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8-20 手机浏览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范文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师德考核,特制定我校教师师德考核工作制度。

一.建立师德考核工作领导机构

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学习和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学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回信的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文件和要求,提高师德学习的针对性,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2.持续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影响,利用板报、广播、专栏,多角度宣传,全方位展现师表形象。

三.评选范围和条件

1.评选范围

年度师德标兵的评选范围是: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

2.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模范遵守新的<<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

(2)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专业发展意识和行动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心理健康,与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3)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驱赶学困生等行为,无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无校外办班、兼课和有偿家教等行为,无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等。

(4)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任学科在全县处于前列。

(5)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和参加过市级(含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优先。

3.推荐方法

(1)评选师德标兵应在对本单位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核的基础由进行。

(2)我单位在上报推荐名单之前,要在本单位对师德标兵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4.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1)“师德标兵”申报表

(2)“师德标兵”典型事迹材料1份,字数在3000字左右。

(3)本人师德档案:包括<<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表一份、学习笔记、个人评价材料、本人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媒体师德事迹宣传报道材料原件或相关材料等。

中学师德实施细则

一、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由学生和家长实行无记名投票评议。

二、对学生和家长的评议面应覆盖教师所教授的所有班级,并不少于所教授学生人数的60%。

三、根据<<学生和家长评议教师问答卷,由学校组织专人进行回收和统计后,记入<<师德考核表。

四、考核方法

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无记名民主测评为主,实行教师自评(占30%),学生和家长评议(占30%)、同事互评(占20%)、领导班子评议(占20%)四方面相结合的办法。

考核结果分为四档,分数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在80-90分者为良好,在60-79分者为合格,在59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中学师德奖惩决定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范文篇2

一、教导处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教学研究中的推门听课制度、涉江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三个方面。

推门听课:自从我第一天到三中学习,我就想走进三中的课堂去听听老师们是怎样上课的,他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但我的心里有顾虑,因为我在等待教导处能够安排几节课,可当我找到教导处时,他们告诉我可以随便听,无论哪个年级,无论哪个老师。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这样好像不是很好,于是过了两天,我又找到年级主任,可三个年级主任的说法和教导处一样,无论哪个班都可以随时听课,他们历来都是推门听课,就这样,我试着从我比较熟悉的701班数学老师陈卓开始,听了他的一节数学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合理,气氛也很活跃。后来我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推门听课,三中教师对于推门听课可能是习以为常,并不以此为推脱。九年级的年级主任告诉我,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在9月1日就要求两人一组走进九年级的教室推门听课。在我的听的这10节课中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常规课,课堂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参与面光,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在作业的评讲课上,在我听802班的语文课上,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的习惯。

校本课程开发:三中是一个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三中曾是湖北省实验中学,但那已经是过去,在这一点上和我们猇亭中学相似,过去两所学校都曾经辉煌过,但近几年三中被划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三中提的最多的就是要创造“适合现在学生的教育”。教导处的xxx主任告诉我,三中的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开设起来的,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凸现学科特色,二是兼顾学校特色,三是学生社团活动。安排的时间是:七年级周二下午16:15—17:15,八年级周三下午16:15—17:15,内容课程是书法、音乐欣赏、塑胶翻样、集邮连着你和我、英文歌曲与影视欣赏、十字绣六个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老师可以是任何学科的老师,在自愿报名基础上通过学校选拔,担任教学。根据老师个人的特长,开学初在学校出公告招生,每班控制在8-10人左右选择一项校本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学生自己带凳子到固定的校本上课地点上课。其中塑胶翻新和十字绣开设的比较好,深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塑胶翻新,学生在课上翻新后有的甚至还拿到街上拍卖。校本课程的开设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各门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凡是被聘请的任教教师同时都担负起编撰教材与纲要的任务。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根据每一讲座的主题去查找资料,通过上网,跑书店、图书馆等各种方法,选定材料然后编撰教材。该校书法教师钱月丰老师编写的《书法》校本课程教材以编排得当、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循序渐进、符合初中生学习书法的需求等特点受到国家与省市书法教育学会的肯定与表扬。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教材的编写,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是教师在积极创造,校本课程开发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和智慧。二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学生之间本身就有差异性,有时候只是兴趣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赋不一样,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发展,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可能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长期需要探索的问题。

