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出差总结报告范文(精选6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5 手机浏览

出差考察报告 篇1

根据市委和本部的安排,我们于20xx年x月x日到xx单位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班子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

主要成绩:

1、班子团结有朝气,有较强的战斗力。现xx局领导班子成员为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超编1名。一是每位班子成员能真诚团结,工作干劲足,有较强的凝聚力及执行力,能较好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二是作风民主,对大的问题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个人主义,不搞“一言堂”。三是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长能知人善任,发挥所长,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二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三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二)存在问题:

1、个别班子间配合团结需加强;

2、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需加强;

3、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班子成员基本情况

三、民主测评情况

xx局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测评情况统计表

(发出xx张,收回xx张,其是有效票xx张)

四、考察意见

(根据职数情况、班子年龄结构、班子战斗力等提出班子配备和班子建设的考察意见。)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出差总结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出差总结报告 篇2

我于__月__日至__月__日至北京等地参加由清华紫光培训中心举办的《绩效实务管理》,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培训课程有《如何设计合理的绩效目标》、《绩效工具的有效应用》、《绩效推进中的辅导与沟通》、《战略的执行者》,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了解到:

1、绩效不能单纯叫做绩效考核,而应该称之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只能是一种沟通和跟进的管理工具,而非是用于衡量工作好坏、薪资领取多少的手段,而且它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程。

2、绩效的实施需要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紧紧相连的,它是以公司目标为总目标分解到部门当中,再由部门分解到员工个人。绩效计划的制定应是由全员参与共同设计共同签署的一项协议。

3、绩效管理应与培训同行,用培训的手段加强员工对它的了解度,再用物质激励的方式来刺激员工的接受度。

4、绩效管理的工具有两种:目标管理法、平衡积分卡;通过对这两种工具的学习,我认为目标管理法较适合我公司,但对公司有些部门可以将平衡积分卡的一些用途用在其中。

二、与清华紫光沟通的问题:

1、明年推进mba事宜:与清华紫光培训中心总监王玲沟通了关于明年推进mba培训一事,她对我公司推行提出两点方案:(1)可先行在明年也做为介结客户的形式运作;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注册公司专门从事。(2)直接注册公司运作。(3)关于课程的价位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清华紫光爱代购网:与清华紫光爱代购网销售经理曹阳沟通爱代网的一些业务往来。我向其介绍了明年我公司可能需要的几个方面(1)财务系统(2)推行培训教育(3)公司对外网站的建立(4)公司内部网络的建立。

三、宜春、吉安新店情况

1、宜春:于8月20日抵宜春,对宜春即将新开的两家店进行走访。步步高店及一中店,步步高店店面墙壁颜色不一。一中店排班安排已安排好并通知了邓海龙。

2、吉安:吉安阳明店后藏间设计不够理想,空间太小,不易存货。墙壁颜色与环城店色彩不一,空调位置管处理不当。

以上为此次出差总结。

出差总结报告 篇3

我于**月**日至**月**日至北京等地参加由清华紫光培训中心举办的《绩效实务管理》,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培训课程有《如何设计合理的绩效目标》、《绩效工具的有效应用》、《绩效推进中的辅导与沟通》、《战略的执行者》,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了解到:

1、绩效不能单纯叫做绩效考核,而应该称之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只能是一种沟通和跟进的管理工具,而非是用于衡量工作好坏、薪资领取多少的手段,而且它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程。

2、绩效的实施需要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紧紧相连的,它是以公司目标为总目标分解到部门当中,再由部门分解到员工个人。绩效计划的制定应是由全员参与共同设计共同签署的一项协议。

3、绩效管理应与培训同行,用培训的手段加强员工对它的了解度,再用物质激励的方式来刺激员工的接受度。

4、绩效管理的工具有两种:目标管理法、平衡积分卡;通过对这两种工具的学习,我认为目标管理法较适合我公司,但对公司有些部门可以将平衡积分卡的一些用途用在其中。

二、与清华紫光沟通的问题:

1、明年推进mba事宜:与清华紫光培训中心总监王玲沟通了关于明年推进mba培训一事,她对我公司推行提出两点方案:(1)可先行在明年也做为介结客户的形式运作;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注册公司专门从事。(2)直接注册公司运作。(3)关于课程的价位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清华紫光爱代购网:与清华紫光爱代购网销售经理曹阳沟通爱代网的一些业务往来。我向其介绍了明年我公司可能需要的几个方面(1)财务系统(2)推行培训教育(3)公司对外网站的建立(4)公司内部网络的建立。

