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市场调研(收集3篇)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篇1
1.理论构建
(1)区域旅游空间范围及其确定方法
区域旅游空间包含了空间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性。对区域旅游空间范围的确定,可以采用结构区划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收集调查区域有关的数据资料,包括各旅游城市的资源特征值、交通运输距离及能力、游客数等;第二,确定旅游城市的辐射范围;第三,通过抽样,调查游客空间行为的规律性;第四,界定区域旅游的空间边界。
(2)建立区域旅游网络图
在确定了旅游城市区域旅游空间的范围后,把区域空间内同时存在的类型不同、规模不一的旅游城市筛选出来作为代表城市,以这些城市为出发点或终点,依照区域旅游空间内的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把各代表旅游城市用直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区域旅游空间范围内的区域旅游网络图。在此基础上,依据游客行为规律确定区域旅游网络内的惯常目的地城市,对那些不属于区域旅游网络内惯常的目的地城市,则将其排除到区域旅游网络之外。
(3)区域旅游网络级别的判断与空间竞合
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一般遵从以下规律:即从知名旅游城市向其周边的非知名旅游城市流动,以实现旅游活动边际效用的最大化。影响游客选择旅游城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该旅游城市的对外辐射力(F),即人们感知与认知中的该旅游城市的游憩价值;一个是该旅游城市的市场聚集力(G),即该旅游城市所具有的客源集聚能力的强弱。在对旅游城市的区域空间判别中,本研究选取20个指标构成对外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的二维矩阵模型,以此对后开发旅游城市在区域旅游空间范围的层级和级别进行判断,进而揭示其面临的劣势和问题。其中各指标依据其社会感知度与认知度赋予1-3分不同的分值。分值越高表明其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越强,旅游价值越高,景观吸引力越强。
2.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概况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陕西省铜川市。铜川市地处陕西省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盛产煤炭、石灰岩、铝等矿产品,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和建材能源产业基地。铜川市曾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逐步枯竭,城市发展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是国务院于2009年选定的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此后,铜川市力图培育电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旅游五大新兴产业。在此过程中,因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铜川市政府对其进行了重点扶持。2009至今,铜川市先后开发建设了药王山(药王孙思邈隐居和修炼地)、陈炉镇(西北千年古瓷重镇)、玉华宫(唐代帝王避暑行宫和玄奘译经地)、照金—香山(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等景区景点,使旅游经济在铜川市GDP中的比重由2009年之前的3%上升到目前的7%。此期间铜川市国内旅游人次年增长率达19.2%,入境旅游人次年增长率达20.0%,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54.6%。虽然近年来铜川市的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陕西省的其他城市相比,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扔排在最后一位,为典型的后开发旅游城市。为寻求铜川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从区域旅游空间判别视角对铜川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揭示其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找寻出具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2)确定区域旅游空间范围及区域旅游网络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域为铜川市旅游发展的区域旅游空间范围。依据陕西省自然地理单元(陕西省由北向南可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渭河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分区和陕西省区域旅游主要以西安为中心沿放射性线路而展开的特点,本研究采用旅游结构区划法,把陕西省域内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顺着主要交通通道连接起来,即形成了陕西省的区域旅游网络图。在代表性和典型性旅游城市的选取上,陕北黄土高原和陕西省域旅游北线选择以延安市为典型性旅游城市的代表,关中平原和陕西省域旅游东西两线以西安市、宝鸡为典型性旅游城市的代表,陕南秦巴山地和陕西省域旅游南线以汉中为典型性旅游城市的代表。如此,上述典型性旅游城市就形成了以五点十线为支撑的陕西省域的区域旅游网络框架图。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汉中市与西安市等其他典型性旅游城市的交通顺畅度较高,但游客行为规律(即在西安旅游后的游客中仅有7.71%的游客会继续前往汉中旅游,本数据为本研究抽样调查所得)显示,汉中市尚未与陕西省其他典型性旅游城市建立起密切的旅游网络关系,因此,本研究将汉中市排除在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之外。
(3)问卷设计与调查
要求受访者对西安、宝鸡、延安、铜川四个城市的对外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20个指标逐项给出1-3分的赋值,1代表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差,2代表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中等,3代表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强。2012年5-6月,本研究课题组在西安市咸阳国际机场、钟楼广场、秦始皇陵兵马俑馆、曲江遗址公园等四地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396份,回收率为79.20%,有效问卷346分,问卷回收有效率为69.20%。受访游客数据如下:男性受访游客占样本的51.44%,女性受访游客占样本的48.56%;年龄在20至49岁的受访游客占样本的60.98%;42.92%的受访游客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本科学历教育;72.83%的游客的出游方式为自驾游;从游客的职业构成来看,48.26%的受访游客为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客源地来看,60.64%的受访游客为外地游客;从年均旅游次数来看,71.67的受访游客每年出游至少2次。将调查数据以EXCEL录入后用SPSS17.0计算出区域内各旅游城市的每一指标均值及综合均值。在对外辐射力方面,以综合均值F<14、F=14-21、F>21为低级、中级和高级判别标准;在市场聚集力方面,以综合均值J<17、J=17-24、J>24为低级、中级和高级判别标准。之后,依据等级判别标准得出陕西省典型性旅游城市的二维分类图。