涉江文学:涉江读书节是三中今年春季创办的一项特色活动,教导处的主任付红告诉我,自XX年12月起,xxx三中的校园里,悄然兴起了一股读书之风,课前课后,同学们谈论最多的是最近读了什么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茶后饭余,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教育成长的感受,从书中探求科学育子的方法——一代学子,以先贤为楷模,争做知识的追寻者,尊名家为典范。读书节的启动仪式安排的非常隆重,邀请了张永红副市长、市委副秘书长陈朝银、苏开美局长,副校长覃江红主持了xxx三中首届“读书节”启动仪式,校长王涛致欢迎词,市委副秘书长陈朝银亲自宣布开幕,家长和学生代表分别发出了读书倡议,一千多名师生满怀激情,在肖涛、黄琼、韩煦三位主持老师的引导下,读《论语》、颂《涉江》、吟唐诗、颂《水调歌头·长沙》、赏《沁园春·雪》……千人诵读,场面很庞大壮观,撼人心魄。市教育局长苏开美还提笔留言:办好读书节,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整个读书节活动安排的很完善,包括“我的读书名言征集及手抄报比赛、书香满校园读书演讲比赛决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比赛、美文经典诵读比赛决赛、英文诵读比赛、亲子阅读交流、名师名家讲坛、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办公室评比”。其中名师名家讲坛活动,他们邀请的是市教研中心的李祖贵老师。在整个活动中,该校编撰了名为《守望》的教师文集,《春天的消息》学生文集。

二、政教室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档案资料非常规范齐全。政教室的档案资料主要有13个类别,每个类别按照学期汇总成册。主要有:1班主任德育工作手册、2德育研究会(德育论坛汇编)、3德育活动(方案、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会案)、4、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题研讨、5、教师家访(计划单、记载单)、6、青春期教育(讲座稿、学生课后感)、7心理咨询资料、8、学生社会调查报告、9、安全工作(给家长的一封信、安全工作方案、校方责任险、课间安全巡视记载)、10、家长育子心得、家长读书心得、1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档案资料(问题学生资料、问题学生跟踪调查表、特殊学生教育登记表、问题学生个人档案、开发学生潜能、困难学生援助、13、中小学衔接资料。这些档案资料非常规范,其中德育论坛汇编这本资料的封面背后有王涛校长的感谢致辞《因为有爱》。在这13个类别的档案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手册,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第二个方面,班主任工作细致周全,养成工作并记录的良好工作作风。比如在我翻阅的902班班主任记载的工作手册中,他的第一面是张贴了班级的课表,第二面是张贴了本班学生名册及家长联系方式,第三面是本班情况基本简介、第四面张贴《xxx市三中班/团/队会课程安排》,从第五面开始这位班主任才是该班每周的情况记载,记载的内容非常全面,形式也是多样,比如月考、期中、期末每次大型考试后学生成绩的综合分析,进步的有哪些同学,退步的又有哪些同学,年级前80名的学生名单……整个考试情况一目了然,家长会的筹备记载也是很翔实的,其中有关会议议程,从哪些方面分析本班情况,有关家长配合学校的相关要求等等。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把记在本上“学生思想教育”这一栏中张贴了个别学生犯错后手写的书面材料或者张贴自己从报刊杂志上的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总之,在我查看的所有资料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班主任的记载本,非常翔实,有工作,就有记录,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习惯。当然学校检查也落到实处,并有温馨的评语。政教室对班主任的记载本实行月检查制,他们的检查不像我们仅仅只是盖上学校的印章,写上检查的时间,他们还有温馨的评语,我摘录了这样几条供大家参考:你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并且效果突出;班主任工作热情高,班级管理有成效,祝军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贺你班评为星级班级;班主任工作很辛苦,望你珍惜身体;902班越带越好,祝贺你!a层学生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特殊学生的教育很到位……看到这些温馨的评语,要是我是一位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能够得到学校书面的表扬,工作肯定会越来越努力。

