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空气净化机(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8-21 手机浏览

空气净化机范文篇1

【关键词】空气消毒机;净化;紫外线消毒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sterilizationpurificationeffectofYKX/Ytypemedicalairdisinfectionmachine.[Method]Makeairdisinfectionwiththedisinfectionmachine,andthensupervisethedisinfectionresultwithnaturalsedimentation,put5flatutensilsin4anglesandcenterof3operationroomsafter2h,3h,4hrespectively,openandexposefor5min,thenputinwarmboxof37℃for48h,makecolonycount,compareitwithtraditionalultravioletradiationairdisinfection.[Result]Comparingaveragecolonycountofeverytimepointafterdisinfection,thedifferenceismarked(P

Keywords:airdisinfectionmachine;purification;ultravioletradiationdisinfection

空气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减少空气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特别对高危易感科室的空气持续消毒并保持洁净度[1],近年来尤为人们所关注。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在手术室安装了消毒机,通过监测并与传统的紫外线消毒方法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普通手术间6间,其中50m3的手术间4间,40m3的手术间2间。分别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分配手术室。两组实验条件均衡,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YKX/Y型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紫外线灯,37℃温箱,平皿若干。

1.2方法

观察组:用肯格王牌YKX/Y型医用消毒机(中英合资成都肯格王有限公司生产)两台分别置于手术台两侧,按要求高档换气,分别对手术间进行消毒。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相关要求进行,于消毒后2h、3h、4h采用平皿沉降法,在手术间4角和中央共取5点,4角均距离墙壁1m,采样高度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将送检的平板置37℃温箱培养48h,按平板暴露法计算公式CFU/m3=50000N/AT计算菌落数。根据国家有关医院卫生消毒标准手术室空气细菌平均菌落数要求200cfu/m3为合格。对照组:手术室内未放置消毒机,行紫外线消毒,其余同观察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各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及分析

两组空气消毒细菌平均菌落数比较,见表1。表1两组空气消毒细菌平均菌落数的比较(略)

3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人员流动、房门开关次数及手术时污物增加,都可能造成空气细菌总数急剧增加,手术室环境中空气质量对病人手术切口愈合有直接影响,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无毒无害的空气消毒方法,是手术室消毒效果的重要保证。紫外线灯照射法是传统的消毒方法,使用简单、方便,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无人状态下照射消毒;消毒时易被物体阻挡,形成死角,影响杀菌效果。且对皮肤及眼睛有伤害,长期接触易引起白细胞下降和光敏性皮炎,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有不利的刺激,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易引起上呼吸道炎性病变[2],到一定量时要出现呼吸加快,胸闷,恶心呕吐,照射30s,可使皮肤产生红斑,眼睛产生刺激症状[3]。有研究显示[4]传统的空气消毒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性是空气净化消毒的2.11倍。

YKX/Y型医用消毒机主要采用高强度紫外线照射和尘埃过滤除菌方法,由于采用循环风空气过滤和紫外线加静电消毒作用,能有效地滤除,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其正离子发生器能持续不断地产生高浓度正离子,能协助紫外线杀灭进入消毒机空气中的微生物,将消毒净化后的洁净空气放回空间反复循环自净。杀菌因子为高强度无臭氧紫外线,消毒过程在机内进行,防止了紫外线的泄漏,可以在有人工作的场所随时开机,解决了传统静态消毒方式人员不能在场的矛盾;可以在有人状态下控制空气中细菌含量,处理后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为67CFU/m3,达到卫生部环境空气Ⅱ类卫生标准(≤200CFU/m3)的要求),本研究也表明了该消毒机除菌效果达到卫生部环境空气Ⅱ类卫生标准要求。

本研究表明该消毒机空气消毒效果优于传统消毒方法,且能在有人状态下工作,对人体无害,费用低,使有方便,是一种理想的空气消毒、空气净化装置,适合基层医院急诊手术和连台手术的手术室空气消毒。在医院其他科室也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幸珠,吴吉祥.连续式空气消毒洁净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0,10(1):47.

[2]王沐沂,王克波,方企圣,等.使用臭氧消毒器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环境健康[J].2002,20(1):223.

[3]熊靖.紫外线空气消毒研究的进展[J].广西医学,1998,20(5):869872.