据此即可判断出陕西省典型性旅游城市在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范围内的级别和层次。在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范围内,旅游城市可分为A、B、C、D四个层级:。A级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均很强,属于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中的最高层级,具有世界级吸引力,是社会公众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西安市属于这一级。B级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中有一项为中等或较强,属于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中的第二层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延安市属于这一级。C级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中有一项较低,属于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中的第三层级,在陕西省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宝鸡市属于这一级。D级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均较低,属于陕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中的第四层级,仅在市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铜川市属于这一级。上述分析显示,铜川市处于区域空间网络中的最低层级,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均较弱,为典型的后开发旅游城市。也就是说,铜川市虽然在客观上与陕西省其他城市存在着空间上的竞合关系,但尚未真正嵌入陕西省的区域旅游空间网络。
二、后开发旅游城市铜川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1.关于空间屏蔽与横向竞争方面的应对之策: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陕西省域区域旅游空间网络中,由于西安市、延安市等城市的层级级别高于铜川市,在知名度、规模、地理位置、知名景区、配套设施等方面也均优于铜川市,遂使铜川市受到这些城市自上而下不同层级的屏蔽作用。尤其是陕西省北线游的典型性城市———西安市和延安市,对铜川市的屏蔽作用更为明显:多数游客直接从西安市到达延安市,使位于西安市至延安市旅游线路中间的铜川市处于旅游凹陷区。同时,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铜川市与层级较低的城市彼此之间亦具有强烈的竞争关系,这也不利于铜川市旅游业的发展。面对如此局面,铜川市要想突破西安市和延安市等旅游城市的空间屏蔽影响,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深入挖掘孙思邈名人文化和养生文化、耀州古瓷文化和民俗文化、照金—香山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以此提高人们对铜川市旅游形象的认知度,并以此与其他城市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和叠加效应,通过竞合的途径,与周边城市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关于市场开发与培育方面的应对之策: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建立完备的营销体系
与陕西省其他城市相比,从对外辐射力和市场聚集力两方面来看,铜川市缺乏知名度较高的5A级及4A级景区、体验性项目、成熟旅游线路,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针对团体游客、散客及自助游游客,尚未建立起与旅行社、媒体联合的市场营销体系,客源市场的空间规模与范围均较有限。旅游景区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供给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要素。据此,为进一步培育和拓展客源市场,铜川市应培育精品旅游景区,打造旅游品牌,建立针对自驾游、团体游等不同客源的完备的营销体系,使供需双方形成有效的对接。
3.关于旅游成长方面的应对之策:政府引领,多方参与,项目推动
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的相互合作。铜川市作为典型的后开发旅游城市,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形成旅游业与相关部门统筹和融合的协调机制,进而才能推动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铜川市必须将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拓展、人才专项培训、旅游形象宣传、精品景区培育、旅游节庆打造等通过项目设置的方式形成一个项目库系统,按照项目的主次逐一进行调研、定位、策划与实施,才能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局面,进而才能促进铜川市及其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旅游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深圳经济发达,生活节奏比内地城市快,生活压力大,健身娱乐业成为了深圳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深圳优越的社会环境条件为大学生体育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深圳市大学生具备了人口、购买力、旅游的欲望、旅游的权利这四个因素,形成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虽然大学生群体的购买能力较弱,但是在人口和出游欲望占有很大优势。所以,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是开拓体育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以深圳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城、暨南大学中旅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院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取。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深圳市大专、本科院校、大学城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了共600份问卷,回收580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为96.9%。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深圳地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
从表1看出,知道体育旅游的大学生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7.7%,听说过体育旅游的和不知道体育旅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3%。说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体育旅游还不太了解,相关体育企业应当增强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体育旅游宣传的覆盖面。
2.2深圳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的态度分析
