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口腔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8-12 手机浏览

口腔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范文篇1

方法:口腔健康可通过对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讲解保护口腔健康应掌握的知识,生活方式关系着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结果:从而改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饮酒都是可以威胁口腔健康的问题。

结论:对居民讲解口腔健康的知识有利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1],对口腔健康有所了解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口腔健康不容置疑。

关键词:口腔卫生口腔卫生口腔健康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3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上涨,居民寿命普遍延长因此也提高了健康知识的学习,而健康知识应从口腔健康开始做起常言道“病从口入”,卫生部门应提高口腔健康以及口腔疾病的防御,从中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和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针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口腔健康应改善不正确的生活方式。

1相关资料与方法

1.1相关资料。居民口腔健康卫生的调查,一些居民因不了解口腔卫生的知识不注意口腔健康,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感染可以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食物不干净等都可以引起口腔疾病,所以对口腔卫生及口腔健康应提高了解程度。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预发口腔健康注意口腔的卫生。

1.2保护口腔健康的方法。口腔卫生保健可以通过宣传从而让居民对口腔卫生有了解,保护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如:饭后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做一些日常的护理保证口腔卫生的健康,大多数居民对口腔卫生的理解都不是十分正确的[2],注意口腔卫生可以从日常饮食开始护理,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及饭后漱口,居民在口腔疾病预防的理解还是存有误区,应该对居民的口腔健康理解与知识提高认识。

1.3老年人口腔卫生。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正在加大,而老年人在对口腔卫生的认识上缺乏知识性和理解性,从而形成老年人对口腔卫生不了解引发口腔疾病,老年人口腔卫生应引起关注,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口腔卫生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口腔内牙齿老化,导致口腔内存有异物应在饭后漱口清理口腔内的卫生,保持口腔清晰预防口腔疾病,形成良好的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

1.4口腔卫生。口腔卫生给很多居民带来困扰,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内的健康,提高口腔卫生的认识程度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对口腔问题的关注性。从而了解口腔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口腔健康的推广可以让居民对口腔卫生有所重视[3],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持口腔卫生清晰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自我保护口腔卫生的形式,从而得到良好的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2方法

保持口腔卫生的健康可以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的健康以及身体健康,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要坚持刷牙、饭后漱口从而保持口腔内的卫生,饮食方面应注意食物的卫生以免对口腔造成伤害。口腔卫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居民,因为口腔疾病属于常见病发率无年龄界限,所以保持口腔卫生极其重要,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口腔疾病绵延扩大形成口腔溃烂,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的了解,改善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口腔内的清洁,合理预防口腔疾病的爆发。

2.1口腔卫生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居民健康问题也在进一步的困扰着我们,口腔卫生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口腔卫生是不容小事的如出现口腔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保持口腔的清新以及口腔的健康,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复发效率也是较高,所以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方生口腔疾病,提高对口腔卫生的认识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

2.2口腔疾病。口腔疾病的危害不可忽视,不注重口腔的卫生会引起一系列的口腔疾病或消化道疾病,针对口腔疾病的症状应保持[5]口腔的清晰,养成良好保持口腔清洁的习惯可以预防以及避免口腔疾病。远离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内清洁,口腔健康检查可以起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不注意口腔卫生可能引起口腔溃烂或更严重口腔疾病,口腔疾病的感染发病率极快要及时治疗,居民初患口腔疾病时应及时的进行口腔卫生的治疗,避免口腔疾病进一步的蔓延形成更严重的口腔疾病。

3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发展极快居民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口腔卫生健康进一步的了解,注意口腔卫生的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卫生关乎着居民的口腔健康极其重要,所以应该保持口腔内的清晰远离口腔疾病。提高对口腔卫生以及口腔疾病的认识,合理的保护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以及口腔保健现在正在逐步进行完善。

4结果

口腔卫生以及口腔健康的价值[6],口腔疾病的爆发时间短无季节性蔓延的快,所以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清晰的口腔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不规则的生活方式是引起口腔疾病的关键如吸烟、饮酒、都会造成口腔疾病。可以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口腔疾病,戒烟和戒酒可以很好的对口腔起到保护作用,口腔卫生的健康应引起广大居民的重视,从而形成口腔疾病的预防有良好的作用。

