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工作总结(3篇)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篇1
本学期,我们按照市教育局电教馆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期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对远程教室进行粉刷、装窗帘、铺地塑、配橱柜等,建立了有关远程教育各种资料,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优良的条件,进一步明确规定领导小组内各成员职责和要求。
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1、在教师中开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讲课活动。
今年四月份,我校教师在全市优质课比赛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一些有效的视频和一些课件获得了较好成绩,把我校远程教育应用活动推向高潮。全校教师一有时间就到远程教育室去查询相关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自己平时讲课当中去。
2、在学校开展有关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培训活动。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召开了2次全校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在培训中,注重解决老师们平时在工作当中碰到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同时相互交流平时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学生每周不但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而且每周要观看一次老师录制好的空中课堂的内容。同时,老师每周还要带学生观看自己本周讲过一篇课文的视频,让下载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整合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
虽然学校普及宽带网,把各种信息引入学校,但是有些教学方面的资源,在网上没有远程教育那么全面,那么系统。因此我们把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资源的优点,做到优势互补。
三、加强远程教育教师技术培训工作
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及技术管理人员,责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计算机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熟练,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1)进行基础技术培训
这个学期,我们对全体教师重点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有关计算机的维护知识。首先解决如何把汉字输入到电脑,年轻教师练习五笔输入,中老年教师练习拼音输入,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排版,运用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同时教给各个老师一些计算机的简单的维护,让老师碰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员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IP数据卡的设置和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平台的操作,我校多次派管理员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活动。同时,为了使全校教师了解教育资源的内容并能下载储存,熟练接收资源、处理资源、动用资源,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分批集中培训,力求每次培训解决两个问题。
(2)做好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学校配了专人负责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每天按时开机接收资源,及时登记,方便教师浏览,为教师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每个学期我们都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对设备维修进行登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资源接收进行登记,根据接收资源编写资源目录表,同时老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进行登记,以便掌握资源是否发挥其作用。
(3)整合接收资源
学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为了让教师了解资源,每周组织教师观看精心筛选的资源,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资源,了解资源,从而达到在课堂中运用资源的目的。这个学期,我们使用光盘播放设备教学50多次,使用卫星资源接收设备教学80多次,观看影视达60场次。本学期,几个年轻教师尝到运用资源的妙处后,推而广之,带动了一大批教师,使多媒体教室的利用达到了极限,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努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尽量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保证远教工作的开展,我校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上面。在硬件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上,始终坚持“一头管理、双向服务”的原则,所有远程教育设备作为校有固定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登记。
五、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学期结束,将教师远程教育技术掌握、运用程度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的内容有:
1、培训出勤,如果没有按时出勤,就要扣除个人综合评估分。
2、IP数据接收卡掌握运用能力;
3、远程资源应用知识,要求教师学会接收资源、处理资源、运用资源;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利用远程条件上一节公开课;
5、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尝试开展电子备课;
6、利用远程资源,探索校本教研;
7、利用远教条件,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观看空中课堂的内容,通过空中课堂,让他们学习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内容。
六、今后打算
为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做好做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此项工作,首先是在下学期一开学就正式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到“三进”,即进课本、进课堂、进学生;努力做到“三性”,即教学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再次,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和应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培养2-5名骨干教师,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设施,而且能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及教研活动,研究如何加强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建设。
一个学期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还有很多的工作亟待解决和完善,我们决心在新的学年里,扎实工作,大胆创新,使远程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篇2
一、福兴地学校基本情况及远程教育配备情况
福兴地九年一贯(寄宿制)制学校分为初中部和小学部,下辖7所村小(一、二年级),在校生1928人,其中初中部756人,小学部1182人,教职工164人。
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82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3000平方米,绿化正在进行中,活动场所22000平方米。
现有微机室2个,共有电脑63台,多媒体教室1个,卫星接收室2个,DVD播放室2个,各功能室各类设施齐全,完全保证教师的正常应用。
二、切实加强远教工程应用工作的领导
1、健全组织机构
我校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远程教育项目有关工作。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远程教育应用领导小组和应用教研小组,任命李玉清老师为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的部署。