在回收的562份有效问卷中,22.1%的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态度表示非常喜欢;57.1%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态度表示喜欢。不喜欢及非常不喜欢体育旅游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7%。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是很感兴趣的。说明体育旅游市场在大学生群体还是很受欢迎,有发展的潜力。
2.3深圳地区大学生喜欢体育项目类型分析
调查表明(见表2),深圳地区大学生最喜欢的前五个体育旅游项目是漂流、登山、游泳、骑自行车、钓鱼。从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来看,这五个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属于较为常见的,花费相对来说较便宜,项目的安全性比较高。因此,开发者可以根据大学生喜欢的体育旅游项目去开发。
2.4深圳地区大学生了解体育旅游的信息渠道
调查中显示(见表3),大学生了解到体育旅游的途径主要是靠朋友和同学介绍的,占了总人数的38.0%。排在第二的是互联网,互联网是学生了解外界环境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大学生能够直接快速从互联网上获取体育旅游的信息。从各种媒体了解体育旅游所占的比例较小,证明体育旅游宣传还不到位。
2.5深圳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的消费金额
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花费最多的金额,排在第一的是301~600元,占了24.6%。说明这是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体育旅游价位,符合他们现实情况,这是他们在满足生活必需品之外可承担的费用。其次是100~300元和601~1000元各自占了22.9%,花费在100-300元的大学生经济条件稍微差一些,主要是靠勤工俭学所得。值得关注的是花费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少。总体来说,深圳地区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在体育旅游花费上也较高。
2.6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兴趣,第二位的是时间,第三位的是路程远近。可见,对体育旅游的兴趣是当今大学生非常之重视的,兴趣是产生需要的源泉,只要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感兴趣,其它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化解为最小。从表4中可以看出,费用因素是排在这三位因素之后,这说明费用对大学生的出游影响力比兴趣、时间和距离远近小。表明了当今的体育旅游提供方推出的体育旅游产品的价格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
3结论与建议
(1)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旅游愿望强烈。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大学生没有听说过体育旅游,说明体育旅游的宣传还不到位。体育旅游企业应该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宣传:校园宣传。在以上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同学、朋友介绍的途径了解到体育旅游的。所以体育旅游企业可以在校园内聘请同学做,让这些向周围的同学推广体育旅游。网络营销。体育旅游企业可把体育旅游信息挂靠在官方的旅游网站上或者在学校的BBS网站上设置一个体育旅游论坛,这无形之中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宣传。
(2)大学生最喜欢体育旅游项目集中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旅游活动。体育旅游企业应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体育旅游产品,经过调查得出,大学生比较喜欢体育旅游项目是漂流、登山、游泳、骑自行车、钓鱼等。应多推出这些体育旅游项目或者进行体育旅游项目的组合设计,避免单一性。
(3)大学生在体育旅游中花费最多的金额在301-600元之间,证明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主要是兴趣、时间和路程远近。对体育旅游提供方而言,抓住大学生的兴趣点,提供大学生喜爱的产品。并且基于大学生的时间、路程因素的考虑,重点开发短途体育旅游项目,相应开发长途体育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黄飞燕,陈道裕.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状况[J].体育学刊,2001.8(5):25-26.
体育旅游市场调研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产品;体育旅游;旅游开发;战略选择
1.1赛事观赏型旅游产品
赛事观赏型体育旅游产品,是指游客在旅游产品的消费和体验过程中,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内重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观赏性强的体育赛事的观赏,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和愉悦的体验的旅游产品。赛事观赏型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相关政府部门或旅游机构借助当地的大型体育设施、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和体育产品等,将其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并将体育赛事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具有较强观赏性的体育旅游资源,从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例如,通过借助桂林市体育中心、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会场中心,借助桂林王城景区、猫儿山、冠岩景区和古东景区等特色旅游景点举办各种球赛、田径赛、越野赛、攀岩赛等体育赛事。同时,旅游目的地还可以通过增设一批体育训练基地(如阳朔攀岩、乐满地高尔夫、五排河漂流),体育赛事观摩(如依托桂林体育中心、高校体育场馆等资源展开),以及在临桂开展奥运冠军故里游等,不断加快推进赛事观赏型旅游产品的开发。
1.2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型体育旅游产品,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育设施、体育赛事、体育产品,或者参与到旅游景区中的相关体拜于Ⅱ健身活动中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从而达到川度似、碍心破松等目的的旅游产品。游客对这一类型麓,品娓要求一般较高,要求其有着优良的旅游休闲环弃全的厝经设施和设备、丰厚的旅游文化底蕴等,给游客割遗馋阐放松的体育旅游环境,更好地实现休闲、度假和清放松桂林当地有着丰富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如满地离尔夫、山水高尔夫和漓江高尔夫三大国际级球场及配套度假村;桂林至阳朔段、桂林一龙胜一资源路段自驾车游;乐满地休闲度假村游;龙胜矮岭温泉、炎井温泉、福利泉的康体保健游;市区名山及周边的猫儿山、八角寨等景区的登lj1游等。
13探险刺激型旅游产品
