品监管所等单位对景区内流动摊贩进行集中清理。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景区内游线少数几处台阶、护栏有松动。
2、索道下站炒板栗仍在使用煤气罐,存在火灾隐患。
3、景区门楼至索道下站道路防护栏设置不到位,凸面镜设置过少,视线有死角。
4、猴谷下站至出口道路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未安装凸面镜。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联合检查组已提出整改意见。
二、**观光电梯公司:
已进行电梯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安全生产制度已上墙,电梯有专门工作人员操作,电梯内设有应急电话,呼叫有反应。
存在的问题有:
1、建材运输用货索多处跨越游步道,检查时货索仍在运送水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电梯下站出口处堆积建材未清理。
3、无排队用护栏,出口通道未启用,存在安全隐患
4、电梯下站售票处外护栏晃动,未安装安全警示牌。
5、厕所蹲位过少。
6、无应急演习活动的资料。
针对以上问题,联合检查组已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
三、**索道公司:
索道工作人员均为持证上岗,已通过索道相关检测,但未制定出十一假日应急预案,未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和应急演习。联合检查组已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
四、宾馆饭店:
主要检查了**景区帅富山庄和印象天堂酒店。
**景区内千金街入口处帅富山庄消防、电梯、餐饮均未向相关部门报备,未获得许可,联合检查组已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
**景区内千金街入口处印象天堂酒店消防手续不健全。消防大队已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到消防大队登记。
五、**景区:
认真落实了县旅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已制订应急预案和值班安排。已准备调集**县温馨旅游客运公司12台大巴用于转运。景区内锡锅顶、卧龙岗两条索道工作人员均为持证上岗,均已通过索道相关检测,并已完成应急演练和落实晨检制度。
存在的问题:
1、监控室内岗位责任制未上墙,弱电线路整理不规范,且没有挡鼠板。
2、电梯内应急呼叫现场测试,没人回应。
3、消防设施是2013年的,未及时更新维护。
4、锡锅顶索道为2004年建设,要加强日常维护。
景区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3
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民兵应急分队和全基干民兵参加气象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配水库、大堤、城防工程等重点防洪工程民兵抢险队伍;必要时协调驻地驻军参加抗灾抢险。
应急办:指导监督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督促检查相关单位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应急管理工作;气象灾害发生、影响时指导全政府系统值班工作,保证联络畅通;掌握内气象灾害动态,及时向政府报送紧急事项;督促落实上级领导对气象灾害应急的批示、指示;督促检查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协助政府领导处置重大气象灾害事件。
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对重要天气实行滚动预报,通过多渠道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预警预报信息;负责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预警和影响时,经指挥机构批准,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做好气象灾情调查、信息共享、影响评估、联报联防和科技攻关工作;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对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显示屏、农村预警广播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施百村万户气象灾害防御培训。
委宣传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应急预案响应、气象灾情等信息,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向公众气象灾害防御信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防灾抗灾先进事例报道;做好抗灾救灾等资料汇集和保存;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工作。
发展改革局:负责气象防灾减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工作;负责气象灾害抗灾工程和灾后重建项目的审查、立项;协调防灾抗灾和灾后重建物资的计划、调拨,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防灾抗灾物资和经费;组织实施灾后重建中的基础设施恢复、灾区市场商品价格监控;负责协调企业防灾抗灾工作。
教育局: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指导监督学校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教育;负责教育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安全,开展学校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落实好中小学抢险、救灾预案、措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和影响时做好教育单位人员、财产安全转移,必要情况下,向学校下发停课通知,保障学生、教师的安全。
公安局: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负责保障受灾或影响区域社会治安稳定和交通道路畅通;协助受灾群众安全快速撤离和转移;紧急情况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灾所需车辆征用,确保抗灾救灾物资车辆运输通畅;必要时启用公安内部通讯设施,用于抗灾救灾调度、指挥,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与气象部门建立恶劣天气下的交通管理信息和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信息相互通报制度;依法打击盗窃、哄抢救灾物资和破坏气象设施的犯罪行为。
财政局:根据防御气象灾害工作的需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筹集气象灾害处置所需资金和落实抗灾救灾专项资金;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支持;及时下拨年度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等经费。
人社民政局:气象灾害影响后及时开展灾情收集、核实、统计上报工作,并及时向政府提供灾情信息;组织协调灾后救济、救助、捐赠工作;妥善安置灾民,向其发放生活必需品;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
国土规划建设局(环保局):负责全地质灾害的监测,提供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掌握高风险地区的地质险情态势,编制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治理方案,落实防御措施;建立地质灾害基础地理信息共享、联报联防、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制度;与气象部门联合做好地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地质灾害预警或影响时,组织危险地区居民疏散转移,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信息;负责监督指导城乡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户外广告牌、在建房屋等加固或撤除,组织建筑工地相关人员安全撤离或转移;负责指导城镇和人口密集区紧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指导气象灾害高风险区的建筑规划选址和质量监管;遇暴雨、洪涝时,确保城区排水管网畅通;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开展气象灾害对水资源、环境、空气质量等影响的监控和测量;负责提供陆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所需气象信息的时间段、地域等资料,并根据气象条件组织实施人员转移等应急处置措施。
交通口岸局: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负责保障相关区域交通设施安全和交通运输管理与调度;组织调度抗灾救灾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并优先运送抗灾救灾物资设备、紧急抢险和撤离人员;提供交通系统气象灾害灾情信息;建立道路、海上交通气象灾害联报联防工作制度。
农林水务局:负责提供水情、雨情、工情及旱涝台风灾害等灾情信息,制定抗洪抢险和抗旱方案;负责水利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储备足够的水利工程抢险物资;组织实施水库等工程设施规避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灾工作;负责重要水利工程的防洪调度,指导、协调抗旱水资源的应急调配;组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研究制定灾区生产自救的补救措施;负责级抗灾储备和农用物资应急调用;参加灾区调查,提供和上报农业方面的灾情;组织林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防御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提供林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和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动态信息,推进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林区防火等信息共享、预测预警、影响评估工作。
海洋渔业局: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负责组织相关区域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和海洋环境预报,以及灾害性海洋潮位和海浪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提供相关预报信息;负责出海渔船返港或就近避风、沿海养殖户的安全转移和生产保障以及灾后渔业生产恢复工作。
文体广电局: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气象台的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和领导小组的紧急通知,并宣传相应预警信号的含义和防御措施;遭遇大灾时,负责向领导小组提供防灾抗灾的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做好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工作;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卫生人口计生局:气象灾害影响后,负责灾区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预防疫情发生、传播;做好灾害期间饮用水水质的检验、监测工作;负责提供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的科学研究工作。
安监局:加强对气象灾害影响区域内工矿商贸行业、易燃易爆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减少和降低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气象灾害发生后,负责组织对灾区内工矿商贸企业的灾后救援工作和灾情评估统计上报工作。
旅游局:做好旅游景点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落实防灾措施;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及时向全旅游风景区播发传递灾害预警信息,停止户外游乐设施运行,必要时,关闭景点,做好游客疏散转移等安全保障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全旅游风景区的防灾救灾工作。
供电局:负责全供电设备的供电安全,特别要保证防汛泵站、防灾指挥部、医院、供水、气象等单位电源的安全;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电力供应,及时抢修受损电力设施,确保电力传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