三、宜春、吉安新店情况

1、宜春:于8月20日抵宜春,对宜春即将新开的两家店进行走访。步步高店及一中店,步步高店店面墙壁颜色不一。一中店排班安排已安排好并通知了邓海龙。

2、吉安:吉安阳明店后藏间设计不够理想,空间太小,不易存货。墙壁颜色与环城店色彩不一,空调位置管处理不当。

以上为此次出差总结。

出差考察报告 篇4

应韩国农林部的邀请,由农业部组织的果树考察团于1998年8月22-31日对韩国的果树科研、生产、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在韩期间,考察团受到了韩国农林部及有关单位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按照韩国农林部的日程安排,考察团听取了韩国农林部有关官员对韩国农业,尤其是水果生产情况的介绍,先后参观、考察了农村振兴厅、园艺研究所、大邱苹果研究所、庆北苹果加工厂、安城和永同农业协同组合(农协)、汉城农产品直销市场和批发市场,以及苹果、梨和葡萄果园管理现场。考察期间,考察团全体成员团结合作,努力工作,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考察成果。为便于借鉴韩国发展园艺作物特别是果树生产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加强中韩两国的农业合作。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韩国农业的基本情况

韩国国土面积9937千ha,其中耕地面积1924千ha,占国土面积的19、4%。耕地利用面积为2089千ha,利用率为107、8%,休耕率为1、5%。耕地利用面积中粮食作物占62、6%,蔬菜占13、6%,果树占8、3%,花卉、药材、桑园及其他占15、5%。全国总人口到1997年末是459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6、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7%。韩国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与我国的辽东半岛及胶东半岛类似。从地形地貌来看,韩国丘陵山地面积大,约占国土面积的63%,平原面积相对较少。从气候来看,韩国属海洋性气候,南部的济州岛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1、85、9℃之间,年降水量1305、2mm,年日照时数为2068、8?547、7小时。

1997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16万亿韩元,折合4374亿美元,人均GNP为904、6万韩元,折合9511美元。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1997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4万亿韩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8、3%,种植业产值中,粮食作物的产值占58%,蔬菜占22、6%,水果占9、0%,花卉占2、2%,其他占9、2%。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315千ha,总产量614、3万吨,其中水稻栽培面积为1052千ha,产量为545万吨,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80%和88、7%。由于人均耕地少,全国的粮食自给率仅有30、4%,除饲料用粮外,口粮的自给率也只有57、9%,饲料用粮基本依赖进口,主要进口的是玉米,其中50%来自中国。1997年全国进口粮食1490、3万吨,进口总额达27、88亿美元,其中进口玉米863、4万吨,金额13、68亿美元。当然,韩国大米自给有余,国家则以高价出口换取外汇,再以低价进口部分大米和面粉及全部饲料用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韩国人均直接消费粮食逐年下降,1997年人均消费粮食157、8公斤,比1980年的195、2公斤减少了37、4公斤,比1990年的167公斤减少了9、2公斤。

韩国的主要经济作物除水果外还有蔬菜、油料、药材(人参)、花卉和蚕桑等。1997年全国蔬菜面积为364千ha,产量达980、6万吨。蔬菜以根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和调味菜类为主,其产量分别占蔬菜总产量的18、5%、35、4%、21、8%、和17、7%。蔬菜的设施栽培近年来发展很快,1997的设施蔬菜面积从1990年的40千ha发展到79千ha,产量从101、7万吨增加到257、3万吨。目前,设施蔬菜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蔬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1、7%和26、2%。1997年全国人均蔬菜消费量达145公斤,比1990年增长9、4%。油料主要是大豆和油菜,1997年生产油脂2、9万吨,预计今年可以生产3、2万吨。油脂的供应几乎全部靠进口解决,常年需从国外进口近70万吨。花卉是韩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园艺作物,1997年花卉栽培面积为5534ha,其中设施栽培3388ha,设施栽培面积占花卉面积的61、2%。1997年花卉生产总值达到5800亿韩元,以切花和盆花为主,其产值分别占48、1%和34、7%。1997年韩国人均用于购买花卉的金额达到12611韩元,折13、3美元。仙人掌出口占花卉出口总额的80%。另外,近年来韩国的药材(人参)呈稳步发展的态势,蚕茧生产却逐年减少,桑圆面积由历史最高的1975年的91千ha减少到1997年的1、7千ha,生丝产量也相应大幅度减少。