探险刺激型体育旅游产品,是指游客通过参与各种有暂曰险件、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不断挑战自哉.切身体验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带来的精神刺激和愉悦的体育旅游产品。这一类型的旅游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刺激性和危险性,要求游客通过一定的冒险和体验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喜悦和享受,能够满足游客强烈的好奇心,其留给游客们的印象也较深刻。例如,江河湖泊类的探险刺激型旅游产品,有桂林市区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漓江漂渡、永福板峡湖、荔浦长滩河、阳朔遇龙河漂流等;溪瀑类的铱游产品有桂林市区灵剑溪、兴安灵渠和猫儿山十里峡谷、负定稚瀑布、灵川古东瀑布、临桂古桂柳运河、荔浦天河瀑布等;温泉类的旅游产品有龙胜矮岭温泉、全州炎井温宋、资花山温泉等;岩洞类的旅游产r品有阳朔菩萨水、龙『]水岩,灵j1{冠岩风景区等。
l毒民俗体验型旅游产品
桂社长期流传保留着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或地方特色的、深力游人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现已形成竞技类、游戏、舞蹈类、表演类与节会类、养生类等六大类型丰富多和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例如,分布于临桂i骖乡、荔浦蒲芦瑶族乡等的婚礼舞、长鼓舞、响铃舞、傩薤、长鼓舞挞鼓舞、腰鼓舞和芦笙舞等。凭借这些种类并‘三、数量:#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再加上桂林2000多城巾疋历史沉积而成的以桂林山水文化为主导的人i投漪资以壮瑶、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资源,这种独特抟lt文衙资源组食优势,为开发民俗体验型旅游产品蔓,f照暑:基础。
I。5项目培训型旅游产品
项目培训型体育旅游产品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团队、学校学生假期活动、家庭团队、户外背包客提供专业户外探险旅游和拓展训练活动;其产品项目或服务主要包括开设体育旅游项目培训班或培训俱乐部,如素质拓展、漂流、攀岩、高尔夫等项目的专业培训。如古东瀑布景区拓展基地、桂林邦德众拓展基地、阳朔拓展基地、超然派度假山庄、阳朔县攀岩基地、愚自乐园景区、银子岩旅游度假区和桂林市各高等院校等培训和训练基地,都可开发项目培训型体育旅游产品。
1.6产品商务型旅游产品
产品商务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是不断完善商务型体育旅游设施的建设,积极申请和承包国内外各类体育用品展览、各种与体育相关的会议;其产品项目或服务主要68一包括可定期或适时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器材展览会、体育服装展销会、体育旅游产品研讨会等。
2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对于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要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又要遵守整体优化、市场需求导向等原则,这将有利于提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人文资源、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类型选择上,须选择开发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以及各种能够保证中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形式。
将桂林体育旅游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考虑和管理,在协调统一、客观而良性竞争的规划体系下开发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使各类体育旅游资源及其被开发出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相互协调一致,不断提升桂林体育旅游整体竞争力;同时,也要协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既要与交通运输、信息产业、风景园林、农林业、生态环保、文化、文物和商贸等部门和行业相协调,又要衔接好体育旅游资源类型的分类与质量、资源开发的次序与空间布局、项目的选取与目标消费群等各个方面,实现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优化与优势互补。
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以为游客提供更接近有效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为目标,实行准确而细化的客源市场定位,开拓适合不同需求层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及专题线路,使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安全性、趣味性、放松性和保健性不断增加,让体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效延长。
3桂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由于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较强,因而依据桂林体育旅游开发涉及的内容范围,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涉及到旅游产品的规划和设计、旅游产品的组合等两大方面。
3.1体育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生态环境、景区特色景点和旅游文化底蕴等的状况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旅游产品能否成功推广,能否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都与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桂林体育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明确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的类型和深度、产品营销的项目和对象等,从各层面加强对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确保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不断提高其旅游产品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市场形象和知名度,进而推进桂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在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目标规划方面,可根据体育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制定出适合桂林体育旅游的市场营销目标:首先是制定短期市场营销目标,通过利用地缘优势,在体育旅游产品导入期及探索期,重点发展基础客源市场、一级目标客源市场,积极开拓二级目标客源市场。其次是制定中长期市场营销目标,要尽可能地延长体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研发产品新的特性,树立桂林体育旅游品牌形象;积极开拓机会客源市场,争取实现体育旅游产品滞长期向复兴期的顺利跨越。No.22,2O11现代商贸工业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2011年第22期3.2体育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桂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与体育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密切相关,还与体育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密切相关。