空气净化机范文篇2

[关键词]:空气净化器;结构;性能

1、引言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过滤、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制造出性能优良的空气净化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结构设计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比较了空气净化器2种结构的性能差异,试图从提高性能方面实现对空气净化器的结构优化。

2、试验对象与方法

2.1试验对象

结构为A、B的2台空气净化器样机,A为初版样机,B为结构改进样机,额定风量为600CMH~2500CMH。两台空气净化器采用的风机、内部各过滤装置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内部导流结构不同。样机A的内部导流结构,风机进风段静压腔小,风机段右侧存在涡流,如下图1中的a所示;样机B的内部导流结构,增高风机进风段静压腔,增加右侧气流引导,如下图1中的b所示。

2.2试验装置与条件

30m3的密闭试验舱,舱内装有循环风扇,试验舱内温度保持在(25±2)℃相对湿度(50±10)%。固态污染物PM2.5尘源为二手香烟。

噪音由噪音仪测试。

功耗由功率仪测试。

2.3试验方法

2.3.1洁净空气量试验方法

1)固态污染物自然衰减:在30m3的密闭试验舱内点燃香烟,使香烟烟雾持续达到试验初始浓度。关闭产生的香烟源,开启循环风扇再搅拌10min,使固态污染物混合均匀后关闭循环风扇。

2)固态污染物总衰减:重复上述1)试验步骤。开启被测空气净化器,用粒子计数器采样,每2min采样一次,连续采样20min。

空气净化器固态污染物净化效能根据单位能耗产生的洁净空气量由高到低分为A、B、C、D4级,具体指标见表1。

3、试验结果

将样机A、B分别置于30m3的密闭试验舱内,监测其对固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分别置于半消音室内,测试噪音数据。测试功耗数据。每项进行3组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2所示。

4、结果分析

从上表1可以看出样机B对固态污染物净化效果、噪音、功耗明显优于样机A,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由气流的流体动力学决定的。进风段静压腔小会造成风机吸风阻力大。气流风道有涡流和乱流,会造成功耗大、效果差。所以样机A不能很好的发挥固态污染物净化效果,其净化能力低,且噪音高、功耗高。

5、结论

在有限的空间内,优化内部结构设计、引导气流走向、减少涡流和乱流,可以使过滤段与污染物充分接触,以及有较小的流动阻力。从而达到提升净化效果、降低噪音、降低功耗的结果。

今后需要研究更高净化效果,更低噪音、功耗的空气净化器。

参考文献

[1]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3-1

空气净化机范文篇3

针对气象部门的移动指挥车需求,本文研究与设计车内的一套空气净化系统。该空气净化系统以光催化技术与传感器采集技术为核心,通过直流风机将车内气体引至系统进风口,首先,气体经过三层过滤网进行机械过滤;然后,过滤后的气体再经过涂有催化材料的金属过滤网。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催化涂料纳米金属氧化物与紫外线发生反应,产生极强氧化物,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杀菌与消毒,完成了对气象指挥车舱内的空气净化的过程,有效保障车舱内气体质量与人员的健康。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空气净化;传感器;移动指挥车

当前,全球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各种气体污染已经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就室内气体污染来说,如装修、生产污染产生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而室外气体污染,如现在流行的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1]类似的污染物,通过人们的呼吸给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很难治愈的疾病产生。因此,针对空气污染物治理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文针对移动指挥车舱内的空气污染问题,设计与实现了一套的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光催化技术将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能起到杀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以保障车内工作环境的质量和人员的健康。

1空气净化系统原理

空气净化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综合性新技术[2],本文中所研究的空气净化系统,是结合了空气过滤、杀菌、消毒功能为一体,且利用空气压缩机,将车舱内气体循环进行净化的一套系统,具有高效率、杀菌彻底的效果。尤其是采用了光催化技术,利用紫外线光的杀菌功能,结合光照射强度的催化涂料,使得净化系统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整个空气净化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中气体传感器,对车内空气进行空气质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根据采集结果、污染程度,对风机转速进行调节,通过车内风道进风口将车内气体吸入净化系统,经三层特制滤芯进行彻底净化、吸附,并通过在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下、进行高效杀菌处理,得到新鲜洁净的空气由风道出风口进入车舱。

