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教案(精选4篇)
数学教学教案 篇1
1、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口语来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则和澄清规则。
2、。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传播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其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取新知识或巩固和检查所获得的知识。
3、讨论方法是一种方法,使整个班级或小组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励,进行头脑风暴和学习。
4、演示方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图像进行观察,或通过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它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通常与讲座,对话,讨论等结合使用。
5、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6、实验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某些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通过观察这些变化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一种常用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方法。
7、实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使用某些实习场所,参加某些实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关的直接知识,或者验证间接知识并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数学教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以游戏地方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在游戏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和总结一些简单规律的数学能力。
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并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差异网·www、》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空纸箱。
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找邻居
小朋友让我们找找我们生活中的邻居吧!可以看看小朋友家里的邻居,座位挨着的邻居。那小朋友知道我们学的数字也有邻居吗?那我们先给数字宝宝找找邻居吧!一起玩玩游戏。
二、数字宝宝找邻居
小朋友们先扮演数字宝宝给自己找找邻居。可以让小朋友直观的认识数字宝宝的邻居。
三、游戏摸彩票
凭借小朋友自己的记忆和初步建立起来的抽象逻辑思维找到数字宝宝的邻居,在小朋友不看到排好数字的情况下。可以适量的难度加大。
四、比一比
让所有小朋友都参与进来,看谁找得快又准,老师举数字卡片,小朋友集中注意迅速反应,找出数字的邻居。也是对整节课的再一次巩固练习。
数学教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内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看图列加减算式。
2、听写口算。
4+3=2+5=3+3=7-6=6-3=
1+5=7-3=6-4=1+6=7-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列出“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数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础练习
1、同桌合作,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6?并说一说算式。
预设:2+4=6,4+2=6;3+3=6;1+5=6,5+1=6。
2、独立完成,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7?并写出算式。
预设: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戏。
把算式、得数分别发给学生,拿算式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学生,或者拿得数的学生去找拿算式的学生,并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学生要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类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
(三)活学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由组长进行判断。
(2)出示转盘,让学生说得数。
2、独立完成45页第11题。
学生之间进行判断。
3、合作完成44页第9题。
抽卡片说减法算式。比如,两位学生分别抽出2和7,说出减法算式7-2=5。
4、完成45页第10题。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6、7的分解、组成,并优化算法,为学生进行6和7的口算练习做准备。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熟练掌握1~7的加减法计算。
(四)挑战自我
完成教材45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进行展示。
2、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6和7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五)归纳梳理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有关6和7相关的加减法知识,在看图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困难吗?
基本数学教学方法 篇4
学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比奠定了基矗
学情分析
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应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
导学策略
联系实际体验概念。
教学准备
表格、情境设计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1)出示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4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8场。
二、情境延伸感悟新知
(1)如果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那我们怎么比?
(2)、出示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
(3)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4)出示图形分类的情境。
三、结合情境教学概念
1、在以上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比的概念。再次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
2、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
四、拓展应用加深体验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谁?它表示什么意思?课后继续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比?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数学教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