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教研集体备课教案模板(精选4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6 手机浏览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 篇1

教学设计与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7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概率意识及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体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学具:三个小信封(A、B、C),扑克牌、一张统计表。

教具:信封、扑克牌、统计表。

课前准备:让每一位学生玩一玩,观察一下扑克牌(一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小组长领材料。

2、交流观察扑克牌中了解到的信息。……(四种花色、54张、13张……)

【安排课前交流扑克牌,为下面新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同时为防止扑克牌这一学习材料对学生学习的不必要的干扰,课前就布置学生去观察一副扑克牌。】

(二)、猜一猜、导入新知、感知可能性。

(1)教师展示红桃8,黑桃8,方块8、梅花8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

师:猜一猜这一张是什么8?

生1:是红桃8。

师:(紧接着)这位同学说是红桃8,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2:不同意。

师:为什么?你认为呢?

生2:我认为可能是红桃8。

师:【板书:可能】这位同学想的真周到,那这张牌有几种可能?

生3:这张牌可能是红桃8;可能是黑桃8;可能是方块8;可能是梅花8。

(2)师提问:它可能是红桃9吗?

生4:不可能

师:【板书:不可能】为什么不会是红桃9?

生4:老师原来给我们看到的四张都是8,所以不可能是红桃9。

师:展示余下的3张8,问学生现在你知道这张是什么牌了吗?(三张分别是红桃8、黑桃8、梅花8)

生5:方块8

师:(加重语气的说)能说得肯定一些吗?

生5:(学生也学老师的口气说)一定是方块8。

师:【板书:一定】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三张牌是黑桃、梅花、红桃8,所以只剩下是方块8。

(3)教师总结并导入课题: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猜一猜”的游戏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接触“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三)、放一放、实践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扑克牌?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放牌游戏。

(1)先看大屏幕的具体要求:

在下面A、B、C三个信封中分别放入“2”张牌,要求随意摸一张就能使:

A信封:摸到的牌一定是黑桃。

B信封:摸到的牌不可能是黑桃。

C信封:摸到的牌可能是黑桃。

(2)师:同学们,如果不让你动手,你要想达到预期效果,这3个信封里应该放2张什么花色的牌?

生1:A信封放入2张黑桃。

师:唉,这位同学他说了A信封的牌应放2张黑桃,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没有那谁来说说B信封呢?

生2:B信封放入2张不是黑桃。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C信封呢?

生3:C信封1张放黑桃,1张放其他花色的牌。

(3)师:接下来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们前后四人一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付扑克牌,三个小信封A、B、C。请你们小组一起动手放一放,再摸一摸。祝同学们合作成功!

(4)小组合作设计。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交流A、B、C三种信封,各自放牌方案。

师:请其中1组上来汇报(四人一起上来)。

这样你们三个人一人汇报一个信封,由你来摸一摸验证可以吗?为了方便摸,这样你们可以把牌拿在手里让他来摸!

生:汇报,摸牌验证。

(6)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小节A、B、C三种信封的牌如何去放。

师:根据我们验证的结果,谁再来总结一下这3个信封的牌应该怎么放?

A信封:2张全部放黑桃。

B信封:放入2张不是黑桃的牌。

C信封:放入1张黑桃,1张是其他花色的牌。

(7)猜A、B、C信封。

老师这里拿了其中一组同学放的三个信封,现在老师随意的摸一张,猜一猜这是哪一个信封?

①从C信封里摸出一张“红桃”——排除A。

②再摸出一张“黑桃”——排除B,确定C。

③剩下的A、B两个信封,你觉得再摸几次就能确定了呢?

生:一次。(真不错!)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通过“说一说、放一放、摸一摸、猜一猜”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猜想,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体验“可能性”,从而体验到探索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提供方案,探究可能性的大小。

(1)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C信封的放牌方案:不过是放了3张黑桃和1张红桃。我随意摸一张可能摸到黑桃吗?红桃吗?

生1:可能。

师:如果我们连续来摸8次,你能大胆的猜测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生2:摸到黑桃数量多,红桃数量少。

生3:摸到黑桃可能性大,红桃可能性小。

生4:摸到黑桃次数多,红桃次数少。

……

师:【板书:大、小】想知道我们猜得是不是合理,怎么办?

生1:摸一摸。

师:这样叶老师先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怎么玩?我先请上三位小朋友跟我一起合作,谁愿意?(上来三位学生)我当组长,我们四人先分工,我先拿牌洗牌,你先来摸牌,你来记录,你来监督。同学们看好了:我首先把牌放在后面洗牌,XX同学你抽一张?

生2:抽牌

师:是什么?黑桃!请你记录下来,这里有一张摸牌情况记录表:(指着表)

摸牌情况记录表

记录次数

12345678

黑桃

红桃

大家说说这位同学应该怎么记?

生3:在第一次下面的方框里打一个“√”就行。

师:好的,你再来摸一次。……这样每人连续摸两次,轮到我摸的时候,请别人拿牌洗牌,小组四人共摸8次,把8次摸牌情况记录到这张记录表中。

看清楚怎么玩了吗?

生4:看清楚了。

师:你觉的我们在摸牌中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

生5:每次摸完记录结果后要放回去,洗牌要充分,不要让摸牌者看见……

师:现在请你们小组也拿出1张黑桃和1张红桃。四人开始合作吧!