2、建立保障机制
首先保障人员的合理分配,针对远程教育工程的特点,成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DVD播放室进行合理分配,明确具体,责任到人。
其次,学校每年都从公用经费中拿出一大部分用来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维护、更新,耗材的补充,从而保障了远程教育设备的正常运行。
3、强化检查和考评制度
学校制定了远程教育设备的应用检查及使用制度,学校领导经常对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三、切实做好远教工程的常规管理
1、完善制度,有章可循
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项目应用考评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把远程教育的应用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考核之中,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学校也相应引入了奖励机制,能够利用远程教育授课的教师优先评定学校优质课,并给予物质奖励。
2、对设备进行登记管理
设备投入使用伊始,学校就认真清点各种设备和资源,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保证所有设备和资源做到帐物相符。
3、居安思危,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安装后,学较立即部署防护工作,平时扎实做好设备的防雷、防盗、防火工作,我校三种模式的专用教室都安上了防盗窗、安全门、防盗报警器、配有专用灭火器。为各村小特制了加粗的防盗门窗。并有专人24小时值班,夏季作好防雷工作,春秋季节加固卫星天线防止大风的破坏,时刻警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安排具有维修经验的冯国辉老师具体负责设备的维护工作,至今为止,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维护良好,无尘、无锈,设备定期检修,设备使用和维修均有登记,保证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4、用好设备,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工作。
1)每周接收资源时间24小时以上,平均每周下载量不少于2G,并有详实的资源下载纪录。
2)2、对下载的资源即时进行归类整理,并转刻成光盘和用备份硬盘存贮。
3)3、中心校资源辐射村小或教学点工作,为村小和教学点提供资源每学期40小时以上。
四、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应用水平
设备投入使用后,学校立即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全体教师进行分批次培训,首先管理人员和微机教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级电教部门举办的培训学习班,然后对本校教师进行转训,首先让教师明确什么是远程教育工程,怎样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如何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学校依托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组织全员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收看课堂教学实录,播放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典型资源。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通过这样逐步深入,层层过关,让教师先学习理论,然后动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让教师学到真正能够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东西。
针对中小学教育设备的不同和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小学部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
1、DVD机与电视机的连接、DVD机的基本操作、电视机常见功能的操作。
2、卫星资源的下载,光盘的刻录与使用。
3、网络资源的查找、下载及应用。
中学部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
1、DVD、电视机和卫星资源的使用。
2、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方法。
3、清华同方资源的应用。
4、网络资源的查找。
5、课件的制作方法。
6、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经过培训,教师们能够独立操作,在课堂教学之中他们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活力。我校的培训工作始终坚持进行,计算机教室全天开放,并结合寄宿学校的特点按年级组在晚自习时间由信息技术教师分学科培训,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我校的农远资源设备的使用每学期都有规划,学期末对这项工作都有总结。对培训工作也有具体计划,对受训教师有具体的考核办法。我校在农远设备资源的应用方面已经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
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抓好应用。
1、常规教学应用
设备安装的目的是使用,不让设备闲置。针对于此,我校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作保证,除正常上课外,教师可以随时到微机室进行备课、学习,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利用远教设备上一节整合课,保证各功能室的充分利用。
2、结对子,促发展
我校老年教师较多,占全校教师的1/3以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专人辅导,抵触情绪很大,如何采取措施让他们加入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大潮中来是一个较难的课题。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大多具有一定的功底,但在课堂教学经验和能力上尚有所欠缺。根据实际情况,我校采取老青结合的方法,将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结成对子,形成共同学习、互相补充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3、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农远设备资源的应用是一个新生事物,大部分教师用惯了“三件宝”—黑板、粉笔、教科书。为了让这些教师尽快改变观念,我们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一节示范课,由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冯国辉主讲。他用自制的课件讲述了河母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的`原始生活情况,上课时,结合课件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方面的辅助效果,仿佛将大家带到了原始时代。课后,教师身有感触,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浓厚的兴趣,广大教师学习农远设备资源应用的热情高涨。
xxxx年12月,我校李国红老师的《平面镜成像》被省电教馆选中,参加国家级优秀课评选。今年4月份,我市教育学院送教下乡活动到我校,田耕雨、李其洁、丁莹,李国红等几位教师的课件,得到了市教育学院领导的好评。
4、强化教研,提升应用
为了更好地运用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学校积极与上级各部门进行沟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学校、地区互通有无,交流经验,促进了学校教师的成长,整合型教师数量在不断壮大,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5、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Email、博客等新技术的传播已经深入到学校,部分教师已经可以利用他们进行传递信息和教学研讨,无形中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1、卫星资源的利用率不够,有待提高;
2、农村学校资金的缺乏,单一的设备无法满足整体教学所需,难以保障远程教育的顺利进行;
3、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教师相关远程教育知识培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深入挖掘。
4、“教学”与“应用”的分离,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把光盘用好,发挥其应有功效方面,尚待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5、部分光盘光盘内容城市化比较严重,内容不符合农村教学实际。
6、农村党员教育难以和实际进行同步。
七、今后的规划与建设