2空气净化系统设计

2.1总体结构设计为移动指挥车设计的空气净化系统,主要划分为:空气循环模块、空气过滤模块、气体采集模块、空气杀菌模块、电源模块等几个部分,总体结构与流程如图2所示。

2.2气体循环模块空气净化系统的气体循环利用的直流风机,通过风机的压缩将车舱内气体引入装有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的风道中。设计风机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将风机的电源引脚1接到电源模块上,获取12V直流电;风机引脚2接地,3脚为高电瓶状态,4脚接启动电容,通过光耦MOC3023控制风机运行。当单片机向光耦发送低电平信号后,即可启动风机。同时,根据车舱内气体状态,单片机通过调整“占空比”[3],调整风机转速,从而调整系统功率。

2.3气体采集模块气体采集是为了实现净化系统运行功率控制的依据,通过气体传感器TGS800,采集当前车舱内的气体质量与状态,如果污染比较严重,则通过单片机提高风机转速,反之,则降低风机转速。TGS800气体传感器,通过内部材料,可以根据接触到的气体成分,调整其输入引脚的电压值[4]。设计传感器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TGS800传感器引脚分别连接到电源、单片机信号处理引脚等,采集信号的输出连接到单片机的PB6、PF1引脚,若输出电压增加,则表示气体污染加重,单片机将利用程序将风机转速调高。

2.4气体过滤模块气象指挥车舱内的气体过滤,采用的是机械方式,通过风机进入到净化系统风道的气体,首先直接接触的是空气过滤网。其结构布局如图5所示,采用了三层高效的过滤网。第一层预过滤网:滤除头发、宠物毛发等较大颗粒。第二层高效过滤网(HEPA[5]):可以去除0.3μm的细小颗粒,效果可达99.97%,其抗菌涂层,可有效去除细小的灰尘和烟雾。第三层活性碳过滤网:复合活性碳过滤网,将空气净化专用优质复合活性碳,均匀种植在具有独特三维立体结构的网状吸附体上,能够有效去除异味、甲醛、笨、氨、细菌等有害气体和物质。

2.5气体杀菌模块气体杀菌、消毒模块,利用的是金属过滤网,在过滤网上涂催化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在风道内加装一个小功率紫外线灯管,对金属过滤网处进行照射。金属过滤网上涂有纳米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波长的强紫外光下,发生光催化、产生大量的极强氧化物,将已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彻底消毒、杀菌。本模块,利用了紫外线杀菌的原理,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破坏各种病菌、细菌、寄生虫以及其他致病体的DNA结构,毁坏其核酸分子键,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紫外光发射灯管是8W的小功率紫光灯,其驱动与控制电路与风机的控制方式类似,只是不再设计灯管的功率调节功能,其结构布局如图6所示。

3气象移动指挥车应用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为了处理重大社会活动以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气象部门加强了气象应急移动系统的建设,尤其是通过车载气象应急系统定制,以此来保障气象监测与服务工作,提高对气象灾害与危害的控制。气象应急指挥车,主要起到应急移动监测、应急移动通信、应急支撑保障、应急服务指挥的作用。随着气象移动指挥车在气象部门的广泛应用,为了保障车舱内的空气质量,保障车内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车内重要设计的精密,指挥车在设计的时候,将一套光催化技术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集成,布局如图7所示。该车利用客车为底盘,在原车的空调风道上增加一段风道,在一侧开设进风口,约500mm距离处开设一个出风口,在这段风道之间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及设备。利用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能够快速地对车舱内气体进行过滤、杀菌、消毒等作用,保障气象指挥车内人员的健康、精密监测设备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4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的气象指挥车的空气净化系统,是在当前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这种结合了科学的机械式过滤网、光催化式的杀菌层的净化系统,对空气成分不仅仅起到表面上的过滤作用,且从实质上的彻底消除了空气中的有害分子,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气体治理方式,足够保障气象移动指挥车内的空气质量。满足我国气象应急移动车建设的需求,有助于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测、信息以及应急服务和相应中国的薄弱环节,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响应能力,在重大灾害性天气、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赵伟荣.室内空气污染及净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11.

[2]张波.新型空气净化器的研制与应用[J].静电应用技术研究,2010,21(3):79-82.

[3]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56-167.

[4]郭振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及其阵列的检测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