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友的生平事迹材料(精选3篇)
2022深圳马拉松比赛时间什么时候?篇1
预计2022年12月18日。2022深圳马拉松,正在中国田径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指导下,按照12月18日举办的时间节点,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拟设置马拉松项目(以最后公布为准):
2022深圳马拉松拟设置马拉松项目15000名(含团体500组),半程马拉松项目15000名,共计30000人(以最后公布为准)。
马拉松路线(以最后公布为准):
马拉松路线拟从起点深圳市民中心出发、经深南大道、沙河东路、滨海大道、沙河西路、望海路、南山中心路、登良路、科苑南路、海德三道、沙河西路、深南大道、宝安大道、湖滨西路、梦海大道、前海大道、石竹巷、紫荆西街、金岸中街、前海石公园内部道路、金岸中街、前海大道、听海大道、滨海大道,最后到达终点前海石公园(以最后公布为准)。
半程马拉松路线(以最后公布为准):
半程马拉松路线拟从起点深圳市民中心出发,经深南大道、沙河东路、沙河东路、滨海大道、沙河西路、望海路、南山中心路、登良路、科苑南路,最终到达终点深圳湾文化广场对面(以最后公布为准)。
参赛者健康要求(以半程马拉松为例)
半程马拉松比赛是一项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经常性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参赛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是否参赛。
有下列情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一)从未跑过半程马拉松项目距离;
(二)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三)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四)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五)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六)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七)其它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八)比赛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
(九)比赛前过度饮酒;
(十)比赛前过度劳累;
(十一)孕妇。
马拉松:多长才算长距离?多久跑一次?篇2
5、如何把运动负荷降下来?
第一,减少运动频率,比如,以前跑四天休息一天,调整为跑两天休息一天。
第二,跑后注重恢复训练,多穿插较轻的有氧运动,比如有氧慢跑,或者较轻的力量训练。
第三,尝试交叉运动,比如骑行、游泳、爬山健走之类。
第四,减速减量,比如以前4分配,半马打底,调整为5分配,12公里左右。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的事迹篇3
记者从合肥市马拉松协会主席魏普龙处获悉,“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于11月7日上午10点07分在江苏仪征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
张亮友,1927年生,安徽淮南人。1956年,29岁的张亮友三次写信给当时负责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元帅,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
1957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人员来到淮南谢二矿,找到了张亮友,考虑他的强烈要求,办一场马拉松赛。
1957年12月22日上午8点半,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安徽肥东梁园举行,线路为合蚌路的店埠至梁园的折返公路。当时的比赛场地凹凸不平风沙扑面,尽管面对这样恶劣的比赛环境,30岁的张亮友还是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记录。
而这一成绩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张亮友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
2014年,在郑州的郑开马拉松上,张亮友夫妇以7小时57分30秒的成绩创造了世界年龄最大夫妻完赛记录。87岁的张亮友和82岁尚殿娥两人成为世界最高年龄马拉松夫妇完赛记录。
张亮友夫妻一起跑过的路程总和超过了5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据魏普龙介绍,张亮友作为他的恩师,87岁高龄时还参加第一届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并轻松完赛,在80多岁的时候,还是安徽及全国多个马拉松赛的常客,直到90多岁,每天还跟老伴坚持跑十几公里,在去世前,身体并没什么毛病,属于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