1、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改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2、我们还将加大资金投入,为每个班级都配备电视和DVD,使用农远教育不局限于1、2个教室,使资源共享面更广。
3、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到我校指导,也派出教师到远程教育使用较先进的地区、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把好的经验带回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我校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今后努力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教学资源网络,使远程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篇3
一、全体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全体教师通过大量的运用逐渐体会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行动,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全体教师也从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的甜头,觉得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能够真正使教师教得轻松,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有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狠抓了教学运用。
二、突出的工作重点
1、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远程教育工作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技术性强,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和项目管理员为成员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两名远程教育管理员,负责管理远程教育设备,具体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工作,做到了组织有保障、工作有安排。
2、保障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完整。远程教育资源容量大,配置的电脑磁盘远不够用,本学期开学,学校花了近千元为远程教育接收电脑配置了一个250G的硬盘,专门用于接收存储中央电教馆发送的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设备出了故障,都能尽快修复,保证资源接收和教师教学运用。有时因停电或设备问题,资源没有接收完整,管理员总是利用星期天重播的机会,把资源全部接收完整。
3、努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就是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会操作电脑,要操作首先就必须要有电脑供教师操作,而学校仅有一台办公用电脑和一台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电脑,教师操作训练怎么办?学校在公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找兄弟学校借用了五台废旧电脑,再花了近四千元进行配置,并全部上了宽带网,供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训练和上网查找教育资源。
4、狠抓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要真正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教学,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我校教师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教师,连计算机摸都没摸过,如何谈操作能力?不会计算机操作,远程教育资源就不能运用于教学,就要对教师加强培训。我们对老师培训从第一步开机、关机教起,到打开文件夹查找文件、打开浏览文件,新建文件夹,再到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粘贴移动,用播放器播放音频视频文件,登录远程,查找自己需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资源等。在培训实施中,我们把教师分成了三个组,由三名年轻的会操作的教师任组长,一人带几名教师,手把手地教。在上学期结束时,我们对全体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本学期开学,为配合县开展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我们又把全体教师组织到镇中学,借用他们的微机室,人手一台电脑,由三名组长负责手把手地培训自己组内的几名老师,这样又培训了两天,回来后,又把教师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操作设计成了练习题,并操作步骤一一地写了出来,打印下发给每一位老师,供他们平时操作训练。有培训就要有考核,学校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纳入了教师绩效考核,规定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评先表模,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有了过硬的制度作保障,通过会用教师手把手地教和老师们自己刻苦操作训练,在6月初学校组织的计算机操作考核中,按照上级规定的“能用”“会用”的标准全部合格,在6月中旬县组织的计算机操作考核中,参考教师全部合格。
5、加强了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保证科学合理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落到实处,开学就要求每位教师写出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计划。管理员每周给每位教师下发远程教室上课申请表,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在上周查找好下周在远程教室上课的资源,填好申请表交管理员,管理员在每周五即安排出下周远程教室上课表,挂于远程教室,教师按照远程教室上课安排表有序地进入远程教室上课,上课前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上课后写好教学反思,交于管理员作为资料存档。由于老教师多,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难度大,学校组织年轻的会运用的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全校教师上语文数学示范课各一节,让全体教师学习运用方法技巧。为促进教师运用,学校教务处在五月底组织开展了一次远程教育资源公开课活动,全校教师每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了一节公开课,大促进了教师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运用和相互学习交流。
6、对照标准查工作,建档案。本学期省对远程教育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档案建设也是工作重点,我校根据湖北省下发的远程教育工程学校级评估标准,对照自己的工作逐条进行审查,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整改,把工作中的漏洞和失误整改到位,同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县里组织的几次迎检自查,都对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镇里在召开全镇远程教育迎检工作校长会时,散会后把全镇中小学校长组织到我校参观,学习我校远程教育工作好的做法。本学期,我们还加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我校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操作培训和远程教育工作先进经验在省、县教育网上均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今后工作还需要加强的方面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操作水平,使多数教师能整合资源,自己开发课件,综合利用资源进行教学。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使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不是为利用资源而利用资源,是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利用资源。
3、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出可行考核措施,要求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一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这项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
4、进一步探索为农服务的方式方法,把为农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也从远程教育工程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