(2)各小组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各小组汇报记录情况。

师:记录各组的次数,填到师表1中。

摸牌情况记录表

记录

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10组11组12

黑桃865767566676

红桃023121322212

师:看了这些统计的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每组都是黑桃的次数多,红桃的少。

生2:摸到黑桃数量多,红桃数量少。

生3:黑桃和红桃的次数加起来一共都是8次。

生4:我觉得第一组比较特别,他们黑桃出现了8次,红桃居然一次也没摸出。

师:老师也觉得第一组与在众不同:(请这一小组站起来)

问:连续摸8次,红桃一次也没有摸到可能吗?

生5:可能的。

师:如果再让你们小组摸8次,结果会是怎样?

生6:(这一小组的学生,迟疑了一会)可能会摸出红桃?

师:这样我们再给他们摸8次的机会,好不好?

生:再连续摸8次(师负责拿牌和洗牌),结果是2黑桃6红桃。

师:根据他们小组两次摸牌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7:第一次是黑桃的次数多,第二次是红桃的多。

生8:两次加在一起还是黑桃的次数多。

生9:我觉得次数少的时候,牌多的不一定摸出的次数少。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但反过来摸的次数越多,数量多的牌摸到的次数相应的就越多。也就是说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小。【板书:数量多、数量少】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可能会摸到什么?

生1:黑桃

师:一定能摸到黑桃吗?

生2:不一定,很可能会摸到红桃,不能说一定。

师:对,可能性大,并不能说一定能,只能说很可能。

(4)如果要使摸到的牌红桃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该怎么办?(多放几张红桃;红桃比黑桃多就行)。

【在活动过程中,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推理,鼓励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五)、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师:小朋友你今天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略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猜一猜、放一放、摸一摸扑克牌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具有可能性。像三天后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像这样的例子你有吗?

生:略

师:请大家课后去收集,并把你的成果像你的数学老师汇报。

(六)、转盘抽奖游戏。

师:这节40分钟的课,我们即将愉快的度过,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些礼物,来一个转盘抽奖游戏。

奖品设置

一等奖

一支圆珠笔

二等奖

一支铅笔

三等奖

一块橡皮

(1)师:先观察这个转盘,你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

(2)请学生转动转盘抽奖。

师:你希望中什么奖?一定能中吗?

生1:转动转盘抽奖。

师:你达到目的了吗?为什么?

生:略

师:再请几个学生上来抽奖,(结果都没有抽到一等奖或二等奖),怎么抽不到一二等奖呢?……这样吧大家都来抽一抽,看第几次才抽到一等奖或二等奖?

(3)在抽奖中结束下课。

师:刚才我们抽了这么多次,还是没有抽到一等奖,如果这个转盘由你来设计,你准备怎么来设计?

生1:我准备把一、二、三等奖的“地盘”分的一样多。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把这个转盘的面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是一、二、三等奖?如果这样的话,那抽到一、二、三等奖的可能性?

生:一样、相同、差不多……

师:好,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可以在课后自己设计这个转盘,下节课就和你们的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可能性相同的情况。

【对“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同时布置体验性的作业,悬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促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延续到下节课。】

[教后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扑克牌这一学习材料入手体会“可能”和“不可能”、“一定”,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张牌是什么8的学习情境,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课的总结阶段,我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像三天后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像这样的例子你有吗?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大胆预测连续8次摸出的牌结果,然后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同时对课堂上新生成的教学点——一个小组第一次摸牌,摸出8次黑桃0次红桃,及时地引导与展开第二次摸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3、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入课改后,好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围在一起坐就行。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

在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非常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课前我就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先给全班同学分组,选好各组的小组长(借班上课更要提前布置),又如课中小组合作前,先师生示范如何合作,让小组长先分工,让学生说说在摸牌中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4、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是因为把数学课堂看成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做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 篇2

《可能性》教学反思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 武文伟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教学片断

1掷骰子练习。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

师: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 。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 。

师: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 。

师: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反思: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教研集体备课教案模板》,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 篇3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①球上的数是奇数; ②球上的数小于6;

③球上的数大于5; ④球上的数不是5;

先让学生各自判断,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奇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同桌讨论并说说为什么?

追问: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大小吗?

3、现有标上“1”“2”“3”“4”“5”“6”同样的6张牌。

(1)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2)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3)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素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4)照这样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数的可能性为7/10,你有办法吗?

三、材料分析。

在举行中国象棋决赛前夕,学校公布了参加决赛的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李俊 张宁

双方交战记录 5胜6负 6胜5负

在校象棋队练习成绩 15胜3负 11胜5负

(1)你认为本次象棋决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说说理由。

(2)如果学校要推荐一名棋手参加区里的比赛,你认为推荐谁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设计销售方案。

超市有多种口味的果冻: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销售部接到了儿童乐园的一份订单,要求是: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

你设计的方案是

家庭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可能性练习课

可能性有大有小

经常、偶尔、不可能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集体备课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p84~p85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www、≥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

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重点:

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难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

1、关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摸球、猜一猜等游戏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探索过程,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在交流中获得认识。

教学过程:《可能性》单元教学设计(共4稿)点此下载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