体育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是否合理,与体育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设计和组合合理的旅游线路,将受到游客的极大欢迎,并将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而设计或组合不合理的旅游线路,将受到游客的排斥,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需要依据现有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状况、时间和资金成本的花费状况、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状况等,制定和组合出不同的旅游线路,以满足游客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桂林体育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结构状况,依据“一核、两带、三区、一圈”的桂林体育旅游产业空间战略格局来设计相应的桂林体育旅游线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一核”指以桂林市区为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的中心;“两带”是指以涵盖兴安县、灵川县、桂林市区、阳朔县、平乐县等县(市)区在内的漓江流域休闲体育旅游带,以涵盖龙胜县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全州县、灌阳县等县(市)区在内的桂北生态体育旅游带;“三区”是指由桂林西部、西北部等县(市)区构成的民族风情体育旅游区,由桂林中部、南部等县(市)区构成的探险求知体育旅游区和由桂林中部、北部等县(市)区构成的康体健身体育旅游区;“一圈”是指以桂林市区为中心,包括周围阳朔、兴安、灵川、龙胜、资源、全州、永福、灌阳、临桂、荔浦、平乐和恭城等12个县为支节点,辐射周边柳州地区的桂林体育旅游圈。
4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战略选择为了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并打造体育旅游的新品牌,不断推进实现桂林体育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可制定特色产品开发战略、差异化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导向和有序开发战略,并采取相对应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等。
4.1特色产品开发战略
特色产品开发战略,要求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充分挖掘其旅游文化特色和内涵,形成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此形成强劲的旅游吸引力,吸引游客前来消费、体验和参观,同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产品加以宣传和打造,形成地方主打旅游产品。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关注具有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桂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加强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例如依据桂林的地域特色,设计开发出系列户外体育自助游项目:涵盖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永福县北部、灵川县西部等县区的桂林民族风情体育旅游区项目,该项目可重点开发培育水域型(江河湖泊类、溪瀑类)、陆地型(民族体育类、休闲娱乐类、赛事观摩类、产品商务类、探险刺激类)体育旅游产品;涵盖桂林市区、灵川县、兴安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部、资源县、全州县等县(市)区的桂林康体健身体育旅游区项目,该旅游区可重点开发培育水域型(温泉类、江河湖泊类)、陆地型(康体健身类、休闲娱乐类、项目培训类、民族体育类)体育旅游产品等。
4.2差异化产品开发战略
差异化产品开发战略,要求旅游开发主体根据游客的多样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打造一批具有档次不同、能够满足游客差异化需要的体育旅游产品。由于不同的游客具有不同的消费特点,不同的游客其消费能力和收入水平也不同,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要特别注重游客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要根据其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不同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满足其差异化的旅游需要。例如,结合桂林体育旅游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的考虑,在参考现有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普遍定价的基础上,快速地配制出高、中、低不同消费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消费价格体系。此外,以桂林体育旅游资源的美、特、奇、奥、险等特点为基础,在重点考虑影响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可进人性程度、政府政策调控力度、自然地理环境等)的基础上,依据特定主题创建出主题线路游、主题节庆游、主题赛事游、主题乐游园、主题村寨游、主题酒店游、主题购物游等功能各异的桂林系列体育旅游产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重复性的体育旅游市场竞争,确保体育旅游开发主体所开发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创新性,从而改变以往由于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单一导致的旅游产品特色不浓现象;能有效配置不同时间阶段、空间地域和功能用途所禀赋的旅游资源。
4.3市场导向和有序开发战略市场导向产品开发战略,要求旅游开发主体以游客的旅游消费需要为基础,通过细分体育旅游的目标市场,明确体育旅游产品的目标消费市场,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能够满足其不同旅游需要的旅游产品。此外,还应加大对体育旅游产品市场的调查,充分了解游客的需求量和差异化产品需要,制定和提供能够满足游客各种需要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对于桂林体育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来说,可以广西区内和湖南市场为基础客源市场,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体的华南市场及西南、华中市场为一级目标客源市场,以港、澳、台市场,东盟国家及日本、韩国市场为二级目标客源市场,以欧美、大洋洲等国际市场为机会客源市场。而有序开发战略则是要求旅游开发主体需要根据体育旅游产品的时效性和可更新性,明确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时序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并通过旅游开发期中长期和短期的结合,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有序开发。如果桂林整个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开发与布局不合理的话,区域内部易会出现体育旅游项目重复化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最终导致桂林体育旅游开发目标过于片面而有失全面,制约整个体育旅游发展区域均衡、协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