二、韩国果树产销情况

由于韩国的气候独特,栽培的果树不仅有苹果、梨、桃、葡萄等落叶果树,而且还有柑桔类的常绿果树。1997年全国的果园面积为176千ha,果品产量达245、2万吨。其中苹果40千ha,产量65、2万吨;梨22千ha,产量26万吨;葡萄28千ha,产量39、3万吨;桃11千ha,产量14、7万吨;柑桔26千ha,产量64、9万吨;其他果树49千ha,产量35、1万吨。

韩国果树的树种和品种结构比较合理。主要栽培树种有苹果、柑桔、梨、葡萄、桃等。苹果以红富士为主,占苹果面积的78、4%,Tsugaru苹果占11、7%。早、中、晚熟的比例分别为12、7%、7、5%和79、8%。梨的早、中、晚熟比例为2、0%、87、7%和10、3%,以晚熟的新高梨为主,其面积占梨总面积的73、2%。桃以晚熟的有明桃为主,另外主栽品种还有Kurakatawase、白桃、大久保等。葡萄以鲜食、早熟的康拜尔为主,占葡萄面积的66、4%,另外,巨峰占14、5%,Sheridan占11、8%。柑桔以温州蜜柑的宫川早生、兴津早生为主,分别占柑桔面积的40、0%和35、2%。柿子以晚熟的富有为主,占柿子面积的82%。

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均水果消费量逐年增加。1997年韩国人均消费水果57、9公斤,比1990年增长了38、5%,其中苹果14、1公斤,梨5、6公斤,桃3、2公斤,葡萄8、7公斤,柑桔14、9公斤,其他水果11、4公斤。韩国自己生产的水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还需从菲律宾、美国、智利、新西兰以及我国的台湾省进口一些香蕉、菠萝、柑桔、葡萄和猕猴桃等。1997年全国共进口水果22、7万吨,用汇1、52亿美元。相比之下,出口很少,1997年共出口1万吨,主要是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新高梨,创汇6378、5万美元。

韩国果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比我国水果的价格高2倍以上。1997年红富士苹果的平均价格为1034韩元/公斤,折人民币9、0元/公斤,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实际价格比上年下降了7%,比1995年下降了35%。据调查,韩国梨的价格较高,1997年新高梨的平均价格折人民币为16、2元/公斤。另外,白桃的价格为13、2元/公斤,温州蜜柑9、6元/公斤,葡萄9、0元/公斤。

韩国的水果以鲜食为主,加工比例相对较小。历史上果品加工量最大的年份是1992年,全年共加工果品32、5万吨,占当年水果总产量的15、6%。往后逐年萎缩,1997年共加工鲜果17、1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7、0%。加工原料主要是苹果、梨、葡萄、柑桔和桃,加工制品有果汁、果酱、果酒、果醋等,其中果汁加工量最大,约占50%。近两年来,韩国的一些大企业纷纷投资建设大型果品加工厂,预计在近期内,韩国果品的加工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韩国水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产前、前中和产后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农协来解决。比如我们考察的庆北苹果加工厂、可乐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汉城农产品直销市场都是由农协投资建设。我们所到的安城、永同等地,果农都有自己的协同组合。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韩国水果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韩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目前农产品的自由化程度达到98、5%。这样,由于自产水果价格偏高,进口水果相对便宜,从而使韩国的水果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二是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介绍,全国从事水果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果农占一半以上,这些农民文化程度低,不易接受新事物,从而制约了水果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另外,韩国的水果生产也是分散经营,规模较小,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三、韩国水果产业化的主要特点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韩国水果生产已基本实现产业化,在行业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贮藏加工和产后销售等方面都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先行,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韩国果树的科研工作主要由农村振兴厅下设的园艺研究所及其所属的大邱苹果研究所、罗州梨研究所和济州柑桔研究所来完成,技术推广由各级振兴院(所)负责。国家对果树科研工作非常重视,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划拨,科研人员能够一心一意搞试验研究,并且素质都很高,几乎全是博士。近几年来,科研单位不仅在果树的栽培方式、整形模式、砧穗组合、生物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而且还运用高新技术选育出了一些优新品种。如苹果有早熟的红露、秋光、曙光,中熟的甘红和晚熟耐贮的华红品种;梨选育出了高糖大果的早熟品种园黄和晚熟的华山新品种;油桃品种有天红;葡萄品种有清水和红丹等。在栽培制度和整形模式上大胆革新,先后引进了美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篱架式和“Y”型栽培方式,进行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园艺研究所进行的梨试验研究表明,“Y”型六年生新高梨单产比一般树型高一倍多,并且节省劳力47%。另外,生物防治技术如壁蜂技术、性诱剂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后已开始推广应用。