三、年级组工作:三中基本上实行的是年级组负责制,各年级组相对独立,三个年级主任带领年级组的老师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年级主任除了上传下达之外,除了负责本年级组内的一切日常事务,每天负责通知当天的工作、通报当天各班的好的榜样、需要改进的方面、甚至老师方面的办公情况。年级主任除了这样的日常管理之外,每学期主要抓好一是检查本年级教师批阅作业情况,以作业本为主,主要检查学生的上交及订正情况,包括教师对每种作业的批改次数、没有批改的次数,精批次数及作业总量等,检查结果出来后进行公示并将检查结果上交教导处。二是组织本年级家长会的召开、教学开放日这样的大型活动,活动的方案、组织均由年级组独立完成。三是负责组织好本年级前80名学生的培优工作,在第一个的月考工作结束后,年级主任负责统计年级前80名同学名单,再在本年级组内选派优秀语数外物化教师负责培优工作(每天下午三四节课)。四是各年级组参加的年级集体活动均由年级主任负责。比如,在9月30日举行的“红歌会”筹备工作中,各班先自行拿出一个节目,在规定的时间由年级主任审阅,年级主任还要负责本年级的集体合唱的训练。所以在三中我时刻可以看到年级主任忙碌的身影。

四、党建工作、团委工作扎实有效:三中的党建工作、团委工作是非常扎实的,学校专门设有党建办公室,负责学校一切党务工作。学校团委是学生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很多活动都是依靠共青团这个组织开展的,团委有些常规性的工作,一是负责升降旗,二是负责团校培训工作,发展新团员,三是负责学校广播站工作。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特长生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50-03

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升以及学科与技能竞赛的不断开展,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相关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我校电子专业的特长生培养工作不断深入,并逐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笔者以电子专业为例,针对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明确“卓越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卓越人才”培养,要以促进在校高职学生的技能提高为目的,构建高职特长生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系列化、全程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示范性和导向效应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选择“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

“卓越人才”即特长生的培养,可采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师徒团队教育方式。“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充分相互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加快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提升。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直处于同一教学与工作情境下,师生间及时沟通和反馈,针对学生学习和训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建议,使疑问及时得到解决,学生的学习进程更顺利,对增强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兴趣都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该模式下,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任务和项目的完成,师生间可以相互促进,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教师提出合理建议,展现创造性思维。

“卓越人才”培养各阶段的主要能力要求分析

高职“卓越人才”培养的周期可以为一年至两年。由于高职学生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要陆续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各用人单位也相继来学校招聘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准备继续深造等,学生放在“卓越人才”课题研究上的精力会不足。所以,“卓越人才”的培养周期一般在二年级结束。如果是一年的周期,那么参与培养的特长生一般是二年级的学生,其目标是围绕学生竞赛或特定的科研创新项目。考虑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效果等,高职电子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以一年半或两年为宜,第一学期主要是从特长生的选拔角度进行培训。各阶段的要求见下页表1。

导师团队的组成与管理

特长生导师应具备创新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为了使特长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加强特长生导师团队的管理,如成立“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及特长生教学团队。

“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成员由负责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二级院系领导担任,主要负责教学团队管理、特长生导师审批管理、特长生人才管理及日常事务处理。

特长生教学团队成员(即特长生导师)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主要负责特长生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及日常项目指导、各种级别电子竞赛指导等。

特长生教学团队一般由若干名指导教师组成。特长生导师的能力直接决定培养人才的结果,对特长生导师条件及职责等应有相关规定: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有三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有较好的师生沟通技巧;具有相关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动手能力;会使用AutoCAD、ProtelDXP、Protues、KeilC、EDA等常用电子开发工具软件,会利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熟练掌握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与调试流程等。特长生导师在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对学院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予以优先考虑。聘请程序可以是:(1)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向“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递交一份自己独立完成的电子作品,或有此能力的证明,或在任特长生导师的推荐,经教务办审核,并由“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对申请者审议批准,报学院备案并由学院聘任。(2)特长生导师的聘期一般为二年。(3)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则必须于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向“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提出申请,报学院备案。

特长生的选拔与管理

为了使特长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应对特长生的选拔与管理做出相应规定。

电子专业的特长生选拔条件是:在学校注册的在校生;品行端正、勤奋好学、遵守校纪校规,具备电子专业特长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有较强的电子方面的兴趣。人数为专业学生总数的1/4~1/3。部分参加竞赛的学生可从相近专业中选拔。