5探讨

针对口腔卫生以及口腔疾病进行探讨,口腔卫生是口腔疾病的发病因素。所以,居民应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内清晰,从而达到预防口腔疾病的效果,注重口腔卫生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在针对口腔保健的过程中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居民口腔卫生是维持居民口腔健康的前提,保持好口腔卫生才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晟利,李兵,李海清,等.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0(06):892-894

[2]朱晨曦,倪荣,刘新功等.城市失能老人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06):656-657

[3]周怡,丁彩艳,丁亚萍等.大学生口腔保健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02):88-90

[4]文斌,黄彦,何予敏.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江西医药.2010(03):239-240

口腔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儿童口腔疾病健康教育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80-02

口腔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在人类中广泛流行,其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经临床研究发展,儿童中发生口腔疾病的例数较多。口腔疾病的出现,使儿童感到疼痛、拒绝进食,不但妨碍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2],甚至还会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3]。我院为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367例,女233例。患儿年龄在1~12岁,平均(6.27±2.81)岁。

1.2方法

对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统计600例患儿口腔疾病类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患儿日常饮食、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口腔健康检查的频率,常见口腔疾病的知识等。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2结果

600例儿童患儿主要疾患为:龋齿188例,占31.33%;牙髓病78例,占13.00%;尖周病56例,占9.33%;舌系疾病102例,占17.00%;乳牙滞留82例,占13.67%;外伤73例,占12.17%;牙齿错合21例,占3.50%。

3讨论

3.1患儿发病原因

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刷牙方法不正确、饭后未漱口、牙刷选择不当。

研究表明,饮食不当导致龋齿的发生。口腔中的细菌,能够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黏性物质,在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并导致牙齿脱钙,逐渐形成龋洞[4]。而在牙齿萌出之前,食物的营养成分对牙胚的生长发育及形成和钙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饮食不当,营养缺乏,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萌出后,耐酸能力也有所下降[5]。而儿童进食较多的零食,尤其是睡前吃甜食,更对牙齿有较大危害。

刷牙不当会造成儿童未有效刷牙,使牙齿表面仍留有软垢,不但不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还会导致牙釉质被损伤。漱口与刷牙具有同样的效果,而一般儿童多不能保证三餐后刷牙,导致食物残渣持续嵌顿在牙缝中,并大量繁殖。及时有效的漱口,能够将大部分的食物残渣都清除掉,效果较好。

而在儿童刷牙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为儿童更换牙刷,牙刷选择较硬,也会导致细菌残留、牙齿受损。

此外,我院工作中还发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患者,家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患儿在发生口腔疾患后,家长用土方法治疗,而不愿意到医院就诊,造成疾病加重。

3.2临床预防建议

医院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提醒家长通过各种方法,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使其能够定期带儿童到院进行牙齿检查。一旦发现牙齿损害,及时治疗,防止龋齿加重。加强有关口腔知识的掌握,培养其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生活习惯,并对饮食进行调节。多进食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并食用含钙较高的蛋类、肉等,避免让儿童睡前进食。婴幼儿期间,要多晒太阳,补充钙和维生素。提高家长对口腔知识的重视,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建立各种途径在全民进行健康宣教,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在1~3岁儿童乳牙萌出后,嘱其每年至少检查两次,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家长提供牙齿牙膏的选择方法,牙刷的大小要符合儿童年龄的大小,选择保健牙刷和儿童牙膏。在每次刷牙结束后,要将牙刷清洗干净,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新牙刷。

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口腔疾病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患儿病情,更不可使用土方法、偏方等自行对患儿治疗。

此外,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并不仅是针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宣传者包括幼儿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彼此结合,实现人人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韩惠兰,朱成男.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19~3120.

[2]白亚利,王新元.饮食习惯与龋齿的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93.

[3]苏吉梅,叶笑味,阮文华,等.儿童口腔疾病1657例初诊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7):26-26~29.

口腔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范文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口腔健康检查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统计分析

2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参考文献

王庆武,李晓瑜.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2011,9(3):59-60.

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R].Geneva:WHO,1997.

李国强,曹新明.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71-72

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9):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田亚光,廖天安,谢奇,等.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5):32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