各级农村振兴院(所)及有关科研单位,在认真搞好试验研究的同时,还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各级振兴院(所)都设有科技馆、技术培训室和电脑终端。一方面,振兴院(所)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向果农传授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另一方面,果农遇到新问题可以就近向科技人员咨询,或通过微机查询果园管理周(月)历,有关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圆满解答。

总之,韩国果树的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并且科研先行于生产,新技术、新成果能够及时得到推广普及,所以果树生产的科技含量比较高。

(二)注重质量,讲究信誉

韩国的水果生产特别重视果品质量和食用安全。韩国把水果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水果生产的全过程,提高果品质量的一些常规技术和成熟的新技术都能够在果园得到集中体现。我们先后参观的几个果园,全部实行果实套袋、草生栽培和树盘覆盖。永同是韩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为了提高葡萄的质量,首先是控制产量,单产由原来的25吨/ha调减到15吨/ha,其次是采取避雨栽培防止裂果和烂果,另外,为了保证葡萄的食用安全,果园基本上不施化肥和农药。即使要施农药也只能在树冠下部喷施。安城的梨,全部实行套袋,只是出口的梨采用从日本进口的纸袋,内销梨用国产袋。由于果农重视果品的质量,所以韩国果品的质量总体水平较高。

韩国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相当发达,所有上市的水果必须经过清洗、分级和包装。分级包装全部实行了机械化,并且十分考究。为了让消费者信任,在纸箱外面都注明了产地、生产者姓名、品种、重量、个数、等级和监督电话等。并且有的还标注了国家质量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标志。据了解,韩国的鲜销水果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律转为加工,特别注重水果的新鲜度。我们在永同的葡萄经销点看到,经销商准备了测糖仪,购买者可以自己测定含糖量,这完全是取信于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买到了质量不合要求的或重量不足,可以向经销商索赔,生产者自然会向消费者赔理并加倍送去产品。

(三)体系健全,水果生产、贮藏、加工和流通基本实现现代化

韩国水果的行业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并且相互配合。从行业管理来看,农林部负责制定水果的产业政策以及发展计划和规划,管理水果的进出口贸易等,科研和技术推广由各级振兴部门负责,产前、前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由农业协同组合承担。可以说,韩国水果的管理体系相当健全。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韩国水果生产已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生产环节来看,除果实套袋和采收外,果园的灌溉、施肥、喷药等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从采后环节来看,果品的分级包装全部实现机械化,贮藏方式以冷藏为主,果品的加工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我们参观的庆北苹果加工厂,日处理苹果440吨,由于自动化水平高,全厂职工仅有56人,并且其中有30人是从事产品推销业务。从批发销售环节来看,货物的装卸、中转、出库全部实行机械操作。另外,韩国的信息网络也相当发达。农民在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水果商业活动和查询国内外市场情况。

四、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交流,我们认为韩国的水果产销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在果树生产、科研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一)加强中、韩两国果树技术交流

中、韩两国果树生产、科研和技术推广各有特点,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今后应加强两国在果树科技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如互派研修生,开展合作研究和进行品种资源交换等。考察中我们发现,韩国最近育成的几个新品种,表现都不错,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引进试种。这个问题考察团已向园艺研究所育种室的负责人和韩国农林部提出,希望能向我国提供这几个品种的接穗,韩方已基本同意向我提供,拟于今年秋季将几个品种的穗条邮寄给我们。当然,韩方对我们的一些果树种质资源也很感兴趣,特别是他们认为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应该早日到中国考察学习。

(二)我国应加强果树科研投入的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重视果树的科研工作,特别是我国的水果生产面临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到洋水果的严重挑战,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增强水果生产发展的后劲。当前,要把果树优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无病毒良种苗木的培育、栽培制度的革新和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作为重点,同时要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科研必须面向生产,围绕生产中存在问题开展试验研究。比如,韩国的果实套袋技术研究,就是由园艺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完成的博士论文。