特长生的选拔程序如下:(1)每年10月在大一学生中成立特长生培训兴趣班,公布特长生选拔条件、报名要求、招收人数等信息。(2)学生根据兴趣申请报名参加,或者经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推荐。(3)“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根据报名情况,组织报名学生进行综合条件考核与测试。(4)“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于12月前确定特长生人选,报学院审批。(5)由学院批准,发文公布入围名单及培养方案;(6)特长生培养周期为二年。

特长生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如培养期间违反特长生规定将取消特长生培养资格,无故缺席活动三次以上者,按自动放弃特长生培养处理;在学习期间如不适应培养方向,可提出申请终止特长生培养。如果有更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经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推荐,经“卓越人才”教学团队委员会审议,报学院批准,加入特长生培养班。

“卓越人才”培养的训练项目选择与管理

特长生人才培养为二年,细分为4个学期,每学期可调整特长生培训班,采用循序渐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特长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理论水平。每学期由特长生导师团队制订特长生培训班专门的教学计划、训练任务,跟后面培训衔接。

特长生的训练项目不能是技术指标过高或难度太深的项目,如一个研究生经数月或一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不能拿来作为高职学生的训练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以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培训周期根本完成不了。训练项目也不能过小,不能直接将课程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小案例、小制作作为特长生训练项目,这种项目太简单,起不到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在选题时,可以针对高职特长生培养的特点进行特长生导师指导项目的研讨,讨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计划,讨论对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意义。经过此过程,再对项目正式实施。

在第一学期,特长生的选拔还没完成,新生入学后适应新环境也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特长生的培训工作主要是结合相关课程选拔特长生,如电路与电工技能、工程识图与CAD、电子技术与实践等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电子产品装接、测试和排故的项目,训练学生的认识、装接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并选拔出特长生。

第二学期,进行模块电路、简单电子产品设计方面的培训,同时通过组成师生团队,让学生接触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查找整理资料、装调电路等。通过一些复杂模数电系统(如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制作训练,并结合当年学校的一些技能竞赛项目,完成模电、数电、传感器等知识学习及PCB电路板设计、制作和产品调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指点的形式完成创新项目。

第三学期,特长生培养进入智能产品设计阶段,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如协助教师进行电路设计工作。特长生的训练项目选择一些独立的智能电子产品,如电子密码锁、无线控制器等,完成单片机软硬件知识的学习,进行基于单片机的系统综合应用,熟练掌握智能电子产品的整个开发流程,包括系统与电路设计、软件开发,制板装接、修改调试等。

第四学期,特长生将独立完成基于单片机的综合智能产品开发,同时可承担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这一阶段的训练项目,可以结合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和省级、部级学科技能竞赛。

“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条件设置与管理

特长生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向特长生开放的创新实训室。实训室提供如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高精度万用表、频谱仪等电子仪器以及打印机、PCB制作等一般设备,还要免费提供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在创新实训室中,特长生按项目组分配工作区间,每组由组长负责。在项目任务驱动下,特长生把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创新活动训练。

同时,在特长生的影响和带领下,由特长生小组组长负责,其他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进入创新实训室进行实践训练或参与到创新项目中。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学生,并且可以从这些学生中不断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到特长生队伍中,大大增强特长生培养的效果。

“卓越人才”培养的考核与奖励

为保证特长生培养质量和形成长效机制,要建立相应的特长生培养的考核与奖励办法。

对导师的考核,可以按学期或培养周期进行,以特长生的就业、竞赛获奖、学术论文等为考核指标。工作业绩记入教师个人的业务档案,作为其聘级、评奖的重要依据之一。

特长生的考核按学期进行。为了使特长生有更多时间钻研,训练应避免与正常教学内容重复,特长生在培养期间经导师和相关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可以免修部分专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在项目结束后,经考核评为优秀成果的,或获得市级以上竞赛奖励的,除竞赛奖学金外,由导师推荐,可在学生评优评奖中作为优先推荐的对象。

本文论及的高职特长生“师带徒”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我校电子专业进行了近两期的相关实践,在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还要结合学校的现状和特色,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2]杨进发.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特长生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27):44-45.

[3]汪立军.实施特长生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力[J].职教论坛,2007(6):27-29.

[4]陈小言,葛伟.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特长生导师制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4(2):14-15.

[5]肖颖.关于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