(三)学习借鉴韩国果树宏观管理、贮藏加工和产后流通方面的经验

韩国水果产销的宏观管理,包括水果的进出口都是由农林部负责,实行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而我们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生产、加工、内销和出口分属农业、轻工、内贸和外贸部门,不利于行业的发展。韩国果品的贮藏和加工,国家都很重视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当前我国的水果生产已进入相对过剩、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尽快提高果品质量。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果品贮藏、加工方面的投入,实施减损增效工程,实现水果有效分流和多次增值。产后流通方面,要按照市场需求,制定产品标准,规范市场行为,推行产后商品化处理,市场建设也应投资建设一批直销批发市场,这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保证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另外,韩国果品的包装要求严格,非常考究,我们可以试点推行质量认证制度。、

出差考察报告 篇5

根据公司计划,材料部、工程部及预算部于xx年7月4日对2家桩基施工单位进行了如下考察工作:

1、考察单位资格要求:

(1)投标企业应具备一级基础施工资质的独立法人单位。

(2)拟派项目经理须具有房屋建筑专业注册一级建造工程师证,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年龄35-50岁之间,能够长驻工地,xx年1月1日以来有类似大型项目施工业绩。

(3)人员配备齐全,公司管理制度各项健全。

2、考查内容:

(1)企业资质情况、营业执照、业绩、荣誉,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资格原件审核;

(2)项目经理经验及业绩、以往质量情况了解;

3、桩基施工单位:

(1)河南省汇城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05室

电话:xxxx 总经理:xxx 拟派项目经理:xxx

(2)山西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河南分公司地址:郑州市鑫苑路鑫苑名家11栋8楼

电话:xxxx 经理:xxx 拟派项目经理:xxx

出差考察报告 篇6

为进一步拓展视野、创新理念,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促进我地区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发展,XX年4月23日至28日,以地区教体局领导周鹏程为团长、罗钛忠为副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1人赴广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交流活动。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引领该区教育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和辉煌成就,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各校见解独特、特色鲜明的教学实践、一流的教学质量、浓郁的校园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颇丰,启迪甚大。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学习交流,是林芝地区教育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破解我地区制约教学质量提升难题而进行的。考察学习交流的重点是借鉴广东先进的教科研工作操作层面的开展情况、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基础教育最新发展动态方面。

参加此次教科研考察学习交流活动人员构成为:地区教休局教研室3人,各地直学校、林芝县中学等8人,共计11人。在教体局周鹏程副书记、副局长积极协调下考察成员深入广东省天河区教研室、昌乐小学、骏景小学、汇景实验中学、四十七中学等部门学校进行座谈交流5次,听课8节,观看演示教学两场次,获赠相关教学资料22余册。

二、主要亮点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研工作重视力度之大空前绝后,令人惊叹。

天河区教研室现共有31人,覆盖19所中学、52所小学,13多万学生,7000多名教师,涉及到从小学至高中阶段所有的学科。教育行政主管领导非常支持教科研工作,始终秉持“科研兴教”的宗旨,千方百计排除干扰,抽调本学科专家型、研究型、学者型优秀教师从事教研这项工作,从财[www、]力、人力、物力上增加投入力度,确保了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室发挥了职能和导向的作用,引领各校教研工作有声有色高效的开展。

1、天河区教研室人员以“研究、引领、服务”为宗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每个成员承担本学科先进理念的传播和教学方法的指导。有一套程序规范、科学严谨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并不折不扣加以实施;有一套非常精细化的课堂听课序列,对课题的内容、结构、方法、时间、问题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测,从而查找出存在的症结所在;要求一个月必须有一次实地教研、一年集体下基层10次等。

3、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本区实际的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期末考试统一管理,有利于适时检测各学校教学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可以督促学校及教师增强紧迫感和荣耀感;实施经典教育工程,组织青年教师大赛、中年教师学科基地、45周岁以上评选终身成就奖。

(三)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各学校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昌乐小学实施“活力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为核心价值取向,校园处处充满着活力四射的教师和学生。骏景小学倡导“生本理念”,始终追求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总是把教师“缩小”,把学生“放大”,总是让教师“隐身”,让学生“上线”,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做法是:

1、“生本课堂”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既培养了新教师,又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2、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辅资料,减少了学生课堂书写笔记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真正体现了“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片”。

3、“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正是倡导了“发展和提高”的新教师观和学生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大容量的训练体现了教学“精讲多练”的精神,对于常态生源下的教学质量提高尤其重要。这种训练不是刻板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师生大面积活动中完成的。

6、“生本课堂”中的练习安排,分普及题(人人要做)和提高题(供同学选做),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分层教学思想,使得学习后进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汇景实验学校和47中学,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研促教学,教学成绩突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突出。特别是汇景实验学校全体学生利用下午上课前15分钟练习钢笔的做法,以及47中学体育观摩课游戏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做法,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三、思考启迪

对照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一)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

强化教学科研,夯实课题研究,让教研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作为地区教研室,要加大人员的配备,将一批学科专业扎实,立志教学研究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地区教研室,形成对全地区各学校学科的“研究、引领、服务”工作。教研人员应该不少于15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语文2人、数学2人、藏文2人、英语2人、史地政2人、物理1人、生化1人、音体美3人);期末考试统一管理,以差异系数为依据对各校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大面积提高地区教学质量。学校应当努力配合教研室抓好教科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以问题为纽带,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

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保持这样一种“高位持续走强”的态势,的确是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这一点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这不能成为学校上等级、上台阶的根本标志。在确立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办学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重新整合,这些都是需要管理者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三)积淀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努力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我们以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强调了管理、师资和生源等显性要素,但却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有内涵的东西,这种内涵就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精神,也是一所学校的个性所在。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论文发表等,其次,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不著一,尽得风流。”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反思我们自己缺少的正是这种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地区教师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兴教之本。“以教师为本,以人才为贵”会产生巨大的核聚变能量,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才难之叹,古今共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针对我地区现实状况,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把教师入口关,把合格的教师安排到教育行业,不能因为就业和稳定就把一些专业知识和能力差的人员调到教育行业做教师,为什么实施了几十年的西藏基础教育,高考成绩始终没有一点提高?虽然因素很多,但教师素质的低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一方面要精心打造名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的“青蓝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

纵观两地教师队伍的差别,关键在于本地教师缺乏竞争意识、缺少压力和责任心、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教育需要冷静,需要我们远离热闹、刺激和极端,趋于安静、恬淡与稳健,需要我们付出专心的静修和耐心的苦熬。教育不是市场,不需要拥挤的人流和浩大的声浪;教育不是官场,不需要阳奉阴违、八面玲珑。在逐渐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要坐得住,坐得稳,坐得牢,坐得久,坐得实。

(五)进一步增强抓质量的意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这些学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一流。始终坚定不移抓质量,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既不用教学成绩代替素质教育,也不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争创教学佳绩对立起来。他们持续走强的秘密就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升学率。在这些学校,家长们都乐意把孩子往那里送。他们这样做,不只是孩子学得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有文化学习和琴棋书画球等兴趣爱好发展之乐,无拖课、补课之苦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之累。老师们的“生根之策”是“导学”——按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一条求知之路,一条将教学内容、方法及师生活动组合起来的最好进程,不仅让学生会学,还让学生乐学。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经过一周的考察、学习与交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升了我们的境界,更新了我们的理念,丰富了我们的阅历。一周的紧张学习,我们见识了名校的风采,找出了自己的差距。一周的学习,行程匆匆,收获满满。考察期间,得到了广东省天河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他们周密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令我们倍感温暖。每一个参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深深吸引和震撼着我们每一位的眼球和神经,我们如痴如醉徜徉沐浴在取经学习的氛围中,欣喜、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在领略华南旖旎秀美的风光,欣赏现代化大都市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深深思考着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为此我们殚精竭虑的思索着,内心充满着忧患和期盼……回到林芝已有数日,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们优质的师资资源、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蔼然可亲的面庞、学生脸上洋溢的笑靥以及勃勃升腾、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校园,时刻萦绕在我耳际,心中不由激荡起伏,总有一种“情寄羊城、魂留珠江”的情愫在里面,一个人一生能拥有那样的优质教育是他一生的幸福和宝贵财富啊。

心灵已经沉静,措置好我们的思维,带上我们的责任,运用我们的智慧,奉献我们的热血,为林芝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我们的一点涓埃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